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楊艷
摘 要:全球化腳步越來越快,出版社參與國際版權貿易的舞臺也越來越寬廣,作為出版社對外窗口的版權經理,不但要擁有參與國際競爭的語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更需要學會并把握國際版權貿易的游戲規則--法律。
關鍵詞:出版社;版權經理;國際貿易;著作權
一、引言
公元1450年,德國的約翰?古登堡發明了古登堡印刷術并進入應用階段。公元1455年,古登堡印刷術用于印刷圣經。在這之后的1000多年里的所有技術革命中,雖然有了電燈、電話、汽車等發明,但是很多專家認為,其中對人類發展影響最為深遠還是古登堡印刷術。在沒有古登堡印刷術之前,有讀書寫字能力的人往往局限于貴族、牧師等小部分社會精英分子。然而15世紀的這項發明雖然最開始只是印刷了200本排版精美的圣經,但是對大規模的生產印刷物,促進出版行業大發展,帶動整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作用。由此產生的印刷業繁榮,出版業的發展,才有了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出版社。
西方國家的出版社在非常相似的版權理念的背景下,彼此間已經長期地進行版權貿易,而中國的出版社在一種稍顯落后的環境下不斷發展。過去,中國出版社無需獲得海外出版社的許可就能大規模的免費使用和復制印刷西方出版物給我們國家在西方出版圈中留下的不好的名聲。1992年,中國加入了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2001年中國表示遵守TRIPS(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的規定,中國的版權貿易行業也逐步走向正規。
二、出版社的版權經理定義
出版社,指進行圖書、圖畫、雜志,報紙和電子物品等有版權物品的出版活動的組織。出版社版權經理Copyright Manager,與歐美傳統的版權代理不盡相同。現在中國對此并沒有明確定義,筆者作為從業8年的版權經理,認為出版社版權經理就是負責出版社版權貿易,溝通國內出版社和國外出版社(著作權人和出版人)的橋梁。現在國內出版社的版權經理按照工作內容大概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負責尋找國外優秀選題推薦給本社編輯,并協助編輯進行后續報價、合約、出版流程的工作人員;另一類是將本社優秀自主組稿書籍進行分類推薦,將其輸出到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的工作人員。
版權貿易(此處重點指涉外版權貿易),不僅對實現作者(著作權人)的合法權利、促進版權產業的發展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而且對促進國際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促進各國人民之間思想的交流,促進全世界人類共同發展有重大作用。
對一個出版社來說,版權貿易能否談成取決于出版社實力、預付金高低、市場需求、決策者的想法等等多種因素,但是筆者個人認為,版權貿易的關鍵還是在版權經理。版權經理的專業能力和素養,有助于版權經理更好的推薦選題并且后續跟進選題,從而在源頭上打好了成功的基礎。作為一名版權經理,固然不需要有專業財務、法務、翻譯等在相應領域里十分專業的技能,但是作為版權經理每天的工作中都需要擁有以上領域的能力。本文主要著重版權經理所需要具備的法律能力和素養進行分析和討論。
三、版權經理的法律素養構成
(一) 版權的概念
“版權”概念來自與英美法系國家,是從英文copyright翻譯過來,從單詞上就能看出它的直意是“復制”。可見采用該類說法的國家更重視作者的財產權利。“著作權”的概念來自大陸法系國家,大陸法系國家非常重視作者的人身權,這是“版權”和“著作權”最主要的區別。而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七條明確規定“本法所稱的著作權即版權。”所以,在我國版權就是著作權,二者沒有區別。
版權是版權貿易的基礎。作為代表出版社參與國際版權貿易談判的代表,不管是作為甲方(著作權人或者著作權所有人),還是作為乙方(出版人),版權經理都要遵從法律得到合理授權(授權給他人)。
《著作權法》是身為版權經理必須要掌握的法律,除此,作為從事國際版權貿易的版權經理還必須了解“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TRIPS”等國際相關規定。
(二) 版權經理實務
無論是負責版權引進的版權經理,還是負責版權輸出的版權經理,工作內容大致流程都是一致的,獲取圖書信息,確權并且聯系權利人,報價,簽約,履約。其中在實務中需要版權經理在以下方面著重運用法律素養來解決問題。
1 在版權貿易流程的伊始,版權經理需要將目標圖書的權利人進行確認
作品的權利通常會被認為在作者手中,但是具體問題還需具體分析。在獲取圖書信息的過程中,要取得原書的版權頁信息,在版權頁中尋找著作權人。一般?標志的后邊即為著作權人。通常情況下,?后邊都是作者的名稱,這是需要版權經理具體關注的就是作者的人數,如果是多為作者,就需要分別聯系取得授權。有些特殊情況下?后邊會是機構名稱,或為出版社,或為專業機構,這就需要我們聯系機構而非作者了。更有特殊情況,一些繪本或者出版年限較早的書籍,會沒有?標志,需要版權經理聯系原出版社,由原出版社來告知權利所屬。
2 報價階段由乙方版權購買者(出版人)提交報價單
通常情況下,作為乙方的版權購買者(出版人)需要在確認目標圖書版權可授權的情況下,根據市場需求和同類圖書競價的情況向甲方(著作權人)或者版權代理中介提交報價單(版權申請提議書)。其中包含公司名稱、地址、原書名、ISBN、原作者、原出版公司、經濟條款等在內的提議書。通常情況下,這種提議書一旦雙方簽字認證就認同為合同的一種,很多報價單的最后都會要求“若放棄或毀約,愿依約支付上述預付金額之三分之二做為手續費。”這個要求合法且合理,所以版權經理需要在報價伊始,像相關負責人(編輯或者部門經理)提醒其如果終止報價會產生的成本。
3 合約敲定過程中,甲方(著作權人)保證權利可靠,乙方(出版人)保證順利出版,版權經理保證法律細節完善
版權貿易進行到合約階段基本離成功不遠了。但合約階段是最容易出現法律瑕疵的時候,需要版權經理人認真審閱合同,縷清權利義務。確保合約甲方(著作權人)保證擁有授權的權利,確保約束乙方(出版人)的付款條件和出版條件,履行合法的義務。在付款期限、出版期限條款中,積極溝通,將國內外付外匯的政策進行溝通,確認合理的期限,以免造成合約失效的不良局面。在合約中尤其要注意的問題是,目標圖書中除了文字權利以外,是否還需要申請圖片權利,一般情況下,圖片權利不屬于文字權利人,還需要乙方(出版人)另行聯絡,或者支付甲方(著作權人)一筆費用,由其代為轉授權。此時,就需要版權經理仔細查看合約,并且進行反饋溝通。
四、當今時代下出版社版權經理法律素養提升的建議
現在社會日新月異,國家推進法治社會的力度也越來越大。作為版權經理,除了要在外語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編輯策劃能力上進行自我提升以外,還需要不斷提升自我的法律意識,尤其是對知識產權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作為國際化貿易浪潮中的弄潮兒,版權經理在一定程度上不僅代表了出版社還代表這中國參與了國際貿易,因此,不但要掌握了解本國的相關法律法規,還要積極了解和掌握國家上的相關規定,參與國際交流沙龍,知己知彼,才能在法治社會的大潮中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王遷.《著作權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3
[2]萊內特.歐文.《中國版權經理人實務指南》.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2
[3]姜漢忠.《版權洽談完全手冊》.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2014.12
[4]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著作權法執行實務指南》.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