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薏莼
摘 要: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及紅外線掃描等先進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提升與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應用,使得我國各行各業受益匪淺,尤其是在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工作這一塊,因為農產品供應鏈在生產和銷售環節分散性、質量評估標準存在差異性以及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的輕視等因素,使得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環節一直存在著較大的漏洞,從而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縫隙可鉆。因此,為了更好的做好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工作,提升農產品的供產安全質量,我們應該充分物聯網技術本身所具有優越性能。本文就此探討了基于物聯網的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問題,希望可以為農產品供應鏈環節安全監管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物聯網;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
前言:
隨著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頻頻發生,這逐漸引起了人們對于農產品安全質量的關注。為了確保人們的飲食健康安全,同時也為了進一步凈化農產品市場環境,對于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工作的實施必要性十分突出。當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充分推動了網聯網技術的發展,而且在西方一些國家,已經出現了物聯網技術應用與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工作的實踐案例,并且實踐成效顯著,這為我國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問題顯然提供了一個創新化的解決途徑。而且,我國當前物聯網技術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并且在各個領域應用廣泛,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的優勢,積極推動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問題的解決。
1.物聯網技術概述
物聯網,正如其字面意思那樣,通俗來講就是“物體與互聯網的相結合”,但是,這種連接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傳感設備,常見的有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紅外感應器以及射頻識別等設備,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一些先進設備的出現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發展后盾。借助物聯網技術,對事物的各個環節的追溯提供一個方便的途徑。在物聯網技術的推動下,信息交互不但變得更加方便起來,而且打破了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提高了事物的信息化、數字化以及網絡化特性。
2.農產品供應鏈中安全監管問題成因
2.1農產品生產和銷售存在分散性
農產品在市場上的流通需要經歷一個復雜過程性,在這個供應、生產乃至銷售的過程中,迫于市場多變性的壓力,農產品供應鏈并不是一體化的,其生產和銷售存在一定的分散性。因為該分散性的存在,便于農產品銷售商更好的追隨市場變化潮流,取得更大的盈利,但是也相應的給農產品供應鏈上各個環節安全監管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性,使得整個責任追溯難以明確化。
2.2農產品產銷各個環節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
農產品供應鏈分為供應、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等多個環節,因為每個環節具有不同的組織性質和組織分工,所以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上必然存在很大的差異性。而且,正因為農產品產銷各個環節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所以使得農產品的安全監管工作需要經過多個部門的執行,有些甚至是重復執行,而一旦出現問題,這些監管部門往往會相互推卸責任,使得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3農產品供應鏈“重市場供求信息輕質量安全信息”
在農產品供應鏈中,無論是供應商還是銷售商,大家都十分看重市場供求信息,因為市場走向直接影響著整個農產品的運營,但是對于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信息的關注度顯然不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農產品在供應鏈中或多或少的會出現一定的質量安全問題。
3.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可行性分析
在物聯網技術的指導下,我們可以將農產品在供應鏈環節做好相應的產品信息錄入工作,這樣化,就建立了一個完整的農產品信息庫,在這些錄入的農產品信息中,我們可以對農產品的每一個環節的狀態進行有效監察,如果哪一環節出現了問題,在物聯網技術的支撐下,在責任追溯查詢上十分便捷,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工作的工作量。同時,正因為農產品在供應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置于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之下,所以,作為生產者也會在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更加認真對待農產品的安全質量問題。
4.基于物聯網技術加強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的對策
4.1加強農產品物聯網技術投入,提高農產品安全監管現代化水平
物聯網技術中的電子產品代碼技術、全球定位技術以及激光掃描等技術,為農產品生產鏈各個環節的信息的傳輸和收集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性,我們應該不斷加強農產品物聯網技術的投入,充分發揮著物聯網先進的技術優勢,有效完成農產品安全質量信息的錄入工作,并在信息交換設備的幫助下,將錄入好的相應信息及時傳遞出去,并進行這些流出的農產品進行實時的跟蹤監測,不斷提高農產品安全監管現代化水平。
4.2積極構建農產品信息平臺,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共享性
為了使農產品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在物聯網技術的支撐下更好的處于一種透明化的監管狀態,我們可以積極推動相關農產品信息平臺的構建,并充分發揮物聯網技術的優勢,重點采集農產品的一些關鍵信息,從而對這些數據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與歸納整理,然后將這些整理好的農產品相關的信息數據按照相關關鍵詞形式錄入到信息庫中,這可以為信息查詢提供較高的便利性。通過農產品信息平臺的建立,這可以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共享性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3積極建設全方位的農產品供應鏈質量安全機制
對于農產供應鏈安全的監管,不僅是政府一個人的責任,更是整個社會的責任。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事關社會農產品市場的運轉秩序,更是關乎著億萬人民的身體健康。為了便于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工作的推進,同時也為了更好的解決在監管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應該積極建設全方位的農產品供應鏈質量安全機制,從而將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統一化規定,這可以為整個農產品供應鏈環節的質量安全因素提供一個統一的限制標準,便于政府乃至企業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工作的開展。
結束語:
農產品作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須品,是人們飲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在農產品供應鏈環節上出現什么安全質量問題,這直接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不良影響。而且,從當前我國農產品市場情況來看,各種安全質量問題的頻發,不僅危害了農產品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還使得消費者在對飲食的消費上存在很大的不安全感。因此,做好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工作、積極解決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上存在的問題迫在眉睫。而物聯網技術大發展的時代背景顯然為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助力,基于物聯網的應用基礎上,顯然可以為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工作的實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好物聯網技術,努力解決好農產品在供應鏈環節存在的安全監管問題。
參考文獻:
[1]晏夢.物聯網環境下農產品供應鏈物流優化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22):66-67.
[2]張復宏,羅建強,柳平增,胡繼連,宋曉麗.基于物聯網情景的蔬菜質量安全社會化監管機制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7(05):47-55.
[3]顏波,王欣妮,馮子祺.物聯網環境下的農產品安全可追溯監管體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4):15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