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宇先
摘要:綠色建筑設計是一個相對新興的設計范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低碳,環保的建筑設計已經是時代的主流。我國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資源嚴重短缺,且實際利用效率較低,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使建筑盡可能少的消耗不可再生資源,發展節能與環保的綠色建筑刻不容緩。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主要針對綠色建筑設計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
一、綠色建筑的概念
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生態問題日趨嚴重,人們越來越關注人類自身的生存方式。因此綠色建筑應運而生。所謂“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在能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前提下不破壞環境和生態平衡基本且對人們的健康無害,并且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的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又可稱為生態建筑、可持續發展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對綠色建筑的定義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二、綠色建筑設計原則
1、生態和諧
所謂生態和諧,就是要注重建筑物與周邊環境和人之間的關系,強調各種物體之間的共生共榮,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這些都可以通過植被的多樣性、自然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化學污染的降低來體現。
2、節約用地
根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目前人均耕地只有1.39畝,已經不足1.4畝。故有關節約土地的方針十分重要。積極推進墻體材料的改革,要大力發展節能、節地、利廢、保溫、隔熱的新型墻體材料,鼓勵采用綠色建材。采用各種板材,空心磚砌塊等來減少墻體厚度,并對墻體進行合理設計。以先進的建筑結構來增加使用面積,杜絕因采土燒磚而毀田毀林,節約用地。
3、節約能源
我國是一個能源儲量并不豐富的國家,又存在著能源利用低,浪費嚴重等問題。我國建筑能耗占全國能耗的25%,住宅每平方米能耗為相同氣候能耗國家的3倍。因此,建筑節能已經提到國計民生的高度。按照我國現有建筑節能規范,建筑節能設計必須達到節能50%以上。
4、整體性設計
建筑設計應強調“整體設計”思想,必須結合氣候、文化、經濟等諸多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整體設計,切勿盲目照搬所謂的先進生態技術,也不能僅僅著眼于一個局部而不顧整體。
三、我國發展綠色建筑的必要性
1、發展綠色建筑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舉措
我國目前建筑活動造成的污染約占全部污染的三分之一,建筑垃圾每年高達數億噸;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終端能耗的比率已從1978年的10%發展到當前的27.5%,若綜合建材生產和建造過程,建筑業相關能耗比例超過40%。同時,在建筑運營過程中也造成了大量的能源和資源消耗。發展綠色建筑,倡導節能減排,降低建筑能耗與溫室氣體排放,對我國實現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標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2、發展綠色建筑是改善民生的重大需求
我國城鎮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建筑活動造成的噪聲、灰塵、光污染,以及室內環境污染等直接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同時,我國居民過于注重個性化裝修,由此產生的二次污染和資源浪費十分嚴重。此外,城鎮集中居住區生活垃圾處理、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與安全保障、水資源利用與保護、城市交通等突出問題日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關切。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是改善人居環境,促進民生發展的重要任務。
3、發展綠色建筑是轉變我國城鎮發展模式的戰略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城鎮化率已超過51%,建筑總面積逾440億㎡,約占全世界新建建筑面積總量的一半,產業高消耗、高投入、低收益的問題日益突出。發展綠色建筑,是推進我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轉變我國城鎮發展模式的戰略選擇。
4、發展綠色建筑是傳統產業實現跨越發展的引擎
我國是建筑大國,然而建筑、建材與住宅產業總體規模雖大,但生產效率低、建筑用材消耗過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技術和管理手段落后等問題突出。發展綠色建筑,推動綠色建筑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的應用,對于提升我國建筑業科技創新能力,帶動一批相關新興產業的形成和傳統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1、節約能源資源?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使用過程中的節能,另一方面還要考慮蘊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滿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結構安全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選用生產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率較高的建筑材料。在材料的選擇上也應該盡量就地選材減少運輸過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2、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以達到節約能源的目地
太陽能的利用:設計太陽能住宅。光熱轉換是人類直接采集太陽光能量的方法。轉換裝置,基本上分為平板式集熱器和聚光式集熱器兩類。因此可以利用陽光直接射在黑色粗糙表面上變熱設計出太陽能住宅,另外還可以利用反射鏡或透鏡聚光產生熱原理,在屋頂上裝上薄鐵皮制成的集熱板上,當集熱板被曬熱,光變成了熱。當空氣從集熱板下面流過,就可以把熱量帶走。需要時可通過風道,送到房間里取暖。 太陽能住宅的另一優點是光電轉換。就是通過光電器材,將太陽能直接變為電能。最通常的光電器材是硅電池。其原理是硅晶材料在光的照射下釋放電子,這就是光電效應。在計算器、收音機、汽車上都能用這種硅太陽能電池。
3、風能的利用
風能是一種清潔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通過風力機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熱能、機械能等各種形式的能量后,用于發電、提水、致冷和致熱等。利用獨立運行方式,通常是一臺小型風力發電機向一戶或幾戶提供電力,它用蓄電池蓄能,以保證無風時的用電。風力致熱的主要原理是“攪拌液體致熱”,即風力機帶動攪拌器轉動,從而使液體變熱。“液體擠壓致熱”是用風力機帶動液壓泵,使液體加壓后再從狹小的阻尼小孔中高速噴出而使工作液體加熱。
4、建筑材料
環保型材料主要有:基本無毒無害型。指天然的,本身沒有或極少有毒有害的物質、未經污染只進行了簡單加工的裝飾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低毒、低排放型。指經過加工、合成等技術手段來控制有毒、有害物質的積聚和緩慢釋放、因其毒性輕微、對人類健康不構成危險的裝飾材料。如甲醛釋放量較低、達到國家標準的大芯板、膠合板、纖維板等。
環保裝飾材料:環保地材:植草路面磚是各色多孔鋪路產品中的一種,采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環保墻材:新型加氣混凝土砌磚,可用木工工具切割成型,用一層薄沙漿砌筑,表面用特殊拉毛漿粉面,具有阻熱蓄能效果。環保墻飾:草墻紙、麻墻紙、紗綢墻布等產品,具有保濕、驅蟲、保健等多種功能。
結束語
隨著經濟,環境,健康等諸多因素的迫切要求,綠色建筑正在迅速發展,在建筑領域里,我們呼吁更多的設計師投入到綠色建筑設計中,提倡各種建筑生態技術的應用,發展綠色建筑。這不僅有助于推動全球環境品質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我國是人口大國,能源消耗大國,因此加大綠色建筑的研究,無論從環境的角度還是能源的角度都將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中威.論現代綠色建筑設計分析[J].建材與裝飾(中旬刊),2012(12)
[2] 張艷玲.對綠色建筑設計可持續發展的探討[J].建材與裝飾(下旬刊),2012(07)
[3] 殷文慧.綠色建筑設計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05(13)
[4] 吳秀鑾.綠色建筑設計探析[J].山西建筑.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