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民
摘 要:隨著油田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各項工作的要求也隨之更加精細化、標準化。基層班組作為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單位和文明建設的"前沿陣地",它在企業中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針對基層員工整體年齡偏大,技術水平不高,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現狀。構建常態化、全方位、多形式以及提升員工技能為目標的基層班組管理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企業;班組;體系;建設
1 基層班組管理體系建設的背景
1.1加強班組建設是推動企業發展的要求。“打造世界一流,實現率先發展”的發展戰略給石油工程板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壓力。作為鉆井生產的后勤保障單位,要想縮短差距、迎頭趕上,就必須從基礎抓起。班組是企業中最基礎的一級管理組織,是安全、服務的基地,是技能、創新的基地,是一切工作的著力點,是實現和諧穩定的源頭。
1.2加強班組建設是深化管理與增強企業競爭力的要求。班組是企業生產經營最前沿的基本單位,是各項決策、指令最直接、最具體的貫徹者和執行者。班組完成工作質量的好壞、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實力。加強班組建設,將有利于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促使管理更趨精細,有利于品牌發展戰略的實施。
1.3加強班組建設是構建和諧企業的要求。如果說班組是公司所有生產經營活動最基本的一個面,那么每個員工就是這個面上的一個點。只有員工的自身權益得到充分保障,自我價值才能在工作中得到體現,才能激發出員工強烈的主人翁和責任意識。目前,公司共有基層班組43個,其中一線班組14個,生產保障、后勤輔助班組29個;班組員工總數456人,占公司總人數的76%,維護和發展好這一群體的根本利益,凝聚好這支隊伍,將有利于企業的和諧穩定。
2 基層班組管理體系建設的內涵
2.1構建標準制度體系,實現班組管理規范化
(1)梳理規范完善制度。從現場管理入手,將不同類型班組所應具備的技術規范、企業標準、規章制度等納入制度體系進行整合,匯編成冊后發至班組。將崗位責任制細化,針對每一條工作標準、規章制度,都制定了相應的考核標準,把崗位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嚴格考核。
(2)細化作業工序標準。公司以開展“三爭當”標準化管理勞動競賽為載體,制訂詳細的運行計劃和考核標準。在工作現場推行標準作業,規定每一項工作工序的要求。通過嚴格執行工作標準,進行流程化管理,明確工作步驟,實現 “人人上標準崗,個個干標準活”。
(3)創新實施“點式”管理。將班組生產整套流程分解成若干個質量控制“操作點”,再確定每點要達到的精確值。然后根據這一數值,制定保證措施,最終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標。
2.2構建分級競賽體系,實現班組管理精細化
(1)開展星級班組創建活動。從HSE、生產經營、標準化、日常班務等4個大項的49個項點,細化班組考評標準,促進班組建設。
(2)開展班組勞動競賽活動。結合“比學趕超”和追標對標工作,以班組勞動競賽為載體,掀起在安全生產、技能操作、質量效益等各方面的競賽熱潮。
2.3構建考核激勵體系,實現班組管理自主化
(1)創新實施班組經營承包。按照班組經營承包的模式,模擬切分,估算效果,測算承包基數,將班組看得見、管得著的指標分解到每個班組。
(2)大力實施考評獎勵活動。對參與“星級”評定的班組進行綜合檢查考核,并從物質上對星級班組和星級班組長加大激勵措施,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干部員工自我管理、主動創新的能動性。
2.4構建多元關懷體系,實現班組管理全員化
(1)注重班組長的選拔和培養。采取先由職工自我推薦,再由基層班組綜合審評推薦,最后全隊職工集體投票表決的方式產生想干事、能干事的班組長。
(2)加大崗位員工的素質提升。采取“以賽促培,賽訓結合”的培訓模式,深化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一月一考等活動,不斷提升班組職工的崗位技能。
(3)加大和諧班組建設。通過班務公開、班組互動會等形式,實現班組事務人人參與、班組工作共同決策、班組問題協商解決,不斷提高班組凝聚力。
2.5構建“五型班組”體系,實現班組管理有序化
(1)創建“學習型班組”。開展復合型人才、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活動,完善基層班組學習環境,營造職工學習氛圍,建立健全學習制度與激勵機制,年度技能考核率100%。
(2)創建“安全型”班組。落實班組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技術標準、工作程序和操作規程。安全教育培訓有計劃、有記錄、有考核,班組成員持證上崗率100%
(3)創建“清潔型班組”。落實目標責任,“三廢”達標排放,現場物放有序,辦公室窗明幾凈,嚴格員工健康體檢制度,預防職業病的發生,按規定配發勞保用品,職業衛生防護工作到位。
(4)創建“節約型班組”。 加強班組核算管理,注重技術創新、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堅持修舊利舊,提高設備、設施的利用率。
(5)創建“和諧型班組”。班組主抓、共同推進、上下聯動、分層管理、逐級落實、扎實運行,全面推進基層班組工作。
3基層班組管理體系建設的效果
3.1班組管理更趨規范、員工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明顯提升。
3.2基層生產經營成效顯著。
3.3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