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康俊
摘要:核電站廠區次級控制網作為施工的首要控制點,必須達到核電廠測量技術規范的要求:點位中誤差≤±2mm,相鄰點相對坐標中誤差≤±2mm。為此需經過現場踏勘、圖紙比對、廠平布置等多方面的了解及溝通,綜合考慮后選定控制點做為核電站次級網點,并對網點形成的網型精度進行估算,估算結果需滿足次級網點建立的相關要求。 因此,廠區次級測量控制網建立是核電站精密工程建設中工程的定位及土建施工的重要依據,對核電站精密工程的精度及建設質量均具重要意義。
關鍵詞:次級網布設;網形建立;監理控制措施
一、核電站廠區次級網點的布設原則
廠區次級網做為工程施工控制測量的主要控制點,從工程開始一直使用到工程結束,是工程主體施工的眼睛,它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工程實體能否按照設計要求準確就位。現場點位布設的好壞也間接影響測量的精度,如通視條件、周圍構筑物特性、相對的邊長及距離等等。這就要求測量人員在點位布設過程中,嚴格審閱圖紙,提前了解現場情況,認真查看廠平布置,從而精確的找到最適合布設次級網點的區域,并結合相關測量規范使的點位間形成統一的且最為優化的網型。
由于廠區建筑的空間有限,此外還密布各類地下管廊及管網等,在選擇控制網點位時受到嚴重的限制。因此,在設計點位時,應遵循經濟合理和長期利益的原則,將網點設置在便于觀測,地基較為穩定且不易變形的廠房、構筑物、建筑物以及各類地下設施等的空隙處。?
次級平面控制網宜布設成三角網,三角形的內角不應小于30°,當地形條件限制時,個別角可放寬,但不應小于25°,網形設計應充分顧及精度、可靠性和靈敏度。
次級網點位應根據核電廠總平面布置圖和施工總布設圖,并結合施工廠區內外的地形條件布設,且滿足廠區內主要建筑(構筑)物測設的需要。
二、次級網點宜分為基準點和工作基點: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基準點作為次級網復測檢查的基準,其數量不應少于3個,點位應選在主要廠區周邊、變形影響區域之外、穩固可靠的位置。
工作基點數量宜為6個~8個,宜選在核島和常規島等主要廠房周圍、相對穩定且方便使用的位置。
基準點和工作基點的布設應整體設計,并應進行一次布網。
次級高程控制網網形宜布設成閉合環線、結點網或附合水準路線等形式。
次級高程基準點不應少于2個,宜固定選用其中一個作為施工高程起算點,另外一個作為檢查點或參考點,工作基點宜為6個~8個可與平面點位同時布設在強制觀測墩上。
高程點應選在施工變形區域以外,基礎穩定、易于尋找和長期保存的地方。點位附近應交通便利,但應避開主干道。
高程點應選在施工變形區域以外,基礎穩定、易于尋找和長期保存的地方。點位附近應交通便利,但應避開主干道。
點位的基礎宜建立在基巖區,對于無基巖區應做樁基進行處理。
次級網點埋石采用的是強制對中觀測墩鋼筋混凝土結構制作規格,觀測墩結構圖,附錄1。
對于有樁基要求的觀測墩,樁基基礎可采用鉆孔灌注樁、挖孔樁、沉管樁等樁深和樁徑可根據地質條件確定,應深埋至基巖。如點位基巖外露或巖面較淺,可直接將平臺澆筑在基巖面上。
三、次級加密網控制墩施工方法
控制墩施工的主要施工內容包括如下:土方開挖、鋼筋錨桿施工、基礎平臺及觀測墩身施工、墩側混凝土平臺及踏步施工、保護欄桿安裝施工等。
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線→土方開挖→鋼筋工程→預埋鐵件安裝→模板支設→混凝土施工→保護欄桿施工。
加密網控制墩的結構尺寸較次級網控制墩有所變化,施工過程嚴格按照圖1所示尺寸進行。
四、點位選定及網形的建立
1、點位選定
通過現場踏勘并嚴格按照核電廠規范中的各項原則要求,在廠區內最適合布設次級網點的區域選定控制點作為次級網點,其中Cxx代表平面點位,Hxx代表高程點位,控制點概略坐標如下表1:
2、網形的建立
根據業主提供的首級控制點結合廠區現場情況,將C01、C10兩個點作為次級網的固定起算點,形成如下圖2所示的三角形網。網形構成符合建網的基本要求且通視條件較好,高程點可完全與平面點位同時布設在強制觀測墩上。
五、廠區次級加密控制網監理控制措施
1、人員控制
施工承包商測量負責人,必須持有專業資格證書,持證上崗,審核通過后方可承擔該項工作的技術負責;負責對施工承包商的測量儀器、儀器精度、測量人員資質有效性進行檢查、監督。
監督施工承包商應根據施工方案對參與次級控制網測量的所有人員進行方案交底。 要求施工承包商在測量作業時,所有參與人員須嚴格執行測量方案、工作程序要求;嚴格把好各工序的質量管理,確保測量成果可靠準確。
2、設備控制
要求施工承包商測量設備送檢時應在有資格的法定計量檢測部門檢測,取得合格證后審核通過,在有效期內使用。
次級控制網測量前,應督促施工單位測量人員做好對所有的測量設備進行各指標檢查,并作好記錄,存檔備案。
測量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如發現異常,不能保證應有的精度,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施工承包商立即停止使用,需送檢重新取得檢驗合格證后審核通過方可投入使用。
3、過程控制
負責監督施工承包商在測量作業時應嚴格按照方案中相關要求執行,以提高觀測精度。
提前告知施工承包商掌握最近天氣動態,觀測應選在無風、無雨、無霧、成像清晰的晴朗天氣進行觀測。
監督施工承包商在測量過程中應采用三聯腳架法,使對中誤差和目標偏心誤差極小。
監督施工承包商開始作業時將儀器從箱內取出20分鐘后再開始作業,消除溫差影響,當有陽光暴曬時應使用遮陽傘。
4、安全控制
督促施工承包商測量人員在進行作業時,應做好自身及儀器設備的保護工作,做到人不離站。
在道路或人流量較大的位置從事測量作業時,應督促施工承包商測量人員穿戴反光背心并要求安排專人監護。
進行臨邊區域測量作業時,應監督施工承包商測量人員正確穿戴掛設安全帶,儀器設備應安放在牢固的觀測位置上。
六、數據處理
次級加密平面控制網內業計算數據取位應符合下表規定,如表2數據表。
數據處理包括對施工承包商原始記錄的審核,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以及平差計算等工作。
次級網平差計算結果應包括后驗單位權中誤差、觀測值的改正數和平差值、點位坐對于平差結果不滿足要求的,應進行數據分析,對測量誤差較大或存在粗差應要求施工承包商重新進行復測或者補測。
七、結束語
廠區次級網建立工作是核電工程施工測量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建筑(構筑)物的建立精度,必要的精度估算可幫助測量人員更早的建立起滿足現場施工測量的工程測量控制點,為后續的坐標放樣,變形觀測及微網引測等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核電廠工程測量技術規范_GB50633-2010》
[2] 《總平布置圖》
[3]《巖土工程勘察總報告-詳細勘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