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鈺, 張 菁, 白園飛, 邵 晨, 黃 勃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電子電氣工程學院,上海 201620)
電動機實驗作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重要實驗課程,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掌握電動機測量相關技能,相對本專業其他實驗課程,具有難度大、危險性高的特點[1]。因此,對電動機實驗臺的檢測與保護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國內不乏此類實驗裝置,但仍存在以下問題:多數采用傳統保護方式,電子式保護的設計不夠細化、精確度欠缺;諸多測量對象為小功率電動機,此類電動機不能很好地反映工業用大電動機的真實特性;不具備主動式保護功能,只有在異常情況發生時發生動作;對于綜合性高的實驗臺,不具備針對性的保護設置。
本文研制了一款大功率電動機實驗臺的檢測與保護系統。以單片機STM32為主控單元,結合ADE7758交流電信號采集、直流霍爾傳感、實驗選擇、保護及報警等功能模塊,即可實現更精確的檢測與更快速的保護,還特別設計了短路實驗主動保護、面向多對象的針對性保護、多路電源單開關控制等功能,更全面地保證實驗過程中設備與實驗者的安全。
系統檢測與保護的對象為多種電動機綜合實驗臺,連接1.5 kW直流電動機、2.8 kW異步電動機和兩臺4.5 kVA三相變壓器。本系統以STM32為核心控制器,完成各電動機的信號采集、數據處理與矯正、控制保護功能[2]。主要功能模塊包括:①以ADE7758為主變壓器、異步電動機的狀態監測模塊[3];②以霍爾電壓、電流傳感器為主的直流電動機狀態監測模塊;③由矩陣鍵盤構成的實驗選擇模塊;④由繼電器及其驅動電路、LED報警指示電路組成的報警保護模塊。系統總體框圖如圖1所示,其中,采集電路以單路直流信號和一組三相交流信號為例。

圖1 總體設計框圖
STM32F103RCT6處理器基于32位的ARM Contex-M3內核,最高工作頻率72 MHz,1.25DMIPS/MHz,片上集成256 KB的Flash存儲器,48 KB的SRAM存儲器,共64引腳。具備基本通信通道及信號采集通道[4]。具有功耗低、成本低、專用性強、系統內核小、實時性強等特點,是當前功能強大且最常用的芯片之一。單片機系統及其外圍接口如圖2所示。

圖2 單片機控制系統電路圖
本模塊主要用于檢測與實驗臺連接的2.8 kW異步電動機、4.5 kVA變壓器的運行狀態,選用ADE7758為測量主芯片,相比較傳統的交流信號采集電路,ADE7758具有數字量輸出、數據免于計算、測量精度高、便于通信、應用電路簡單諸多優點。
ADE7758有6路模擬量輸入,分成電流和電壓兩個通道,可接受的最大信號變化范圍均為±0.5 V[5]。電流通道由3對差分電壓輸入,分別是IAP-IAN、IBP-IBN、ICP-ICN[6-8],考慮到既要充分利用ADE7758的A/D轉換位數,以提高精度,又要防止過量程時不至于測量溢出,設計三相精密電流互感器電路串入輸入通道,并根據電流互感器的輸出特性選擇電流采樣電阻30 Ω。電壓通道VAP、VBP和VCP為三路單端電壓輸入通道,為避免強電信號未經隔離影響弱電部分,未采用典型應用電路的電阻分壓設計,而選取TVA1013電壓互感器進行隔離,并根據TVA1013的輸出特性選擇電壓采樣電阻160 Ω。經ADE7758處理后的參數,按照協議把數據通過SPI接口傳送至單片機。以一組交流信號為例,電路設計如圖3所示。

圖3 交流信號采集電路圖
本模塊主要用于檢測與實驗臺連接的1.5 kW直流電動機運行狀態,主要包括霍爾元件、調理電路、基準電壓電路、低通濾波電路,如圖4所示。霍爾元件采用CHV-25P和LA-25P,根據其輸出特性分別選擇大功率采樣電阻120、75 Ω,將信號轉換為±0.75 V的電壓信號,后分別經過電壓、電流調理電路轉換為0~3 V信號。兩路輸出的末端均設計有電壓鉗位電路,以保證輸入單片機采樣通道的信號幅值不至溢出。最后,采用TLC04實現低通濾波,將上述調理電路輸出的U2和I2信號進行截止頻率為2 Hz的濾波,送入單片機AD通道。
本模塊的設計在于體現本系統的主動式保護功能,以及面向多對象綜合性實驗臺的針對性保護功能。例如,當開展變壓器短路實驗時,按下相應實驗選擇按鈕,啟動短路實驗主動式限壓保護,而非傳統的檢測到短路電流過大后發信斷電,即在異常情況發生前,就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本模塊通過4×4矩陣鍵盤及其接口電路實現,與單片機的I/O口相連。該選擇按鈕同時對主回路繼電器通斷起控制作用,須按下選擇按鈕后才可進行實驗,以確保檢測與保護程序選擇的準確性。

