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焱 陳曉青 徐亞林 潘爽
摘要:水庫廠房等建筑需要建設給排水系統,由于水庫本身就是以蓄水功能而修建的,所以設計給排水系統時要充分考慮水庫洪水調節過程。洪水調節計算的方法有列表試算法、半圖解雙輔助線法等,在當今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計算機編程思想應用在各種工程中。同樣,計算機編程思想可應用于水庫的調洪計算,該文章基于青山水庫的洪水調節過程論述調洪計算的編程計算。在該調洪編程計算的方法中,結合試算法和圖像法共同求取最高洪水位Zmax和最大庫容Vmax。根據計算出來的水文結果,對給排水系統再進行設計。
關鍵詞:青山水庫、試算交點法、過程線、Zmax、Vmax
1 青山水庫背景
1.1 青山水庫工程概況
湖北省崇陽縣青山水庫位于崇陽縣城西南10公里處的青山鎮,陸水支流青山河上。水庫于1967年底動工興建,1973年基本建成。水庫工程等特別為II等,永久性主要建筑物級別為2級,次要建筑物級別為3級,主要由主壩、東副壩、西副壩、第一和第二溢洪道、引水放空隧洞、東、西輸水隧洞以及電站等建筑物組成,主副壩均為粘土心墻代料壩。青山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發電、、旅游、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年調節水庫。
1.2洪水調節資料數據
水庫起調水位為設計蓄水位(117米),當洪水來臨時,如果入庫的洪水小于下泄能力時,來多少泄多少。如入庫洪水流量大于閘門全開的溢洪道下泄能力時,則閘門全開自由下流。
2、青山水庫排水系統設計
2.1水庫庫容V和下泄流量與水位Z的關系
水庫庫容V和下泄流量與水位Z的關系是采用插值法進行求取的,下面是求其關系的自定義函數代碼:
Function v(z As Double) As Double '水庫庫容V和水位Z的關系函數
For k = 0 To 11 'TextZ(k)為已知資料水位、TextV(k)為已知資料庫容
If Val(z) >= Val(TextZ(k).Text) And Val(z) <= Val(TextZ (k + 1).Text) Then
v = Format((TextZ (k + 1).Text - TextV(k).Text) * (z - TextZ (k).Text) / (TextZ (k + 1).Text - TextZ (k).Text) + TextV (k).Text, "00000")
Exit For
End If
Next k
End Function
下泄流量和水位Z的關系函數同理使用內插法。
2.2試算交點法排水系統調洪計算過程
代碼試算過程用到的符號物理意義:q1為上一時刻入庫流量、 z1為上一時刻水位、 v1上一時刻庫容、 q2上一時刻下泄流量、q3兩時刻平均入庫流量、 q4#兩時刻平均下泄流量、 v2兩時刻庫容之差絕對值、 v3試算法該時刻應有庫容、 z0試算假設的水位、 v0試算假設的水位對應的庫容、 q0試算假設的水位對應的下泄流量。試算法代碼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調洪計算_Click() '調洪試算過程
If Text5(0) = "" Then ‘Text5(k)為計算列表時間數組
MsgBox "Please Input Date ! "
首先判斷是否有已知數據,如果沒有則彈出"Please Input Date ! "對話框。若有已知數據,該過程用于判斷初步假設的水位和上一時刻水位的大小關系,若V2大于0,則假設水位大于上一時刻,否則,反之。通過該過程可以節省一半的運算,降低運行過程中出現死機的可能。
If v2 > 0 Then
For z0 = z1 To z1 + 1 Step 0.04
v0 = v(z0): q0 = q(z0): q4 = (q2 + q0) * 0.5: v2 = (q3 - q4) * 1.08:v3 = v1 + v2
If Abs(v0 - v3) < 30 Then Exit For ‘確定計算精度
Next
Text12(k).Text = Format(z0, "00.00") ‘Text12(k)為計算列表水庫水位數組
End If
If v2 < 0 Then
For z0 = z1 To z1 - 1 Step -0.04
v0 = v(z0):q0 = q(z0):q4 = (q2 + q0) * 0.5:v2 = (q3 - q4) * 1.08:v3 = v1 + v2
If Abs(v0 - v3) < 50 Then Exit For
Next
Text12(k).Text = Format(z0, "00.00")
End If
Next k
End If
End Sub
3.結語
在該排水系統調洪計算過程中,采取了試算法與圖像法相結合的方法,更高效地、更準確地計算出當洪水到來時最高洪水位Zmax和最大庫容Vmax。并且利用該方法大大地提高的運算的速度,在更大型更頻繁的運算過程中減少了計算機卡機事故發生。根據計算出來的水文結果,對水庫給排水系統再進行設計。
參考文獻:
[1]顧勝平,田富強,徐得潛.水資源規劃及應用[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
[2]葉秉如.水利計算及水資源規劃[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3] 王賀明.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崔焱(1998.03-),男,漢族,籍貫:遼寧鞍山,身份證號:210303199803260013,本科生,研究方向: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陳曉青(1996.03-),女,漢族,籍貫: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身份證號: 37148119960329004X,本科生,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
徐亞林(1995.11.-)男,漢族,河南省商丘市,身份證號4114403199511275719,本科生,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
潘爽(1996.06.-)女,漢族,安徽省滁州市,身份證號3411261996060802444,本科生,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