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鈞升
摘 要:文章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和價值性分進行了深入分析:一方面,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出發,從學科、自然科學、理論合理性三個角度上理解科學性,并從歷史性、實踐性、實證性三個層面證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豐富的價值內涵,意識形態性、階級性、革命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價值性體現,同時,指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價值性在當今社會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性;價值性
引言
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與價值性是一個哲學觀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當代社會發展具有強烈的指導意義。但當代仍有部分學界學者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簡單化解讀、庸俗化處理。其癥結在于沒有認清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與價值性內涵及其辯證關系。因此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和價值性,十分必要。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
1.1學科意義上的科學性
一般情況下,學界習慣將學科劃分成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三大類,三類學科都可被稱為“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的哲學流派一樣,倡導人們認識世界,同時又獨創性地提出人們應該由實踐入手,來改造世界。它通過吸收科學學科中新的發展,對理性思維的新成就進行總結,最終達到豐富自身理論的目的,為人類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總結來講,從學科意義上,哲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被視為科學,以獨立的科學學科存在于學科體系中。
1.2理論合理性意義上的科學性
一種理論合理性印證著該學科的科學性,這種合理性又體現理論的自恰性,表現為概念的自明性、理論的徹底性、體系的邏輯性上。因此,從理論合理性的意義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具備科學性。觀察以往的經典哲學,可以發現它們的思想雖然含有真理的成分,但內部卻充滿了矛盾與對立。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將世界觀和方法論相統一,“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和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學的統一,以及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這一思想界的創舉,足以證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并可以將其視為科學。除此以外,實踐性也是驗證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另一通道。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另一突破在于提倡認識世界的同時,改造世界,批判了專注于形上追問的經院哲學解讀。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區別于意識形態、強調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活動與自然科學研究活動具有統一性的意義上,我們可以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稱之為科學”。總結來看,在自然科學、學科、理論合理性等幾方面來論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雖然具有不同的標準,但在各自的范疇內都具備相應的合理性。
1.3馬克思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首先以歷史性思維分析,一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二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帶來了動力。三是,歷史上人類智慧的結晶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提供了養分,也激發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批判精神;其次,以實踐性思維分析。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主要是在于它的基礎是科學實踐觀,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最為突出的特征。同時,它本身是就是無產階級的思想武器,指導著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社會主義,并將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最后以實證性思維分析,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對象來看。馬克思主義哲學并沒有局限于事物的表象,而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從本質和規律的角度來看待研究對象,這是其實證性思維的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一直致力于透過表象,來揭露不以人的意志轉移而轉移的事物的客觀規律性,將現實世界的客觀事物作為研究對象,考察其內部規律,揭露其發展變化。
2馬克思主義的價值性體現
2.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識形態
談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識形態性,其實質是在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實世界的內在聯系。一方面,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馬克思主義哲學不能離開現實土壤的滋潤;另一方面,指導并服務現實,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任務,這樣馬克思主義哲學必然具有政治性。意識形態是立足整體,指導和整合社會意識的根本價值觀,最終實現控制全局的目的。意識具有主觀和隨意的特點,站在人們的觀點立場上,代表著人們的根本利益。通過意識的異同,來得到意義和價值上的認同感,包括情感認同和政治認同。從功能上講,意識形態通過有價值的意識將來自不同人群的不同意識凝聚起來,實現整合社會人群提升社會力量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始終對意識形態保持著批判和自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的價值性也與意識形態性不可分割。
2.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階級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以科學實踐觀為基礎,帶來了人類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偉大變革,為無產階級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強有力的認識工具。資產階級哲學帶有虛偽的面具,并且難以擺脫狹隘的本質,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則從誕生之日起就對自己的階級性開誠布公,從未隱瞞自己為無產階級服務的立場,明確表明自己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無產階級的精神武器,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回避自身的階級性。越是自覺地承認自己的階級性,馬克思主義哲學就越是符合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更能創造更多物質力量,徹底地體現其價值所在。
2.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價值性還體現在它的革命性上。作為無產階級希冀解放全人類的一門學問,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是徹底的,并且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有突出表現。馬克思主義哲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既要認識世界,更要改造世界,倡導實踐。而最具革命性的實踐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資本主義社會,建設全新的社會主義世界,并將實現共產主義作為崇高理想。在當今社會,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還體現在社會改革上。新中國成立后,經歷過多次社會改革,尤其是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了飛躍式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得以確立。馬克思主義哲學為這些卓越的社會改革提供思想指導,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革命性在當代的體現。
2.4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生活轉向
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生活哲學,是“生活哲學轉向”的重要一環,有其豐富的當代價值。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批判性有助于對時下社會生活進行深刻反思;其次,從“現實的人”出發的生活哲學可以讓“以人為本”的觀念徹底落實;最后,反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也離不開生活哲學的思考方式,審視當代群眾的生活,思考社會制度是否依舊能夠促成人的全面發展。“現實生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立場,這是在實踐的累積中產生的獨特思維方式。在當下,作為生活哲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要求現實的人在面對生活時必須實事求是,保持對生活的批判精神,從而開拓生活的新境界,尋求生活的新價值。
結束語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別之處在于,它不僅強調認識世界,更著重突出改造世界,以此來滿足人類的需求。當今社會變化萬千,需要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社會未來前進的正確方向,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其科學性和價值性得以確認的基礎之上。而在理清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和價值性之后,發揮其在當代社會的意義才是研究的真正目的所在。
參考文獻:
[1]李勇強.馬克思生態人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西南大學,2015.
[2]趙秀娥.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4.
[3]劉幸幸.當代大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價值意蘊和踐行原則[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14(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