圖4 直流電動機信號采集電路圖
針對每個實驗內容,設置不同的檢測內容、保護參數、動作指令。單片機通過控制交流繼電器和直流繼電器,來控制被測實驗臺上的交直流電源通斷。本系統可實現多路電源的單開關控制,即學生無論正在進行哪個實驗,當發生突發狀況時,只需切斷總電源即可,而無需考慮當前接通的是交流電還是直流電、該斷哪個開關等問題。
每一路電源設置報警指示燈與復位按鈕,當指示燈亮起時,需先復位,才可再次合閘恢復上電。
程序采用C語言編寫,編譯器為Keil軟件開發系統[9],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的設計:主控制器初始化、ADE7758初始化、ADE7758與單片機的通信及數據解析、霍爾模塊信號采樣、數據校準。系統的軟件流程如圖5所示。整體設計思路為:上電初始化后,檢測目前是否有異常存在,若無,則掃描矩陣鍵盤的輸入,調取對應按鍵的檢測與保護程序,執行采樣與通信,判斷采樣值是否超限,若超限則報警,待復位按鈕按下報警解除后,方可進行下一次操作。
根據以上設計,完成電路板的制作與焊接,調試各部分電路,接通實驗電源與實驗對象,完成通電測試。
針對直流電壓信號DC 0~250 V,直流電流信號DC 0~12 A,交流電壓信號AC 0~400 V,交流電流信號AC 0~10 A,進行各檢測功能測試,用示波器觀測到的交流電壓采集模塊波形如圖6所示,直流電壓采集模塊波形如圖7所示,各采集電路運行正常。通過進行特定的實驗內容,完成限壓主動式保護、交直流電源單開關控制等各類保護功能的測試。

圖5 軟件流程圖

圖6 輸入ADE7758的A相電壓通道信號波形

圖7 直流檢測模塊輸入單片機的信號波形
由于電路中多類元件具有非線性特性,不能很好地保證測量精度,因此在測試過程中進一步對采集到的交直流電壓、電流值進行軟件制表分段校正。表1為校正后的系統測量值與標準校驗儀表讀值的對比,由此可見,系統測量精度高,可滿足設計要求。

表1 系統測量結果與標準校驗儀表對比
本系統依托圖7所示實驗臺,已應用到電動機學實驗教學中。應用情況表明,系統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實驗過程中,通過多次模擬常見故障,證明系統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本系統可為創新實驗課程與創新項目提供平臺,實驗內容主要圍繞硬件電路設計和嵌入式系統應用展開。以項目式教學方法為例[10-13],實施過程如下:教師將項目分解為3個任務單元:信號采集部分的設計與實現、單片機的通信功能實現(包括與ADE7758及PC機的通信)、數據的處理與保護功能實現,學生組成對應的3個項目小組。組長對任務單元再做細分,落實每項任務的具體要求和計劃進度,待3大部分均實現后,合作實現功能模塊之間的銜接,完成整體調試。
本文研制了一款大功率電動機實驗臺的檢測與保護系統,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開展專業實驗和創新實驗提供平臺。系統設計分為硬件和軟件兩部分,其中,硬件電路主要包括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ADE7758交流信號采集電路、直流霍爾采集電路、實驗選擇模塊、保護及報警模塊,軟件編程主要包括主程序、數據采集與通信、數據處理等。經實驗證明,本系統測量精確,保護動作可靠,且具有實用性,可滿足教學需求。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歐陽明,王旭紅. 論電動機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 中國電力教育,2012(23):75-75.
[2] 佟為明,李中偉,倪文利. 基于PIC16F876單片機的智能低壓電動機綜合保護器的[J]. 繼電器,2005,33(3):43-46.
[3] Weranga K S K, Chandima D P, Kumarawadu S P. Smart metering for next generation energy efficiency & conservation[C]// 2012 IEEE Innovative Smart Grid Technologies-Asia (ISGT Asia). Tianjin, China: IEEE Power & Energy Society, 2012, 1-8.
[4] 張 錚,張江寧,薛竹村,等. 循跡避障滅火功能智能小車設計[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11):141-145.
[5] 桂存兵,陶 濤. 智能配電變壓器監測終端的設計[J]. 福建電腦,2008,24(7):56-60.
[6] 董新宇,李杏春,王占國. 電能計量芯片ADE7758的應用[J]. 儀器儀表用戶,2006,13(1):113-115.
[7] Guimar?es A M F, Freitas T T, Griner H,etal. Smart energy monitoring system with ADE7758 IC [C]//2015 5th International Youth Conference on Energy (IYCE), 2015:1-5.
[8] 陳相弘,解 凡,張維娟. 基于ADE7758的電動機數據采集系統的設計[J]. 價值工程,2012,31(3):26-27.
[9] 李宗平,王少坤,張 寧,等. 基于單片機的恒流源設計和實驗[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6(1):49-53.
[10] 陳 妮,何華光,顏煥歡. 腦電控制智能小車創新實訓系統的設計[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9):231-234.
[11] 楊啟堯,程 森,吳 豪,等. 基于CDIO理念的電子技術課程項目式教學改革與實踐[J].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4(3):90-92.
[12] 韓黨群,楊 勇. 項目式教學人才培養模式[J]. 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1,29(5):90-91.
[13] 張云然. 淺析項目教學法在電氣教學的應用與實踐[J]. 科技展望,2017(1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