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 要:近年來裝飾施工技術快速發展,混凝土裝飾砌塊墻體也在施工中過程得到廣泛應用,但施工技術尚有不足,在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一些瑕疵影響裝飾工程的整體效果,為保障建筑使用者需求和裝飾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應當加強技術探究,加強混凝土裝飾砌塊墻體施工質量的控制。本文針對混凝土裝飾砌塊墻體施工過程進行綜合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質量控制方案。
關鍵詞:裝飾設計;分類整理;含水率;節點構造
引言:建筑裝飾施工技術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優化下不斷走向成熟,當前形式下建筑裝飾施工中混凝土裝飾砌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目前來說,由于技術條件等因素制約,我國的混凝土裝飾砌塊墻在質量控制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缺乏專業的施工技術和監理人員,混凝土裝飾砌塊墻體與普通砌塊施工相比難度更大,為保障建筑裝飾整體施工質量,應當不斷加強混凝土裝飾砌塊墻體施工質量控制探究。
一、混凝土裝飾砌塊墻體施工前準備
1、材料控制
混凝土裝飾砌塊墻體施工過程中墻體容易出現裂縫,為保障整體施工質量,首先應當加強對施工材料使用的控制。目前進行混凝土裝飾砌塊生產的企業較多,由于施工工藝和使用生產原材料的差別,在裝飾砌塊選擇時應當選擇加工工藝先進、養護環境較好和能夠保證砌塊質量的優質企業合作。裝飾砌塊的強度會影響運輸過程中的損耗率,在進行砌塊裝卸的過程中加強控制,避免出現拋擲的現象,根據不同的裝飾需求,應當對砌塊進行分類整理,如室內空間不足,堆放在室外時要加強防水防潮措施,避免雨水或其他水分進入砌塊內部對質量造成影響,控制堆放高度,保持通風,為施工環節做好保障。
2、砌筑樣板墻進行質量檢驗
在進行混凝土裝飾砌塊墻體正式施工前,應當在相關建立人員的監督下進行樣板墻砌筑,由建筑管理人員、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全部在場的情況下進行聯合質量檢查,確定樣板墻質量后進行正式施工,如存在不足及時進行優化整改。樣板墻是裝飾工程中的抽樣檢查,要做好全面性的把控,對墻角、洞口、內外節點等多個部位進行全面檢查,對裝飾砌塊墻體的整體節點構造等做出充分了解使實際施工有所參照。
3、施工前砌筑與檢查
施工單位的砌筑人員在施工前應當和工程監理人員共同對施工圖紙進行分析,了解施工要求和技術難點,對混凝土裝飾砌塊墻體的梁等進行檢查,確認預甩芯柱鋼筋的位置,搭接長度是否滿足相關規范或是實際施工需求。進行墻基彈線,彈出軸線、墻邊線、門窗洞口位置線及標高(五零線)控制線。經有關部門檢查驗收 , 并對房屋的放線尺寸進行復核,以滿足排塊撂底及皮數桿的尺寸要求。根據施工圖繪制墻體平面排塊圖、節點詳圖和墻身構造圖;按照平面排塊圖進行排塊撂底,使砌筑方法合理,符合工法要求。
二、混凝土裝飾砌塊墻體施工質量的控制方法
1、繪制詳細的砌塊排列圖
在進行混凝土裝飾砌塊施工前,根據砌塊的大小和砌塊的模數繪制出砌塊的排列圖,出場后的砌塊需要放置50天左右。在其體積變化后,才可以進行上墻施工,要在砌塊的上下放搭接錯縫,搭結長度要控制在砌塊長度的1/3以上,150mm以下。在相同的位置搭接長度不符合以上的要求是,要在水平縫中設置鋼筋,鋼筋兩端都要超出垂直縫355mm。
