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林悅
摘 要:在經濟、科技、信息迅速發展且已實現全球化的今天,作為國際貿易交易中的最為主要的表現形式,知識產權問題也成為了各領域備受關心的話題,并成為保障國際貿易正常往來的關鍵。本文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對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策略。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國際貿易;知識產權保護
引言:由于現代化的國際貿易與傳統的貨物貿易不同,知識產權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的國際貿易中得不到切實的保護。面對這樣的問題,怎樣才能有效的保護國內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相應權益和合法利益,就需要企業本身與相關部門加強對知識產權的理解與重視。
一、 我國知識產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一)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匱乏
根據我國目前很多企業所擁有的產權專利數量以及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幾乎每一百個省級或省級以上的企業手中掌握相關科技成果專利申請的企業不超過十個,這種情況導致很多企業的專利技術被國外企業搶注。由此看來,我國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了解與重視程度不夠,以至于引發這種搶注問題;其次是我國政府也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導致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機制發揮不出明顯作用。但是,隨著我國在國際貿易中不斷發展與深入,很多企業已經開始樹立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將知識產權作為企業的發展動力之一。
(二)缺乏專業的知識產權人才
目前,我國沒有設置專門的負責知識產權問題的機構,而現在負責解決相關知識產權問題的部門也不具備專業的知識產權方面的人才,在處理工作量極大的知識產權問題時,尤其是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與他國產生的知識產權貿易的摩擦時,我國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國家的及時與有效的幫助[1]。加之目前很多國內企業也沒有設置相關知識產權保護部門,導致企業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時要付出高額的訴訟費用,從而造成企業的消極應對。
(三)相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在我國現有的法律中,對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還存在著許多的漏洞與不足,一方面導致很多國外企業在國際貿易中,利用我國的法律漏洞進行貿易壟斷等不利于我國企業利益與效益的手段。另一方面,很多國內企業在與國外企業發生知識產權糾紛時,由于我國法律的不完善,國內企業不占優勢,自然也就無法通過法律途徑有效的維護自身合法利益,以至于國外企業對國內企業的經濟壟斷,從而不利用我國經濟的發展。所以,政府部門應該及時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
二、 加強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保護的策略
(一)國家提高對知識產權的重視
1.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政策
在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上,國家首先要做出表率與應對,給予我國企業更多的安全感與歸屬感。首先就是要制定知識產權相關政策,在資金和技術上給予相應的支持。在政策上,國家需要提高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為知識產權的保護營造良好的氛圍與環境,并在此基礎上可以建立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的民族企業團體,為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競爭中增加一個堅強后盾。除此之外,我國政府還可以設立專利申請獎項,以此激勵企業與相關人才對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專利申請,從而帶動更領域對知識產權的重視。
2.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
法律的制定一般都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通常只有在發現問題之后才能制定相關法律。所以,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法存在漏洞,且這些漏洞已經成為很多國外企業牟取暴利的手段。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必須要根據目前知識產權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推動知識產權糾紛中可以有法可依,為我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提供有力的依靠。
3.重視培養相關人才
人才是國家、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力量,尤其是現代企業的發展,只有再擁有大批專業人才的情況下,才能保持市場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競爭、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在同樣競爭激烈的全球化的市場中,很多國外企業自然不會放過中國這個大市場,并從中吸納了大量的專業人才。在這種情況下,使得我國企業人才供應不足。所有,如果國內企業不能重視對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將會大大降低企業在市場中的份額與競爭力。同樣,企業也應該重視對知識產權相關人才的培養與引進,通過這樣的方法,保證企業在知識產權糾紛中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解。
4.對外借鑒經驗與自身特點相結合
由于我國入市時間較短,且在知識產權保護的工作上缺乏相關經驗,所以我們可以適當的進行相關經驗的借鑒,并根據我國自身經濟的發展情況和企業的發展特色,將二者進行結合。比如我們可以借鑒美國根據盜版在自身市場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將打擊盜版作為知識產權的保護重心的做法,從我們的市場發展或企業發展中尋找突出問題,并將其納入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2]。同時,還要注重進行多邊談判和國際談判,與其他國家在知識產權方面達成共識。
(二)企業提高對知識產權的重視
1. 樹立品牌意識
在知識產權問題中,品牌意味著產品的知識含量,不僅代表了產品,還代表著企業。但是品牌知名度的樹立是不容易的,首先,企業需要建立一個被大眾接受且產品各方面都十分優秀的品牌,并將其打入市場;其次是加大對已有品牌的保護力度,通過具有特色的民族品牌深入國際化市場;最后是要充分利用國際市場這個大舞臺,將其發揚光大。
2. 制定具體知識產權保護策略
企業在防止自身品牌產品出現侵權的工作中,可以通過建立產權信息網,將知識產權與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相結合。企業在技術或產品研發前,進行對相關信息的檢索,可以查看是否構成侵權,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生產質量,還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人才與技術的引進與研發上,從而推動企業新技術專利的注冊或申請,從企業本身增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3. 加大創新力度
從企業自身出發,企業在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相關工作時,應該建立專門負責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部門,在增加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同時,還能夠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潛能。
總結:總的來說,知識產權就是一個人或一個組織通過智力創造的成果,并獲得了其相關的專有權利。知識產權在目前的國際貿易中顯示除了其特有的、巨大的優勢,并在國際貿易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上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加以重視并積極應對。
參考文獻:
[1]孫萌.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保護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7(34):84-85.
[2]楊永富.關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分析[J].科技風,2016(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