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旺
摘 要:目前,"金融證券化"已經逐步取代了"經濟金融化",出現這樣的原因在于證券化就可以增加其資產的流動性,并且達到更加適應當今社會趨于增強金融流動性,以及可以降低金融風險性。
關鍵詞:金融證券化;趨勢;發展
1、引言
金融證券化的概念是這些年來主西方國家和以及國際金融市場之上出現的創新趨勢,同時它同各國金融制度的演進以及經濟金融的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金融證券化主要包含有兩個方面的內容,我們通常所說的社會融資形式的證券化以及銀行貸款資產的證券化。
社會融資形式的證券化則是指諸多社會經濟的主體即包含有政府的部門、企業以及個人,那么就可以直接通過在市場上發行以及買賣有價證券這種形式來融通資金,即就是社會融資就從銀 行信貸向證券市場的轉變,那么就會間接金融而轉向直接金融轉化。
2、我國金融證券化趨勢的表現
在80年代中期之后,所以我國證券市場取得了相當迅猛的發展,同時證券的發行以及交易的規模則會迅速的擴大,尤其是發展到90年代,這種發展的勢頭則顯得非常的迅猛,因此這就說明了我國的經濟金融就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社會融資證券化趨勢則就顯得明顯,從這些年來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的話,自從1981年直到1991年末,而各種債券的累計發行金額將會達到3000多億元。
站在我國股票市場的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的話,從1 9 8 4年9月北京出現了我國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后之后,股份制 企業的數量持快速增長的趨勢,到了 1991 年底就已經達到了100多家。同時的股票發行以及交易的規模也呈現出快速擴大的趨勢,到了1991年末,就已經開始向社會公開發行股 票達63億元。深圳、上海的股票交易呈現出特別活躍,到了1 991年底,這兩地的股票全年累計交易量則就達到43.6億元。伴隨著改革的深化以及證券市場的持續發展,而間接金融的比重則呈現逐漸縮小的趨勢,直接金融的比重則表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并且在證券市場之上,債券交易所它占據的比重逐步的下降,股票交易所它占到的比重則不斷的增大,而后這則由1990年的僅5%左右而上升到1991年的2 5% 左 右。所以就從發展的趨勢來看的話.那么這個比重則還將繼 續的上升。于此同時,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憑借——證券機構的發展的表現卓著,直到2010年末,則證券公司的發展以及到了107多家,300多家信托投資公司以及綜合性銀行分支 機構設立的證券營業部。
3、當前我國金融證券化發展的方向分析
我們應該看到在西方國家,金融證券化在理論上表現的已比較成熟,并且實踐之中也獲得了成功;但是我國金融證券化的理論則依然在討論之中,同時實際操作數量比較少,范圍也偏小,而這是因為各方面原因而導致的。
3.1應該加大增加對金融資產在證券上的投資力度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因該積極尋找優秀、穩定的證券來進行投資,同時提高“三性”。當前我國商業銀行證券投資的選擇則有:國庫券、財政債券、重點建設債券以及國家建設債券、特種債券、基本建設債券、保值公債以及金融債券、國家重點企業債券同地方企業債券、股票,然而商業銀行的證券投資則主要集中在國家債券之上。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第43條,明文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托投資和票業務,不得投資于非自用不動產。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這樣就是為了保持銀行高度安全性以及流動性,如此法規的規定則顯得自然以及正確。但是伴隨著債券種類的不斷增多以及金融市場的完善。而在從另一方面來講,證券的買賣則是央行進行間接調控的最合適的手段。作為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的公開市場操作,它在美國就被看成最有效的調節工具。所以,在美國金融市場上,各種利率、期限的債券就可以自由流通,這就完全可以由市場供求來決定價格。然而當美聯儲認為市場上將會需要更多的現金之時,那么它就在債券市場上可以收集到各種債券,這時的債券價格將會直線上升,而持有者將會紛紛的拋售,美聯儲就可以達到原來的目的。而這個是通過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來進行的間接的調控,但是如果市場如果不夠成熟的話,那么間接調控的手段就絕對沒有辦法來實施。所以本文認為,我國金融體系應在證券種類的開發、證券市場的發展上加大力度,既可以使商業銀行投資于證券,來提高收益率、同時降低風險,這樣又可以使得國家金融調控就直接轉為間接,這樣就可以便于金融體系自身調節以及穩定發展。
3.2應該加快金融資產的證券化的步伐
應該在房屋抵押證券化市場成功的經驗之下,當前國際證券化市場則就表現出三個衍生的發展方向:
第一,即就是支持證券化的資產的多樣化,這是由消費信貸作為主體資產并且向商業抵押貸款而發展;并且有單獨資產則向不同資產組合支持成的多層次證券化方向發展。
同其他金融工具相結合的金融創新,比如說資產背景下的商業票據。
第三、就是使用解決不良的資產,以及運用資產證券化當做工具來解決不良資產,同時建立其“解決信托公司”。
當前我國只有在第三個方面上有所吸收以及利用。國家出資400億,并且建立起四家資產管理公司,這樣就為消化銀行的風險資產而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即就是“債轉股”的業務。當前四家資產管理公司都是在使用最為先進的資產管理的辦法來經營不良資產,同時使得不良資產可以盡量得到比較文、較高的收益,并且使我國金融資產證券化的可以逐步的發展提供范例,但是在這個過程之中還存在相當多的困難,比如說資金短缺,以及缺乏專業資產管理人員,當前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同時這也就為我國進一步資產證券化也提出了一些應該改進的方向。
于此同時,我們還應該區別“債轉股”同金融資產證券化,債轉股它是階段性的工作,如果一旦銀行的不良資產處理完畢的話,債轉股工作就可以宣告結束,同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也就可以解散,所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持股則就具有了階段性的特征。同時金融資產證券化也可以作為一項嶄新的金融工具,并且具有廣泛性以及一般性的特征。所以,債轉股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金融資產證券化的一種形式。
4、結束語
當前,我國的證券市場將會以飛快的速度發展,這伴隨著社會融資證券化趨勢持續加強,那么企業應該對金融機構的資金依賴程度將會有所減弱。并且這同西方國家金融業發展的狀況是由類似之處的,我國目前的銀行業存貸利差同時也將會逐漸縮小。并且應該為自身的生存以及發展,銀行的機構也應該進行不斷地拓展業務,并且改變銀行業的傳統,就是以存貸款息差作為主要利潤來源的盈利結構,同時也應該加強銀行內部的管理,最大程度的提高員工的素質,并且積極地向證券市場不斷滲透,以及應該不斷擴大金融證券的發行,并且加大對有價證券的投資業務。
參考文獻:
[1]胡旭方.金融證券化及其在我國的表現和發展[J]. 國際金融研究,1992(8)
[2]陳曄,馬曄華. 金融證券化趨勢及我國金融證券化的發展分析[J]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