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民間舞蹈《小車會》淺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李 莉
(大同大學,山西 大同 037009)
山西是民間舞蹈的海洋,大同是這海洋中一顆閃亮的珍珠。大同民間舞蹈的表現形式以及與之相契合的內在情感,塑造出一個個特色鮮明的藝術風格,民間舞蹈《小車會》就是其中的一種。
小車會又稱車車燈、小車燈,是大同市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舞蹈。小車會由于表演人數較多、內容也較豐富,固得名“小車會”。小車會也是我國北方較常見的民間舞蹈形式之一。
大同市小車會的源流沿革據民間藝人講,是從鄰近的應縣、渾源、山陰、懷仁等地流傳進來的,在大同市流行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小車的雛形源于木制的獨輪車,獨輪車在崎嶇不平的山道上行進時由于重心平衡不好掌握,拉車人步態趔趄,后人據此將拉車人的舞蹈步態發展成為扭步,并多在正月里鬧紅火時表演,成為一種燈類表演形式——小車會。形成小車會的傳說不一,大致起因有三。一、逃荒。舊時家貧走口外,一家人逃荒遠涉的情景。姑娘坐車,老太太拉車,老頭兒推車。起初是三人,后來逐漸演變成五人或多人。二、娶親。舊日窮人娶親用小車,新郎拉車,新娘坐車,小叔子、媒婆幫車,老頭兒推車。三、趕廟會。老太太拉車,老頭兒推車,姑娘坐車,兩個男青年幫車(一人俊扮小生,一人丑角妝扮),舞蹈行進中不時有打諢插科的對話。
小車會一般由五人組成(拉車、坐車、推車、兩個幫車人),主要在農歷正月十五燈節前后最為活躍。大同的小車會步態舞姿簡單,一般以十字步、行進步最為常見,無更多的舞姿變化。唯大同市南郊區口泉鄉的小車會拉車人的步態頗具特色。
小車會表演時,演員在打擊樂的伴奏下進行表演。[曲一]。伴奏使用的樂器有瓦盆鼓、大鑼、小鑼、大鈸、小鈸,舞蹈中鑼鼓視拉車人的動態產生快慢起伏變化節奏速度。在舞蹈中間拉車人有一摔倒的舞姿,鑼鼓伴奏也隨之改變節奏(見曲二),當拉車人慢慢站起時,伴奏又恢復了(曲一)。
(曲一)中速,此譜伴奏到最后反復到第二小節,此間無限反復。

口泉村的小車會打擊樂隊中,有一種瓦盆鼓實屬罕見的打擊樂器。此鼓兩只,音高相差五度,其中一只音色清脆,另一只音色高亢。在打擊樂隊中,瓦盆鼓發出的聲音既突出而又和諧。鼓以直徑四十厘米的紅瓦盆為底座,牛皮蒙面,兩側打眼兒吊環,環中系紅綢,挎在擊鼓者脖頸,雙手持槌的軍鼓般擊之。(見圖一)

圖一
1.拉車人:上身著黑大絨女中式大襟衣,下身穿黑燈芯絨中式褲,扎腿帶子兩根,系紅腰帶,罩圍裙。
2.坐車人:著粉紅色女中式小褂(領口、前胸、袖口、下擺鑲雙道黑大絨細條杠),胸花的亮片形成花、葉狀。穿綠色彩褲,腰系紫色(或紅色)大絨圍裙。
3.推車人:上身穿蘭布中式褂,下身穿紫色彩褲,系紫色腰帶。
4.幫車人:與坐車人服飾相同。腰間系兩根紅綢子。
1.彩車一輛(見圖二)。

圖二
2.拉車人所用紅綢子一根。
1.拉車人耳帶大耳墜子,頭帶老太太頭盔著老太太妝。
2.坐車人與幫車人均為俊扮姑娘化妝。
3.推車人頭罩毛巾,著老頭兒妝。
坐車人手抓車欄,走八字步。
推車人手握車把,由右至左上下轉圈,翻動車花,走行進步。
幫車人手持紅綢走大十字步。
拉車人手持大紅綢,做拉車狀。其舞步的調度以“三滴水”步為主要步伐,即以中線為軸心,向左,向右倆個方向斜線行進,節奏與形式是三步一停的丁字步。表演風格是在行進中拉車人的脖梗、肩、腰、胯、腿、腳各部位在同一節奏中自如輕松地上下顫動,整個感覺在一瞬間完成,給人非常協調之感。力量的發動點在腳上(尤其是腳跟和腿部),上身要求肩部松弛,腳要快起慢下,行進中膝蓋不能彎屈。這是以生活中老年婦女行走時顫微微的步態發展而成的一種舞步。
“三滴水”步舞態附圖如下
拉車人右手抓紅綢一端,左手與身后抓紅綢,將紅綢背與身后,形成拉車狀(見圖三)。
“三滴水”步路線示意(見圖四)。

圖三

圖四
“搶車”是小車舞行進中的又一表演形式,這是表現小車在上坡時被卡住的生活場景??谌靶≤嚐簟泵耖g藝人馮瑞用兩種舞步和舞蹈身態來表現,饒有生活趣味。小車該上坡了,拉車人的身體重心逐漸前傾,紅綢被拽得直直的,表現出小車上坡的艱難,突然小車被卡住,拉車人仰面閃摔於地。
1.“跪步搶車”,拉車人雙手抓住紅綢,左右手交替倒手抓綢前行,雙腿呈跪步狀行至小車前,將小車扶起。繼續還原走“三滴水”步。
2.“屁股墩搶車”,拉車人雙手抓住紅綢,左右手交替倒手抓綢前行,雙腿彎曲交叉離地,用屁股墩地的舞態顛到小車前,把小車扶起。此動作要含氣收腹,以手勁、腰勁帶動身體顛行。
推車人、幫車人簇擁到小車旁,做扶車狀。
綜上介紹,基本以口泉村的小車會為模特。大同市南郊區口泉鄉口泉村的小車會風格獨特,主要在于拉車人的舞姿動作別具一格。
小車會的舞蹈隊形比較簡單,凡兩輛以上的小車燈在一起活動時,往往后一輛的首(拉車人)跟著前一輛的尾(推車人),各輛小車在各自不斷的S形舞動中向前行進。若逢空場地,各輛小車則在各自不斷的S形舞動中,走出繞場、迂迴、穿插、往復等種種線路。走這些線路時,隊形尚無一定的規范。常見的隊伍便是首尾相接,依次行進。
馮瑞,藝名黑貍虎。男,一九二一年一月生,大同市南郊區口泉鄉口泉村人。一直從事農業勞動,身體亦很健康。自幼喜愛文藝,早年一直蹬高蹺??谌l永定龍村曾有位老藝人,藝名洋火輪,常在口泉鎮表演小車會,引起了馮瑞的興趣。馮瑞從廿七歲起開始表演小車燈,他把拉小車扭動的步態和生活中的老太太行走的步態結合而獨創了自己的“三滴水”步,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由于他表演的小車燈獨具風采,饒有趣味,經常被口泉工商聯,馬車社、縫紉社、街道等單位邀請表演。近年春節期間,先后多次被邀請至大同市城區表演。
綜上所述,任何一種民間舞蹈都是追蹤著時代的審美潮流變化的,而清晰地認識它的地域文化特征,保持它鮮明的藝術個性,保留它的地域文化基因,才能使民間舞蹈成為有根的藝術,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這也是舞蹈工作者神圣的責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