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場足球賽,分上下兩個半場,比賽的規則和時間對每個人都一樣,哪怕偶爾有加時賽,也依然躲不過終場結束時那一聲殘酷的哨響。
如果僅從生理年齡上講,80年前后出生的人,一不小心都已經40歲上下。雖然不算老,但也絕對不嫩,不老不嫩,恰好是人生最尷尬的年紀。因為談情說愛,總被小年輕不屑和嫌棄,混夜場搞勾兌,似乎又不正經,不穩重。談生老病死,似乎又太早,也顯得過于陰暗和消極。
40歲不僅是滑入中年大叔大媽隊伍的年齡標簽,而且也意味著精彩的人生上半場正式宣告結束。當上半場結束的哨聲響起,你還沒來得及揮手作別昔日的記憶,甚至一切都還沒準備好,無情的時光就已經將你一把推入到了人生的下半場。
如果除去嬰兒期和天真無邪的孩童時光,以及青春叛逆的歲月,其實,真正留給你全力以赴的人生上半場時間并不多。在這個短暫的階段里,扎實的基本功和價值觀啟蒙運動,對每個人的成長都非常關鍵,包括在學校里獲取的知識和訓練的思維方法以及職場中掌握的各種基本技能,都將對未來的我們產生根本性的影響,人生下半場的所有裂變效應,都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在這些基礎之上發生的。
可見,點點滴滴、日積月累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之于我們每個人,就如每一根鋼筋和每一塊磚頭之于每一棟摩天大廈。
每個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是選擇性失明和記憶。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高聳入云的大樓,而忽略了大樓背后堅不可摧的基腳,我們只看到了別人不斷發光發熱的下半場,而忽略了別人上半場瘋狂的堅持和努力。
如果說40歲以前的上半場人生,拼的是基礎和技能,那么,40歲之后的下半場人生,拼的就是不可復制的格局和胸懷,以及運籌帷幄的能力。
我們所說的人生下半場拼的是格局,并不是要徹底放棄基礎的訓練和學習,變成一個光說不練、眼高手低的老油條,甚至令人討厭的大忽悠,而是在繼續堅持和勤奮的同時,把胸懷撐大一點,把格局和眼光抬高一些,讓奮斗的目標變得更清晰,也更簡單。
一切格局的根源在于基礎,一切基礎的最終都將呈現于格局。沒有格局的人不一定缺乏基礎,但沒有基礎的人一定成就不了高度。
但凡能搞清楚弄明白基礎和格局,你拼搏的人生,才會找到樂趣,最終才不會太差勁。否則,你那些所謂的精彩過程,只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自我欺騙,即使你假裝很努力,但結果絕對不會陪你繼續演戲,出來混遲早都要還。
總之,世界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簡單,也沒有那么復雜,人性更沒有你的內心那么深不可測以及邪惡。既然已經努力了上半場,就不要荒廢下半場,因為任何時候,只要你不主動自我放棄,世界就不會放棄你,尤其是在下半場。
雖然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但是面對人生下半場,不能沒有扎實的基礎,更不能沒有大格局和大胸懷。否則,白首方悔讀書遲,悲嘆人生碌碌為。
人生下半場的時間比上半場過得還要快,轉眼間就老了,但無論此刻的你處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切記基礎和格局,并一以貫之,只有這樣,當全場結束的哨聲響起時,你才不會后悔,才會心平氣和地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