尹超 顧路艷
摘要:以社區康復專業為研究對象,闡述了項目化教學在社區康復專業中應用的相關問題。先介紹了社區康復專業教學的現狀,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包括教育管理體系不完善、學員知識儲備不足等;再針對項目化教學思路,對社區康復專業的教學路徑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對相關人員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社區康復專業
前言:隨著人們現代衛生理念的覺醒,社會對社區康復的需求逐漸增高,社區康復專業就是為了滿足社會這一需求而構建的學科。通過對當前社區康復專業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后可以發現,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社區康復專業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表現為教育管理問題、學員知識儲備問題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學員的崗位適應能力,因此應該得到相關人員的關注。
一、社區康復專業教學的現狀
近幾年我國的社區康復化專業教育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隨著社會對康復護理的需求增加,各地高校正在積極推廣社區康復專業教育,有效滿足了社會的需求。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各地區在社區康復專業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學員的知識儲備不足。學員知識儲備不足是社區康復專業教學中普遍面臨的一種問題,這是因為大部分的社區康復技術人員都是由轉崗或者直接考取而來的,其中一些人已經通過考試獲取了相應的執業醫師或者護士資格證書。但是,社區康復專業的工作十分復雜,對工作人員的技能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導致學員難以適應當前復雜的社區康復市場需求,對社區康復醫院的教學工作產生了不良影響。(2)教育管理體系有待完善。在社區康復專業的教學管理中,相關人員過度強調了對學科教育的管理,忽視了社區康復專業本身所具有的面向社會的特征,這種情況長期存在,最終會導致學員難以適應復雜的社區醫療衛生需求,不利于保證學習積極性。
二、項目化教學在社區康復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針對社區康復專業教學的現狀,在無法短時間內改變教育管理體系的情況下,就應該從現代化的教育模式入手,尋找一種適合社區康復專業教育的新路徑。
(一)確定項目任務
確定項目任務是項目化教學的基礎,在這個環節中,應該由教師提出具體的項目(任務),再由學生們彼此進行討論,最終確定項目的實施路徑與方法。因此在確定項目任務的環節中,必須要嚴格根據社區康復專業的工作內容,對項目任務內容進行界定。
例如在社區糖尿病護理研究中,教師可以先將項目認為的選題限定在“社區糖尿病護理”的這個范圍內,并將選題范圍交給學生,鼓勵學生之間相互討論,確定項目的基本事件路徑,保證全體學生能夠做到心中有數。
(二)制定項目計劃
制定計劃就是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所確定的項目任務范圍,根據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與理論知識、臨床經驗等制定一個適合主體的計劃,并將其交給教師進行審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評估項目計劃的可行性,并對學生在項目任務中的責任情況進行分組,確保全體學生能夠快速投入到工作中。
同樣以糖尿病護理為例,在確定這個社區康復護理主題之后,由學生自行編輯患者康復計劃,為了能夠提高計劃的可操作性,可以采用小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成立若干個小組,采用組間討論的形式,彼此之間交流經驗,制定一個原始的護理計劃,包括飲食干預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指導等,再將這些計劃上交給教師[1-2]。教師在得到學生上交的計劃之后,詳細評估護理計劃的可行性,包括心理護理的措施是否有效、學生的飲食護理干預是否考慮到患者之間的差異性等,在考慮這些問題之后,教師對學生制定的計劃進行批注,再返回給學生,交給學生進行二次思考,直到生成最優化的康復方案。
(三)實施項目計劃
實施項目計劃是整個項目化教學的核心內容,在這個階段,所制定的項目計劃將會被落實到臨床工作上,學生將會深入到各個社區康復中心、社區醫院等開展工作。
因此在實施項目計劃的階段,教師必須要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利用微信、QQ等現代軟件與學生之間保持聯系。在項目計劃階段,教師要求學生每天填寫《社區康復臨床實踐信息表》,表中應該詳細記錄學生每天的社區康復護理工作,所記錄的內容必須要真實,即使出現醫療糾紛事件也應該如實填寫在表格中。在必要的情況下,教師應該深入到有本班級學生參與的社區康復中心或者社區醫院,以“觀察員”、“旁觀者”的角度來觀察每個學生的康復工作,部隊學生的臨床實踐過程進行干預,但是要總結出學生在社區康復中存在的問題,用于后期總結。
在實施項目計劃階段,教師必須要采用有效手段激發學生的實踐積極性,可以將項目計劃的實施結果計入到總學分中,確保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實踐的積極性。
(四)項目評價
在項目實施結束之后,學員返回教室,進行項目計劃評價。在項目評價中,需要進行學生的自我評估與教師評價。其中在學生自我評估階段,由學生上交《社區康復臨床實踐信息表》,并自我總結在臨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收獲等,自己制作《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將本次項目化教學流程實踐結果計入到發展規劃中。在教師評價階段,教師先對學生的臨床實踐情況進行肯定,再根據學生所反饋的信息表與自己的實踐觀察情況,針對每個學生的項目執行情況進行評價,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在確保每一個學生都知曉自己在社區康復臨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后,結束項目化教學,并將相關結果計入到學生檔案中。
結論:項目化教學法能夠進一步規范社會康復專業教學過程,讓學生能夠在規范化的教學體系下完成學習。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項目化教學更強調了學生的社會實踐水平;同時通過教學評價與教師信息反饋,學生能夠對自己的臨床實踐有更清晰的認識,這對于強化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基金項目:社區康復專業項目化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項目編號:HKJG2017-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