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首要任務就是適應主要矛盾的變化,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有需求、缺供給”的突出矛盾,不斷增強適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產品與服務的供給水平,釋放巨大的內需增長潛力。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為什么會有逃離大城市的聲音?這是因為城市的溫度出了問題。“城市溫度”有三層內涵:一是“自然溫度”,這主要和城市的地理位置、氣候有關;二是“社會溫度”,這主要和社會環境、生態現狀有關;三是“人文溫度”, “人文溫度”是最難測量和把握的,因為它因人而異,但同時又影響著每個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
——在華東師范大學舉行的“城市發展與城市治理”高端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士林這樣表示
一項新事業,十個人當中有一兩個人贊成就可以開始;有五個人贊成時已經遲了一步;有七八個人贊成,那就太晚了。
——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經營之圣”
很多中國企業把賺錢作為贏家的標準,把賺錢作為競爭力的標志,我認為真正的贏家不是你規模大,而是你能改變這個世界。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崇拜往往能喚起人類巨大的熱情,但崇拜不應該是大眾的盲目行為。崇拜能非常清楚地證明兩種東西:對于被崇拜者來說,能證明他有多大的存在價值;對于崇拜者來說,能證明他有什么樣的鑒賞力。
——《憂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