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光
摘 要:在社會發展的大力推動之下我國建筑行業取得較為明顯的進步,吊裝施工是建筑鋼結構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在其中占據核心位置。本文主要對建筑鋼結構工程吊裝施工方案的控制要點進行探究,這不僅吊裝施工的順利進行有積極意義,同時對我國建筑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目標的實現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鋼結構;吊裝;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我們主要結合某實際工程對剛結構立柱以及鋼梁吊裝施工進行分析,下面對該工程進行大致上的介紹。首先從鋼立柱角度進行,鋼結構立柱最大重量為8t,該工程一共有18個鋼立柱結構,最大外形尺寸為1000x8900mm。其次實鋼橫梁,其最大重量為8t,安裝的標準高度在19.5-28.4m范圍之內。
二、施工部署
在實際對鋼結構立柱以及鋼橫梁進行起吊工作時注意實現與工程特點的有機結合,轉移迅速以及激動靈活是其顯著優勢與特征,不會對施工現象造成大范圍的影響。支腳落地是起吊工作首先需要滿足的條件,堅決避免負載行駛的現象出現。起吊工作對場地有較高要求,為在真正意義上對起吊作業的安全性進行保障必須在平整壓實的場地中進行作業。
在實際對吊裝的工藝以及步驟進行確定的過程中必須實現對鋼結構立柱、鋼橫梁重量,外型尺寸,架設高度,對鋼結構立柱、鋼橫梁吊裝相關的施工方法的有機結合,施工的總平面布置,現場場地道路的處理,大型吊機進場、拼裝時間,支撐腿基礎的處理等都必須進行部署協調工作也是在上述工作完成的基礎上進行。這不僅可促使吊裝工作實現順利開展的目標。同時可在安全、質量以及進度等方面促使吊裝工作實現最佳效果。
1.在實際進行吊裝作業之前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吊裝方案,其中主要包括是編制鋼結構立柱以及鋼衡量,編制工作完成后需要上報公司以及業主,審定批準之后才可以真正的進行施工。
2.在方案實施的施工準備以及吊裝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審定后吊裝方案,這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吊裝工作正常進行的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3.吊裝工作主要針對鋼結構立柱以及鋼橫梁進行,在真正起吊之前需要將其運送至指定位置。
4.支撐腳處理工作是在實際進行吊裝作業前必須滿足的一個條件,這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注意地面的承載力必須大于18t/m2。
三、編制依據
1.鋼結構立柱、鋼橫梁的相關圖紙:
2.現場實地勘察情況:
3.現行相關的國家、行業、企業標準;
4.以往同類工程的施工和管理經驗;
5.500t汽車吊機性能表。
四、吊裝方式、吊裝施工程序
吊裝鋼結構立柱時:(鋼結構立柱擺放位置距離500t吊機回轉中一心>30m<60m),采用500t吊機直接將鋼結構立柱翻轉90。直立后,直接吊裝至立柱安裝位置,進行安裝。500t吊機掛鉤;500t吊機起鉤,在起鉤的同時幔慢向立柱底部方向回轉,直至將鋼結構立柱翻轉90。直立后,鋼結構立柱距地面200mm時,停止起鉤;檢查鋼絲繩、鋼結構立柱安全情況,并拉好圍繩;在各方檢查確認安全前提下,進入正常吊裝程序。
500t吊機在起重人員的指揮下慢慢起鉤至鋼結構立柱高于障礙物后、向鋼結構立柱安裝位置方向回轉,通過吊機起、降臂和回轉對準鋼結構立柱安裝中心,將鋼結構立柱落鉤至安裝位置,進行安裝,根據力距撬緊螺栓;由起重人員拆除吊機鋼絲繩,吊裝結束。(循環往復,直至全部吊完)
五、施工工藝流程
吊機機械設備檢查及試運轉一吊機道路及停機位置地基檢查一吊機進場并停放一施工技術準備一施工技術交底一500t吊機定位、拼裝副臂一吊裝人員到位一試吊檢查一正常吊裝架設一工序銜接按吊裝逐段校正一按質量標準白檢自驗一同以上步驟準備吊裝,再行重復上述吊裝工藝。
六、試吊要求措施
1.起吊物件應有專人負責,統一指揮。指揮時不準戴手套,手勢要清楚,信號要明確,不得遠距離指揮吊物。采用對講機指揮;
2.起吊過長過大等大型重噸位物件時,必須先試吊,離地不高于O.2m,經檢查確認穩妥,并用圍繩牽住吊物保持平穩,方可指揮起吊運行。要求試吊1次方可正常吊運;
3.大型物件及分段翻身吊運前,應劃出警戒區,檢查各點受力情況及吊耳的焊接質量,并經試吊,確認安全可靠,方可指揮起吊翻身;
4.吊運物上的零星物件必須清除,防止吊運中墜落傷人。
七.安全技術措施
1.吊機支腿承力處路基箱應平置、居中、接觸良好;
2.吊裝機索具保險系數略微增大;使用前必須檢查無誤方可使用;
3.在吊裝前應對卷揚鋼絲繩重新進行編排;
4.夜問施工照明良好;
5.設立施工區域,紅白帶隔離;
6.操作人員持證上崗,施工前應向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7.吊起的物件不得長時間在空中停留;
8.吊車司機、指揮人員和所吊物件三者之間應保持視線清晰。如有障礙物,應增設指揮點或設專人傳遞信號或使用對講機指揮;
9.雷暴雨、六級以上大風應停止吊裝;
10.配合協調、分工內容。
八、設備吊裝安全應急預案
為保證公刊、社會及職工生命財產安全,在事故、事件發生時,能迅速做出響應,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控制、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人身傷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特制訂本預案。
1.應急組織機構
成立大型設備吊裝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
2.應急預案的實施
(1)施工現場設安全領導負責吊裝過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的控制;
(2)發生事故時,安全領導要負責指揮立即救人。救人時應先排除危險,防止搶救時事故的再發生;
(3)遇到安全事故較大或人員受傷時,現場人員在組織自救的同時,應及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或公安指揮中心電話“110”求的外部支援;支援時必須講明地點、基本情況、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并派人到路上接警
(4)將受傷人員及時轉送醫院進行緊急救護:
(5)將信息迅速傳遞給總公司;傳遞內容包括發生的時問、地點、部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6)總公司接到應急信息后應立即核實現場的處置情況,組織有關人員或應急隊伍趕赴現場;
(7)應急隊伍到達現場后,應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統一指揮,按分工要求進行疏散人員,搶救物質,盡可能減少生命財產損失,防止事故蔓延;可能對區域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緊急疏散;
(8)事故處理完畢后,施工現場應保護好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并如實提供事故的情況。
參考文獻:
[1]劉建翔.淺談超高層建筑鋼結構安裝施工工藝控制要點[J].中國房地產業:理論版,2012(8):235-235.
[2]趙立華.淺談超高層鋼結構建筑的施工技術控制要點[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4):00139-0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