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曉東
摘 要:目前,隨著工業的發展,道路危險貨物運輸量大幅提高,機動車的保有量快速增長,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環境日益復雜。危險品道路運輸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有專業性強、危險性高、性質各異、難以儲運等特點,加強道路危險品運輸管理,特別是加強危險運輸從業人員管理是重點環節。通過對危險貨物從業人員職業安全行為的研究,采取相應的防御措施,遞減習慣性違章及不安全行為,降低危險貨物承運過程中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職業安全行為;控制;措施和途徑
隨著工業的發展,道路危險貨物運輸量大幅提高,機動車的保有量快速增長,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環境日益復雜,一旦發生事故,其后果和危害尤為嚴重。據不完全統計,近年我國每年僅通過公路運輸的危險化學品就約有2億噸、3000多個品種,其中液氯每年的運輸量就達400萬噸,液氨每年的運輸量達300萬噸[1]。每年發生涉及危險化學品僅運輸車輛的交通事故超過502起,平均每一次事故都會出現人員傷亡情況。事故數量和危害的不斷上升,給危險品運輸車輛所經過地區的安全帶來不可忽視的威協,由駕駛員負全責或負主要責任的事故占70%-80%以上。加強道路危險品運輸管理,特別是加強危險運輸從業人員管理已是關鍵中的關鍵。通過對危險貨物從業人員職業安全行為的研究,采取相應的防御措施,降低事故的發生。
一、危險品運輸的現狀
根據危險貨物的危險性,危險品主要包括爆炸品、壓縮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氧化性物質、毒害品和感染性物質、放射性物質、腐蝕性物質和雜類物質等9類危險物品[2]。危險品道路運輸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有其特殊性,危險品道路運輸由于經常通過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和區域,一旦發生事故則危害性更強。因此,必須特別關注和重視道路危險品運輸安全問題,預防事故的發生。
1、危險品運輸的特殊性
危險品一般都是工業原料或化工產品,以其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在運輸、裝卸和儲存過程中必須遵守相應的規則,以免發生事故,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是一項技術性和專業性較強的工作,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品種多,性質差異大,難以儲運。
(2)具有較高危險性,運輸裝卸要根據貨物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滿足特殊的運輸條件。
(3)運輸專業性要求高,一是具備專業資質,二是要有專業車輛,三是專業人員負責。
(4)運輸事故后果嚴重,易引起危險品起火、爆炸事故。
(5)運輸事故救援難度大。危險化學品在運輸過程中如發生事故易引發二次災害。
2、危險品運輸從業人員安全行為的重要性
危險品運輸系統中按照人機工程學的角度考慮主要有三方面的內容:從業人員職業安全行為、運輸工具和裝載設備的安全狀態、環境的安全因素。人因方面,駕駛員、押運員和裝卸作業人員的心理、生理和精神狀態對危險品運輸作業的影響作用最大。運輸設備和環境兩個因素都可以用定量的方式進行危險有害因素的分析和控制,而從業人員職業安全行為的控制則相對來說就比較困難,然而,人恰恰又是運輸作業中最關鍵的因素,有關數據表明,在道路運輸事故中,從業人員的失誤行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危險品運輸過程中對人因安全行為的研究顯的尤為重要,人是運輸系統中的工作主體,就必須充分考慮人的特性,人對該工作崗位的職業適應性。海因里希事故連鎖理論認為,如果能控制和預防人的不安全行為,就能控制和預防事故的發生。
二、危險貨物運輸從業人員安全行為特點及分析
1、職業安全行為特點
職業安全行為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產生人因失誤的原因很復雜。與人的生理心理素質、人機界面的設計、工作環境等有關,如健康狀況、性格、疲勞、粗心、工作壓力、培訓不足等。
(2)人的動作單元的定義復雜。在系統職業安全行為分析中,考慮人因職業安全行為是將人的動作作為系統的單元,而對人的動作分類很難強得精確,這是因為人的動作單元失效是由人因失誤引起的,而人因失誤的原因又很復雜。
2、危險品運輸從業人員職業安全行為分析
考慮人行為本身及其影響因素的復雜性,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車輛駕駛員、押運員、裝卸員及現場管理員等與行車危險品車輛運輸工程密切相關,都是危險品運輸行業的關鍵工種。為盡量減少其人因失誤,必須在提高設備職業安全行為的同時,進行人因職業安全行為分析,找出人因失誤產生的影響因素,從而制定相應管理對策。
(2)逐步引入先進的職業適應性體檢方法,選拔、調配作業人員。同時,對駕駛員、押運員等關鍵崗位應設立合理的崗位標準,對新就業、轉崗和新接收人員進行職業安全行為檢測與評估。
三、控制危險品運輸中人的安全行為的措施和途徑
1、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措施
人本身是一個復雜系統,人本身的諸因素和外部環境條件,都會影響人的安全行為。但在危險貨物承運過程中,如精心考慮各種情況是可以有效地減少人因差錯。
(1)對環境條件的控制。
主要包括光線、噪聲、振動、溫度、工作空間等。如人體在垂直振動4~8Hz、水平振動l~2Hz的振動環境中會出現明顯的共振,這就是人體對振動最敏感的頻率范圍。其次,對駕駛室的操作系統、儀表盤、前臺面板等選用合理的顏色,利用顏色效果構成良好的色彩環境,進行色彩調節也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對駕駛室的溫度控制.可以減少事故的發生,特別是在夏天,在駕駛室安裝空調,可以減少高溫對駕駛員浮躁心理的產生。
(2)增強人的自我調節功能。
知識和技能是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減少人為差錯的重要基礎。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可對操作及事情處理做出最快捷、準確到位的反應。對身體狀況、心理因素應恰當的自我調節。如健康欠佳、酗酒,以及不夠融洽的同事關系、家庭矛盾或經濟負擔、時間過緊或對完成工作的能力等造成的心理壓力,都會增加人因誤差,但是這些都是可以通過人的自我調節功能加以控制的。這種調節功能可以細分為生理功能性的和意識(或意志)功能性的,駕駛員、押運員等應加強意識(或意志)能力的培養。
2、提高人的職業安全行為途徑
總結以下幾點提高人的職業安全行為的基本方法:
(1)提高危險貨物運輸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建立員工的培訓和考核機制,加強從業人員的學習教育,熟練掌握危化品特性、應急處置知識,切實運用在工作中。
(2)進行從業人員職業適應性評估。選擇的從業人員與崗位的進行合理配置,做到人適機、機宜人,并根據在線監控情況,評估員工的崗位適應性。
(3)提高公司、車隊和員工的凝聚力與向心力。設計合理的安全考核機制,用正激勵與負激勵相結合的原則,使員工有一個心情舒暢的良好工作氛圍。
任何系統的職業安全行為都是由人和設備的職業安全行為共同來決定的,在提高設備職業安全行為的同時,必須強調人本身的職業安全行為。現代人機系統工程的研究結果表明,人的體力、精力是有限的,要求任何時候都不產生人為失誤是不現實的,這是人本身不可避免的一種特性,但可以針對人的失誤及不安全行為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減少人為失誤的發生,提高危險貨物運輸的安全性,減少事故發生,降低損失,給社會創造一個和諧的生活活環境。
參考文獻:
[1]朱軒華突發惡性大氣污染應急平臺研究
[2]《危險貨物分類與品名編號》(GB694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