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品牌觀察:【尷尬的ATM機:曾改變世界,如今正被無現金時代淘汰!】“現金支付的不用排隊啊!用現金的來這邊結賬!”ATM機曾經因為可以24小時服務,被持卡用戶接納。但是隨著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逐漸攻城落地,現在出門只帶手機,ATM機正在慢慢淡出舞臺!
拳頭電商:2017年,一個大趨勢就是你原以為的“邊界”在迅速消失。凡是其他人可以進入的都不叫“邊界”,這意味著競爭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流量和資本也在進行大規模遷徙和集中。互聯網起家的公司,其收入的增長與流量的增長不匹配了,它們必須向線下延展;線下傳統公司開始了第二輪網絡化,物聯網、智能互聯網的技術使他們在品類和供應鏈上的既有優勢得以發揮出來。
吳蚊米:【樂視網提示賈躍亭質押股權面臨平倉風險】樂視網近日發布公告提示風險,稱目前公司第一大股東賈躍亭持有公司10.24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5.67%,其中10.195億股已質押給金融機構。公告稱,若公司股價出現大幅下跌,且賈躍亭無法及時追加擔保,金融機構將有權處置已質押股權,從而可能導致公司實控人發生變更。這其實也就是此前外界一直議論的賈躍亭質押股權所面臨的“平倉”風險。
數據化管理:【如何鏈接5000萬+校園精準人群的營銷?】截止2016年國內(不含港澳臺)在校大學生3478萬人,當年新畢業1005萬人,新招生1323萬人。這是一個巨大的待開發的消費群體。可以預見2018年紅人產業會成為創業的新方向,校園紅人們也將從大學生中“脫胎換骨”,向年輕化、職業化的方向發展。
錢浩:聚劃算在阿里生態中扮演試金石的角色,其有匯聚人心打造爆款的“DNA”。以農產品為例,原有農特產品因種種原因很難賣到全國,而其擁有“匯聚能量”的能力,因此,與一縣一品定位極其匹配。這也讓新農模式有效落地的可行性更高。
第一財經周刊:【百盛和寺庫合作了】百貨公司還在找出路。1月23日,百盛和奢侈品電商寺庫宣布達成合作,其中,百盛美妝和自營品牌將入駐寺庫,寺庫商品也將進駐百盛線上商城。線下實體店方面,寺庫將把商品養護服務放在百盛商場的服務中心,對于定位匹配的門店,百盛也將引入寺庫線下店。除了零售,雙方還將在金融和線上下單、線下提貨等O2O方面全面合作。作為老牌百貨公司的百盛近年正在尋求轉型,從一個大眾型的實體零售商轉變為高端、全渠道零售,與寺庫的合作是其中之一。
宋清輝:區塊鏈在國內迅猛發展的基礎在于它具備兩大核心價值,一是信息透明,二是不可篡改。一項革命性的技術要能夠普惠大眾,要各行業的人都能夠適用于區塊鏈才行。若區塊鏈只適用于價值較高的資產交易,就會限制區塊鏈技術在實體經濟上的廣泛使用。
Hermann中國零售微博:【開店必看:11個小改變,讓餐廳大大降低成本!】1.廚師帽紙帽變棉帽;2.明確水位線、洗潔精用量;3.蒸箱分開來使用;4.制作節油桶;5.毛巾專用壽命長;6.解凍原料有方法;7.空調出風口加飄帶;8.削皮刀配發管理制;9.冰箱加裝可移動式溫度計;10.笊籬、掃把、拖把二次加固;11.保鮮冰柜用透明的。
Kenneth零售平臺:支付寶的年度曬單也能變成一種病毒式傳播,今天狂刷大家的微信朋友圈。在背后,我也提出了兩個亮點:大家覺得人工智能就是一種黑科技(黑箱的分析)巴納姆效應,也就是一種心理現象,說啥看起來好像都是對的。
王旭東同學:當下,企業的傳播能力,是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傳播能力,直接關乎到“企業的銷售增長”以及“客戶的去留”。直接關乎著“如何從競爭對手那里爭取更多客戶”的現實情況——這些都是企業傳播能力所制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