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弋焮
摘 要情感教育在各學科教育中的地位日漸重要。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情感教育?本文就此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改變傳統;發掘教材;適時激勵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0-0117-01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前我國教育部門對于小學生培養的重視程度逐漸加強。當前我國小學教學管理部門應當要充分意識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在英語教學中要想很好的打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就需要老師注入濃厚情感,使學生在融合情感的氛圍中學習,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用新的教學模式
小學英語是一門語言性的學科,其實踐性很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反復練習、運用與實踐才能培養出相應的語言技能,最終達到運用所學英語與人進行交流的目的。無疑,傳統的純講授式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不受學生歡迎,更不能適應與滿足現代英語教學的需要,必將直接影響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如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變以往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為“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情感教育功能的實效性,成為擺在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在相互協作過程中,學生的集體觀念、合作意識將會培養和加強。
二、有效運用多媒體設備,帶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廣泛應用多媒體設備,它能把課程內容通過圖片、視頻、以及聲音等形式表現出來,能激發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深厚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多媒體代替傳統書籍,學生不僅可以輕松掌握這門課程,還可以提升課堂的效率,學生還可以跟著視頻共同朗讀,對英語的發音進行有效的練習,隨時可以糾正錯誤的發音。
三、注重發掘教材中情感因素,利用文本開展情感教育
教材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最重要材料,編者在小學英語教材編寫過程中積極結合了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對引導小學生用正確思想和思路去看待問題具有良好的作用。所以,作為英語教師,應當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發掘教材中帶有的情感因素,如親情、友情等,或者堅持、自信、誠信等積極品質,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課本的熏陶下形成情感理解,這樣,學生不僅收獲了英語基礎知識,而且對教材文本中飽含的情感產生共鳴。
四、適當創設富有體驗的環境,在情景中促進情感教育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單純地課本教學常常會顯得沉悶蒼白,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準確地讓學生理解我們要向他們傳達的思想,學生的情感體驗大打折扣。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注重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一些多元化元素,如掛圖、多媒體、角色扮演等,為學生創設能夠真實體驗的教學情境,提供濃厚的情感氛圍,幫助學生在這種氛圍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學生不僅學習了新知識,還獲取情感上的體驗與感悟,得到思想上的升華。
五、通過語言情景帶入,將學生引導到英語課堂
有的教師強調區分開學習和生活,我不這這么認為,特別是英語,交流才是最好的學習模式。英語教學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對學習效率和效果都有事半功倍的,其實記憶單詞也不一定要死記硬背,任何學科都有規律可循,例如在背誦單詞時,完全可以將一個長單詞拆分成幾個易懂的小單詞來背誦。同樣,在初學者的課堂里,簡單的對話也很少有人能理解對話含義,這樣會造成學生因為聽不懂而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實際上在日常的交流時,孩子們一樣也會有不理解的地方,但是不同的是孩子們處的地點不一樣,根據情景的不同,孩子們能自己感受到這種情境下,大概會說出的話。猜測也同樣是英語教學的一部分,將語言情境帶入課堂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
六、適時激勵表揚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積極正面的鼓勵能對人產生激勵作用。羅森塔爾效應指出,真誠的贊賞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法寶。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取得進步不要認為理所當然,而應對學生取得的進步發自內心地予以表揚和鼓勵,既能和學生打成一片,與學生共同進步,同甘共苦,又能通過對學生的鼓勵,使學生感覺到“付出就會有收獲”,激發學生奮斗的動力和決心。教師對學生的贊揚,是對學生取得好的成績評價,可以在課堂的教學談話過程中進行。
七、持之以恒,建立平等親和的師生關系
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教學成功的前提,但是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培養還是不夠的。心理學研究證明,如果教師關心學生,對學生有足夠的耐心和包容,多對學生給予肯定、贊揚和鼓勵。而學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勵和欣賞后,會對老師報以更多的喜愛和信賴,從而對學習也有更大的熱愛和動力。師生間的平等,親切的情感狀態能幫助教師積極地、有效地帶領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可以激起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激情。因為情感以興趣、愿望、熱情、厭惡、焦慮、排斥等形式構成學生的學習動機,它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克服困難、勇往直前,也可以抑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稍遇困難便望而卻步,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適,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調節和釋放學習的緊張和壓力,重新喚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希望。
在英語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感受和需要,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小學英語教學既要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還要結合兒童學習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注重情感的培養,寓教于樂,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語言氛圍中耳濡目染,循序漸進。我們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促使學生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1]王晶.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自然拼讀[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