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萍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顯然中國是世界大國,但卻不是世界強國。衡量一個強國的指標不只是GDP,更是人均GDP。在2017年的世界人均GDP排名中,中國僅位居74,遠遠低于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若從根源上解釋我國人均GDP過低的原因,那便是出現了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問題,而反映這一問題的指標主要是基尼系數。通過觀察我國2008-2013年的基尼系數,會發現基尼系數呈下降趨勢。那么,這是否和我國的國情矛盾呢?沿用已久的基尼系數是否在我國已經不適用了?我國的基尼系數又為什么會降低呢?前兩個問題已有學者探討,認為基尼系數符合我國國情,仍然適用于我國,但第三個問題還未深入觸及,為此,本文有必要詳細闡述。
關鍵詞:分配制度;經濟增長;教育水平
基尼系數在國際上應用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比較,其值位于0 - 1之間,越接近于0,收入分配越公平,反之亦然。國際上的基尼系數官方“警戒線”為0.494,但在朱博的《中國基尼系數問題研究》中,他指出0.4632在我國更為適用。根據他的研究,我國城鄉的基尼系數有所不同,城市基尼系數為0.5032,農村為0.4976,但數值均表明我國城鄉收入分配差距大。
李秉坤在《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懸殊的成因及對策》中指出,在我國,2008年20個行業門類收入差距為4.77倍,有的高達10倍。據上市公司年報分析,208家國企高管和一線職工收入差距,從2006年的6.72倍擴至2008年的17.95倍。據2009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統計,總人口中20%的高收入人口的收入占總收入的份額高達50%,低收入人口收入份額僅占4.7%。種種事實都表明了我國存在嚴峻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問題。但目前的學術界熱衷于探索如何調節收入分配不平等,如何解釋收入分配不平等,而少有談及不平等程度下降的原因。為此,解釋該原因必將成為一個值得深究的課題。楊天宇教授曾從收入來源角度解釋過不平等程度下降的原因,而本文將有所創新,將從制度,經濟增長,法律,金融四個方面進行解釋。
一、社會主義分配制度的自我完善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區別在于所有制不同。我國是公有制,而資本主義國家是私有制。公有制決定了我國基本經濟制度,進而決定了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實行單一的公有制,結果得不償失,因為我國還未達到完全公有化的水平。在進一步認識我國的國情之后,我國在公有成分之外加入了非公有成分,也就允許了多種要素參與分配。這意味著我國開始出現部分不平等,即擁有資本,知識,技術等非勞動要素的人可以通過正常渠道獲得比僅擁有簡單勞動的人更多的報酬。久而久之,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基尼系數也越來越大,以至于2003年以來,中國的基尼系數一直維持在0.47-0.49的高位水平。但在2008-2013年我國基尼系數持續走低。究其原因,我認為是社會主義分配制度的自我完善。要使一個國家居民收入達到收相對公平,主要是使中產階層掌握收入的主要部分。但早期我國的中產階層并未形成,國有部門掌握社會的主要收入。但近年來,我國嚴格控制國有部門的工資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稅制改革,注重調節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經濟增速,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進而收入不平等程度大大降低。
二、經濟增長的推動
資本深化,技術革新,人力資本,集聚經濟可以促進經濟增長(人均收入,就業增長),而經濟增長趨向于縮小收入差距,進而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以資本深化為例,其是指由于資本投入的不斷增加,勞動生產率和人均收入得到提高。如今。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國際貿易擴大,外匯管制放松,加之近年來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更多的資本流入我國,為資本深化提供了條件。此外,再以集聚經濟為例,低技術工人是教育溢出效應的最大受益者。集聚經濟推動了城市化經濟,使得低技術工人能夠在工作中接觸到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工人,低技術工人通過模仿,學習,掌握了新技術,進而提高了自己的水平,最終有利于工資上漲,縮小與受教育程度高的職工的差距。
三、法律法規體系的健全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相互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取得實效,行政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建設有效實施。嚴格的法律條文將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更是如虎添翼,毫無疑問,特權的廢止進一步推動了收入的公平公正。
四、金融服務業的全方位覆蓋
我國城鄉貧富差距懸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農村資金缺位。農民脫貧,就必須得到企業和政府的聯合金融支持,但農業獲利甚微,企業無利可圖,政府無績效可言,二者對農業投資都是望而卻步,止步不前。但近年來我國推行了農村金融改革,農村金融水平顯著提高,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明顯拓展。農村資金渠道變寬,農業投入加大,農民增收有望,將進一步促進收入不公平程度的降低。
參考文獻:
[1]洪麗.當代國外居民收入差距的實證研究及對中國的啟示.武漢.武漢大學.2015
[2]朱博.中國基尼系數問題研究.四川.西南財經大學.2014
[3]楊耀武,楊澄宇.中國基尼系數是否真地下降了?--基于微觀數據的基尼系數區間估計.經濟研究.2015(3):75-86
[4]楊天宇,曹志柳.中國的基尼系數為什么下降--收入來源角度的分析.財貿經濟.2016.37(11):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