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軍
摘 要:道路橋梁是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對對交通運輸業、建筑行業等行業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科學技術的大力推動之下我國道路橋梁水平已經在原有基礎上取得較為明顯的進步,但是道路橋梁沉降問題依舊普遍存在,相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升重視程度,并在結合實際的基礎上借助科學技術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不斷完善與優化。
關鍵詞:道路橋梁;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現階段道路橋梁建設中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沉降段施工,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不到位是導致橋梁結構出現失穩現象的主要原因,進而對橋梁運營的安全性造成影響與阻礙。為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對上述現象的改善首先必須實現對沉降產生原因的客觀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措施,從根本上實現對路面施工質量的保障。
一、道路橋梁沉降產生原因
發地基沉降,此時如果填土容重不變,則會加大沉降產生幾率[1]。
從道路橋梁工程自身角度來說,溝壑是地基變形的主要位置,土體含水量相對較大、壓縮性強、強度低是溝壑的明顯特征,這也是導致地基填筑施工中變形現象經常出現的主要原因。通過與其他路段進行對比后發現,橋頭路基存在明顯的較高現象,一般超出范圍在5-10cm范圍之內。從基底角度來說,會有一定的附加壓力存在于高出土體的部分,進而導致地基沉降現象的出現,在此種情況下如果填土出現容重不變的情況就會導致沉降幾率不斷加大。
黏性土作為主要材料對橋梁建設中的臺背進行填筑,但是在施工中橋梁建設會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包括地形地勢以及氣候條件等。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橋梁臺背施工的難度。沉降與變形現象也是實際施工中所面對的主要問題,如果土體壓實度不能滿足規范要求,且土方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無法達到最佳狀態都是導致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在實際進行施工時必須實現對上述問題的充分考慮。
二、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1.設置搭板
設置搭板的過程中,搭板長度需要根據路基坡度確定,通過對搭板的設置,能降低行車荷載施加到路基上的強度,起到預防沉降產生的作用。盡管這種施工技術較為簡便,但其并不能適應所有道路橋梁工程,也無法處理已經發生的沉降,重點是對沉降進行有效控制。
然而,在實際施工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壓力偏大的路段中設置搭板,不僅無法避免橋頭跳車,還會因為底端搭接不實產生折斷現象,導致面層遭到嚴重磨損。若路堤橋臺銜接段產生沉降轉移現象,還會引發局部沉降。對此,現場施工人員應緊密結合工程與沉降段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設計與施工方法,防止設計和施工不匹配問題的發生。在確定搭板寬度時,應重點關注和橋面寬度間的適應性,避免對行車安全造成負面影響,同時還要預留一定距離。
2.地基處理
橋梁建設過程中,對地基進行有效處理可以有效提升橋梁承載力,改善橋梁結構受力特征,減小或消除橋臺和路段之間的沉降差,預防錯臺等問題的產生。實際情況中,若路基為軟土路基,在添加填料時,會使地基產生側向位移,增大基樁所有壓力。
如果這一問題較為嚴重,還會產生橋臺位移與轉動等問題。對此,為避免產生較大的位移,應使用有效方法提升地基剛度。在對地基進行施工時,針對溝壑路段,可根據其含水量相對較大等特征,使用黏土換填,黏土層不僅具有很大的強度,而且還含有豐富有機物質。換填深度的確定需要以軟土層實際厚度為準。
3.臺后填筑
從道橋工程角度講,路堤沉降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路基沉降和結構變形的復合作用。開展后臺填筑施工時,填料種類和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沉降。若施工中使用輕質填料,則可以起到良好的降低沉降作用;若施工中使用壓實填料,則可以提升路堤的壓縮模量,而且還能預防豎向變形。因此,在填筑施工中應根據路堤實際情況選取適宜的填料種類。
4.排水施工通過對沉降段產生原因分析可知,水是產生路基穩定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沉降段施工中全面引入合理的排水施工技術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控制沉降發展的有效舉措。
三、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1.正確選取橋臺類型
橋臺類型有很多種,在選取時需將多元化理念作為基礎,不同橋臺所造成的實際影響也是有一定差異的。影響較為強烈的是嵌入框架抵接肋板和重力式橋臺,而樁柱式橋臺通常不會造成影響,這是因為樁柱式橋臺需要預先進行填筑施工,待填筑完成以后再進行臺帽施工。
因此,在選取橋臺類型時,應充分考慮所選橋臺對于施工帶來的影響,進而從側面入手,有效控制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質量。
2.加強變形控制
對于沉降段的變形控制,主要包含兩方面內容:
(1)施工完成以后的沉降量控制;
(2)針對道橋交界位置上的錯落沉降,需采用斜坡沉降替換。基于這兩項內容,控制變形的過程中,可從沉降差和工后沉降兩角度入手,以此確保變形控制針對性與實效性。
3.合理布設緩和沉降段
由于結構形式存在一定差別,從剛度較大的結構中,如混凝土,過渡至柔性結構,其鄰接強度也不同。因此,在處理軟基時,需要在相應的位置布設緩和沉降段。這種施工方法也可在地表路堤上使用,用于控制由鄰接強度差造成的沉降。
4.合成材料的使用
合成材料在控制沉降方面有著明顯的作用和效果,通常在加筋工序中使用,是當前橋梁沉降段常用的施工技術之一。如果地基承載能力較差,即使采用合成材料也無法發揮預期作用。
因此,合成材料的使用需滿足一定條件,比如地基必須具備良好的承載能力,且在自重與行車荷載作用下不會產生破壞,對沉降有抵抗作用。在這種條件下使用合成材料,不僅能進一步提升地基承載能力,還能從根本上抑制沉降的產生。
5.做好后期養護
橋梁設施的長期運營過程中,由于受到高負荷作用,加之受到不同外界因素的影響,使得橋梁結構經常會產生一些問題,一些原本細微的問題也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而進一步擴大,進而對工程質量、使用效果以及壽命等造成影響,甚至產生嚴重的危害。
對此,在日常施工及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做好質量控制工作,還要強化后期檢查和養護,以此確保工程質量得以有效保證,實現工程效益最大化目標。
結語:橋梁作為公路的紐帶,在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和緩解交通壓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伴隨公路里程與橋梁數量的增加,很多道路橋梁不得不在沉降段上施工,這不僅為施工帶來很大不便,也影響橋梁通行安全。為此,橋梁施工必須對沉降段的特性與要求給予重視,結合沉降段的具體產生原因,在設計和施工中分別采取有效手段,降低沉降對橋梁整體質量的影響,保障橋梁通行安全。
參考文獻:
[1]劉錚,林增華.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研究[J].江西建材,2017(7):132-133.
[2]劉天政.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7,8(20):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