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志英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影響著人們的購物行為和購物理念。形成了一個覆蓋全球的購物營銷體系,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源源的動力。而且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網絡化、信息化、的經濟時代,信息產業帶來的效益成為各國強有力的競爭點。成為國家的支柱性產業,改變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格局,影響著一個國家在新世紀的生存和發展。電子商務是以數據的信息化、網絡化為基礎的,具有雙向溝通的能力,能夠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它以靈活的交易手段、和快速的交貨方式改變傳統的交易形式。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支柱,但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為是一個虛擬的環境就會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關鍵詞:電子商務 信用管理 信息不對稱
引言:
電子商務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出現的,發展的歷史還不是特別的久遠,也可以說是一個新興的產物。但其自產生以來,其發展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可以說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改變了人們的交易方式。然而在這樣的發展下卻出現了一些不小的問題,你比如就像信息不對稱問題,可以說在市場中一旦一方無法獲知另一方的信息,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費。信息不對稱就會造成消費者得不到真實的產品信息,買不到高質量符合自己心意的產品。因此就要對電子商務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加以研究,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減少或消除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出現。
一、電子商務的概念及未來的發展形式。
(一)電子商務的概念,電子商務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商品之間的交換為中心的貿易活動。也可以理解為是以互聯網電子交易方式進行的貿易活動及服務活動,是將傳統商業交易活動的各環節進行網絡化、信息化、電子化的方式。電子商務最近的發展是依托于因特網的開放網絡環境,可以在瀏覽器或服務器的交易形式,買賣雙方不用露面就能進行的各種貿易活動。真正的實現了消費者在網上進行購物,商戶在網上進行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活動,主要是依靠電子設備和網絡技術的貿易形式。
(二)電子商務的交易原理。最近幾年是電子商務發展最快速的幾年,出現了像天貓、淘寶、京東等的一大批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而其發展的形式也幾經改變,經歷了企業對企業、企業對客戶、客戶對客戶等的不同交易對象的發展模式。具有四大構成要素商城、產品、物流、消費者,其交易形式就是各大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并對購買商品做出保證。各大的電商平臺還要與物流公司合作,為消費者提供基本的配送服務及售后維修服務。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顧客和商戶的交易效率,節省大量的時間來做其他的事情。
(三)電子商務的發展歷史及未來的歷史機遇。電子商務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出現的,那是電子商務的起步期,是電子商務的雛形。在二十一世紀初,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可以說迎來了電子商務的春天,加上國家政府的支持迅速的崛起。到現在電子商務已經到了一個成熟穩定的發展階段,形成了智慧電子商務的模式。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未來電子商務將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不受時間、空間、傳統交易方式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網上電子交易,而且將會是全球的交易形式。
二、電子商務中信息不對稱的原因,及其帶來的影響。
(一)電子商務中信息不對稱出現的原因。在經濟學的研究中認為信息的不對稱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按照傳統的經濟觀點,在電子商務中出現信息不對稱的原因有這么幾點。一是、各行其是,各行其道,各個專業的機構只了解自己本專業的信息。對其他的不同專業的信息不甚了解。第二個就是各個專業機構內由于各自擁有的資源等有限就會導致交流不密切,從而所享有的信息有限。第三個就是,電子商務中信息是不會白來的,獲取信息就會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然而成本往往高于收益,就會使人們放棄電子商務信息的獲取,還有就是擁有信息一方的信息的壟斷。
(二)電子商務中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影響。由于網絡具有虛擬性,在電子商務的交易中,交易的雙方是不見面的,這就會造成許多的消費者在購買了產品之后,往往達不到自己的心理預期。商品存在著以次充好、貨物破損等問題。還有就是在電子商務中網上支付的安全問題,可以說這是交易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消費者最關注的一個方面,由于消費者不能準確的掌握交易信息,往往就會產生懷疑,無法做出正確的交易判斷。還有就是出現重復交易的現象,因為付費和送貨會存在著時間差,有時候就會造成在購買了一種商品后,因為貨還沒到,就會又重復購買了一次。
(三)電子商務中信息不對稱的后果。在電子商務中信息不對稱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它會導致劣質品、殘次品盛行,從而導致交易市場的萎靡,企業的生產利潤下降,降低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制約著電子商務的進步發展。應該在交易中,商家要將自己銷售的產品的質量、價格、性能以及鑒定結果等及時發布出去,為消費者提供購買便利。然而,現在的電子商務交易中,交易信息的不透明化,不公開化已經成為常態,消費者處于被動的選擇地位,很難掌握主導權,也會逐漸阻礙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電子商務中關于信息不對稱的對策與建議。
(一)明確電子商務的管理機構,發揮政府在這方面的積極作用。在現在電子商務的信用管理中,各個政府部門要明確自己在信用管理中的責任與義務。要承擔起電子商務中信用管理監督的責任,制定一些管控措施,以及關鍵性的管理指標,對于提高社會效益,規避信用建設方面有重要的意義。政府在電子商務的信用管理中,不能直接經營信用機構,也不能干涉一些信用機構的正常活動。而是應該營造一個舒適、公平的競爭環境,讓電子商務在透明化,公開化的背景下進行。
(二)在電子商務中建立公平的信用監督體系。信用監督體系的基礎是各種具有行為能力的微觀經濟體,他們的主要的責任是對一些企業和商戶進行與信用相關的分析,收集,然后再評價劃分等級。它要以第三方的視角‘公平公正的對待消費者和商戶,向他們提供可靠地交易的信息,從而真正的保障消費者在電子商務的交易公平性。當然還要對電子商店的企業提供他們的信用指標,從而改進自己在信用體系中的不足。這樣可以提高信息的質量和效率,從而對信息不對稱問題得到緩解。
(三)企業要加強在電子商務中的信用管理。在電子商務中,商戶是最占有信息優勢的,商戶要如何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就要把真實的產品信息告訴消費者。他們可以通過,廣告、新聞等宣傳自己的產品信息,取得消費者的信任,還要做出一定的產品保證,讓消費者放心的購買。企業還可以加入一些與信用監督管理有關的組織或機構,成為他們中的會員,這樣就會約束自己的一些不守信用的行為,增加消費者對自己的信任感,減少電子商務中信息不對稱的出現。
總結: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的發展,電子商務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越來越突出,在這背后,信息的不對稱給了許多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可以說為了提供自己的利益,不惜對信息劣勢的一方采取欺騙行為,這就要求政府和企業要共同對此加強管理,真正的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減少信息不對稱的出現。使未來的電子商務的發展更加的光明,更加的理想。
參考文獻:
[1]崔美玲. 電子商務中的誠信缺失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西農業大學,2016.
[2]孫宇辰. 信息倫理視域下我國電子商務中的誠信問題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6.
[3]劉向明.解析電子商務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37(01):123-1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