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強
加強干部教育監督,健全制度很重要,提高制度執行力和約束力更為重要。從嚴管理干部不僅要從思想教育上嚴起來,更要從制度設計和執行上嚴起來,著力解決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的問題。通過多年實踐,一些違規違紀甚至違法問題的連續發生,有時候是因為制度缺失,但更多的是人為規避制度,越過底線,觸碰紅線。因此,加強新體制下教育監督機制建設,以規范權力運行為核心,著力推進制度落實,提高制度執行力,防止權力失控、行為失范和干部失足,顯得尤為重要。
一、突出綜合考評,優化完善日常學習教育制度。
在干部教育上,要持續發力、常抓不懈。重點加強理想信念、廉政法規、警示提醒教育,強化干部的為民宗旨意識、務實敬業意識和廉潔自律意識。一是集中學習制度要突出真懂真悟。針對黨委中心組學習和干部日常學習教育,要在內容設計上創新,在現有的講理論、學政策、明制度的基礎上,引導干部深思熟想,將政策理論學習與實際工作和履職行為深入融合,結合履職實踐開展學習思考,組織多種形式的政策研討和履職行為分析,解決學用“兩張皮”的問題。二是網絡學習和業余自學要突出有效管用。作為集中學習有益補充的網絡學習和業余自學,要在學習內容上體現普遍性和針對性,因人確定學習計劃,定期設立學習篇目,為每一名干部建立學習檔案,同時由專人組織跟蹤檢查學習落實情況,定期分析點評,促使干部學有所學、學有所獲、學有所用,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三是培養選拔任用要突出學習結果運用。干部對政治理論的學習掌握,對中央政策的理解運用,要作為考察干部品格修養、政治素質的基本要素,作為政治合格的重要依據。在考察考核干部過程中,對于不主動開展學習、不主動接受教育、學習教育效果不佳、質量不高的培養對象和干部進行重點考評,并暫緩提拔使用。
2.強化監督職能,形成常態化履職監督評價制度。改進日常督查方式,加大督查力度,強化管理人員履職分析評價,將日常督查與重點督查、專項督查相結合,實現履職督查常態化。一是成立常態化履職監督工作機構。建立路局、站段兩級監督檢查機構,明確監督檢查職能。組織人事部門作為干部監督檢查工作的職能部門,牽頭安全、財務、審計、業務等部門組成干部督查組開展專項監督,并指導督促局屬單位履行主體責任,開展本單位內部監督。二是建立健全履職監督制度。明確監督工作的具體內容,開展工作的方法、手段,制定監督檢查項點和評價標準,定期組織開展監督檢查,查找各類履職問題,及時糾偏整改,規范履職行為,使履職監督工作有規可依。三是形成定期履職分析評價。構建履職信息管理系統平臺,將人事、安全、財務、審計、業務等部門檢查發現的各類履職問題實時錄入,實現大數據共享,對干部履職作為問題建檔記賬積分,劃定界限,定期分析評價,對接近界限的干部進行函詢、誡勉談話給予警示教育,對超越界限的干部給予相應的黨政紀處分。
3.加大過程監督,建立“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監督制度。要監督各級領導班子完善和落實議事規則、決策程序,規范各級領導職責權限,加強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建立“晾曬”機制,做到權力行使到哪里,監督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一是組成聯合檢查組定期監督。針對人事任免、資金使用等重大事項,由人事、財務、審計等部門組成檢查組,定期監督檢查領導班子集體決策過程和干部行使權利行為,及時糾正選人用人和資金使用集體決策過程中的民主意識淡薄和違規做法問題。二是實行“三重一大”事項會議決議公示。對通過黨政聯席會或黨委會集體研究形成決議的事項,在一定范圍內向職工群眾公示,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職工群眾的監督。三是開展權力行使情況定期報告。劃出權力清單,各級干部定期向組織報告權力行使情況,主動接受監督,組織人事部門根據掌握的權力行使情況,梳理分析不合規、不當或偏向用權問題,定期組織有關干部提醒談話。
4.掛鉤核心利益,完善監督評價結果運用考核機制。將監督評價結果同干部核心利益直接掛鉤,加大考核追責力度,確保監督效能。一是重點問題即時追責。日常監督、檢查發現干部存在較為嚴重的履職用權問題,由人事部門牽頭組成專門工作組,深入剖析、準確評價問題性質,研究對相關人員的責任追究。二是定期評價結果與經濟收入掛鉤。通過“動票子”的方式強化干部履職,通過日常監督形成的綜合評價結果,定期科學評定履職表現和工作業績,與干部個人收入掛鉤。三是年度評價結果與干部選用掛鉤。通過“動位子”的方式推動干部盡責,年度對干部履職進行考核評價,運用日常履職表現、民主測評、個別談話、查看資料等多種考評形式進行科學評價,將評價結果與干部職務“能上能下”緊密結合。
5.強化監督力量,推動各項監督制度有效執行落實。建立與監督工作內容相匹配的高素質的監督隊伍,凝聚群眾監督力量,形成專業監督與群眾監督的合力。一是加強專業監督隊伍建設。以組織人事部門牽頭抓總,建立一支過硬的監督工作隊伍,配齊配強路局和局屬單位兩級監督人員,明確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分總結合,整合信息資源,形成以路局監督部門為核心,輻射帶動基層監督工作常態化格局。二是發揮同級橫向監督作用。針對干部間開展相互批評存在護短遮丑,避重就輕,回避矛盾等問題,探索推行同級聯責制度和內部定期一對一談心制度,對出現嚴重問題的班子成員,追究與其有直接管理、工作直接聯系的相關干部責任,以倒逼的方式,開放式交流形式,加大同級提醒監督力度。三是筑牢群眾監督基礎。加大履職考評結果的公開透明度,定期將干部履職用權和工作實績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向群眾公開,實現陽光操作,讓干部時刻處于職工群眾監督之下,不斷營造外部環境,筑牢職工群眾依法合規監督評價干部的思想基礎和良性通道。有組織的調動職工參與共建廉政勤政監督文化氛圍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