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先利
摘 要物理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這一學科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實驗的方式進行了解、去探索。尤其是高中物理,其不僅包含了豐富的知識、大量的實驗,而且與我們的生活也密不可分,因而現階段應該有必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師生平等;豐富素材;激發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0-0030-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中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物理知識抽象性及邏輯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并將新課改教育理念與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等先進教育思想融入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從而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改變傳統物理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物理教學氛圍
受高中應試教育思想,在傳統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為了保障高中教學進度,完成學習規定的教學任務常常會采用“填鴨式”教學法,將高中物理課堂變成老師的一言堂,由教師自己充實整節課堂的教學內容。對于教師來說其往往要同時進行幾個班級、幾十名學生的物理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對于教師身體素質來說也是一個很大考驗,同時物理教師常年進行重復性教學會使教師產生心理厭煩感,影響物理教師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與教學激情,降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對于學生來說,物理知識內容本就比較抽象,在這種“一言堂”的物理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物理學習變得越發沉悶,對物理的理解程度也無法得到有效提升,致使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不斷下降,也就無法提高自身創新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二、追求師生平等,營造良好氛圍
實際教學表明,學生對于教師的態度往往是畏懼、想要逃避的,這是因為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成績過于重視,對學生過于嚴格。長此以往,學生自然會對教師產生畏懼甚至是厭煩的心情,轉而對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產生厭煩。想要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應該將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扮演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可以利用部分時間多與學生進行談話溝通,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就學習方法和技巧通學生進行探討,引導學生健康的發展。只有教師與學生互相尊重,才能真正的調動課堂的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營造活躍良好的課堂。只有當學生與教師建立起平等的關系時,學生才會愿意主動地和教師學習知識,主動鍛煉自己的能力,提升學習效率。
三、注重建設和挖掘,豐富實驗資源以及素材
在新課改背景下,課程的標準也在不斷深入,因此教學內容也在發生變化,不僅具有趣味性,與生活實際更加貼近。除此之外,教材內容的設計也更具科學性以及合理性,但是教師在對教材的應用方面,卻需要進行不斷的挖掘及改進。例如,在課前導入方面,教師可以更加注重層次性以及目的性,對問題導向引起足夠重視,從而不斷激發其興趣,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到實驗的學習中來;另外還需要思考如何對課程進行合理設置,最大程度提高教學的效果。學生之間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因此在學習需求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別。因此,僅憑課本上的知識是無法有效滿足以及適應其多樣化需求。因此,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實驗資源以及素材的投入,這便要求學校需要對基礎設施進行更進一步的投入,完善教學設備,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驗學習環境;而教師則需要提高對實驗的開發水平,在進行實驗的時候可將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有效利用,不僅可節約成本,還可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提高趣味性。
四、創造更好的條件,并鼓勵進行自主實驗
新的課程標準下,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非常重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應當是被動接受的,應當是主動選擇,并積極地進行建構。高中物理實驗本身的性質就具有實踐性,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為其創造、提供更好的條件,還需要鼓勵其進行自主實驗,充分發揮其自主性。但是也存在需要注意的問題,例如:教師在實驗的演示過程中,需要改進方式方法,可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方式,并對雙向互動性引起足夠重視,引導并鼓勵學生參與,提出具有層次性的問題,給予漸進式的啟發,從部分參與慢慢地轉換為整體參與,改變其被動狀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演示實驗作為基礎,需更重視實驗的自主性以及探索性,便于更好地吸引學生。在組織實驗方面,學生可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教師則需充分考慮如何使實驗更加貼近生活以及更具真實性,幫助培養學生養成探索的良好習慣。
五、學校提供政策性的支持,激發學生的創新力
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不僅要求學生在班級內接受教師的傳授的相關知識,同時也需要學生去實驗室進行相應的操作。學生在實驗室內的操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能檢驗學生思考的成果。學生所預想的結果是否和操作的結果相同,學生在具體實驗的過程中是否會了解到一些新的知識,這對他們創新力的提高都極有幫助。所以,學校應該在給予學生政策上的支持,幫助學生提高實驗室的規格,選購更多可以用來進行實驗的器材,為學生創造一個可供創新力、操作能力發展的平臺。同時,學校可以建立一些獎勵性的政策,如果學生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得到一些創新性的發現,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利,學校應該給予學生獎勵,鼓勵更多學生去進行探究,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高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身心特點,并制定出有效的措施,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潛能,將學生培養成社會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何巧玲.淺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模式與應用[J].技術物理教學,2012(3).
[2]高亞妮,梁海生.理實驗教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山大學學報叢論,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