2、嚴格控制砌塊砌筑前的含水率
在混凝土裝飾砌塊正式施工前一天應當進行相應的濕潤養護,使混凝土砌塊表面保持濕潤,根據相關規范和施工要求,混凝土砌塊的含水率應當保持在百分之十五以下,如砌塊堆積在室外,陰雨天氣下應當采用充分的隔水措施,當降水量對砌塊含水量影響較大的情況下應當停止施工作業,待砌塊水分充分蒸發滿足施工要求后繼續施工。混凝土砌塊應當在施工進行前七天內運送至施工現場,盡可能的堆積在室內通風處,在砌筑完成后如外墻體砌塊含水量較高,應當等待砌塊含水量與施工區域空氣含水量達到相似后在進行相應的抹灰施工。
3、混凝土導墻質量控制與砌塊處理
為了增加墻體的抗滲性能和底層墻腳的強度,提高建筑的耐久性,要在底層墻腳每一個墻體底部都設置混凝土導墻,對于高層建筑來說,2層以上不宜設置混凝土導墻,因為導墻自身的自重比較大,過多的設置導墻會增加建筑物自身的重量,影響建筑物自身的結構。考慮到砌體會出現變形收縮的情況,在砌筑到頂部時,要留出相應的空隙,等到砌體砌筑穩定后才可以進行頂部的斜砌。使用砂漿把空隙填實。
4、砌筑使用砂漿的控制
砌塊砌體的垂直灰縫、水平灰縫的飽滿度要在85%以上,一般將灰縫的厚度控制在9-13mm,在使用粘結劑干法施工時,灰縫的厚度要控制在4-6mm。每完成一皮的砌塊后,對每一個灰縫進行密實勾壓。為了使得豎縫的灰漿飽滿,要使用灌漿法和擠法進行施工,勾縫補縫是和砌筑同時進行的,在上層的砌塊砌筑完成后,對隔層的砌塊再次進行勾縫處理。墻體在砌筑完成后,要放上一段時間,等到結構變形穩定以后,使用紅磚斜砌和砌塊頂實頂緊。也可以使用含有膨脹劑的細石混凝土把砌塊和框架的梁底灌實。
5、內外強心柱連接方法
當內外強砌塊的高度不相同時、內外墻無法同時進行砌筑施工時、需要預留分段施工的接縫時,在內外交接的地方設置暗柱連接,內為芯柱連接外為通縫連接,砌塊切口上下通直的寬度要在100mm以上,確保混凝土連接灌入量高于砌塊咬砌時的搭接量,要先將暗柱連接中內部的芯柱鋼筋進行綁扎,使用輔助筋對內外的主筋進行連接呈梯狀。
6、降低墻體污染的措施
為了降低施工后對裝飾墻面進行清洗的工作量,就需要對墻體的污染進行控制,在施工的過程中,要預防澆注芯柱混凝土灰縫時出現漏漿的情況,可以使用蓋、包、護的方法來保護墻體,使用塑料薄膜對墻面進行包裹。
7、芯柱施工質量控制的技術要點
芯柱施工是混凝土砌塊施工的重點,對墻體的結構性能和墻體的整體性有非常大的影響,一般在丁字墻設置四根芯柱、墻轉角設置三根芯柱、十字墻設置五根芯柱、門窗洞口兩側各設置一根芯柱,墻體中兩米內設置一根芯柱,芯柱中插入鋼筋后要進行檢查,每根鋼筋的綁扎點要在兩點以上,把隱蔽處的驗收記錄工作做好,芯柱混凝土是在砌筑砂漿的強度超過1MP時進行澆筑的。在進行澆筑前,要計算各個芯柱位置的具體灌入量,并對灌入量進行檢查,確保芯柱中混凝土的貫通和飽滿。
結語:建筑裝飾技術人員應答加強對混凝土裝飾砌塊墻體施工技術的深入探究,利用長期積累的實踐經驗與現代科學技術有效結合,提升裝飾砌塊墻體施工工藝,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全面提升建筑裝飾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易曉園,李茜.加氣混凝土砌塊的變形行為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47).
[2]汪東曉,王浩.小議混凝土砌塊墻體裂縫及控制[J].房地產導刊,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