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瑾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企業組織也越來越多,而企業組織又是發展生產力的基礎,因此企業管理方式的優化尤其是激勵制度的優化成為大家廣泛關注的問題。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激勵制度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一個重要條件。然而現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激勵制度存在一些問題,也存在一些優化措施,各個企業既要認識到新階段所存在的問題,解決問題,還要學習和運用先進的激勵制度管理理念,才能激發每一位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加強組織的團結協作能力,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并提高生產力。
關鍵詞:企業經營管理;激勵制度;優化
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都存在激烈的競爭,在此環境下,企業管理制度的優化尤其是激勵制度的優化成為提高企業生產力的一個重要措施。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質就是管理企業組織,而組織由人所組成,因此,激勵制度的優化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的基本需求以及更高需求為出發點進行優化。此外,在優化過程中還要明確管理制度優化的目的,管理的目的是讓人正確地認識到如何做正確的事,進而再認識到如何高效地做事,進而使得組織發揮潛力,更好地達到組織目標。
一、目前企業管理中激勵制度的主要實施措施
(一)物質獎勵
物質獎勵是企業管理中最原始也最直觀有效的激勵措施,該激勵方法簡單易行,效果立竿見影,具有普遍適用性,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也確實發揮了顯而易見的效果。物質獎勵的方法有很多,工資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福利以及獎金,也便于量化,便于區別對待,因此在各種普遍情況以及特殊情況中都適用,因此多年來一直受到企業管理者的歡迎,也使得物質激勵成為企業激勵方法中最重要的激勵方法。物質激勵雖然簡單有效,但是在人的需求日益多樣化的情況下也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員工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培養員工責任感和員工團結精神,不僅效果具有局限性而且還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二)職位激勵
與物質激勵相比,職位激勵雖然不具有較強的普適性,具有周期較長的弊端,但是職位激勵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物質激勵的缺陷,具有經濟性。所謂經濟性便是職位激勵能通過一個崗位的的上升提高多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對于企業來說具有杠桿作用,用較少的投入取得較好的效果,讓已有員工承擔空缺職位,還能免去聘請新人的諸多繁瑣。但是,如果職位激勵應用不當,還會引發更多員工的不滿,在一段時間內影響員工的工作狀況,也讓企業損失了引進人才的機會。
(三)假期激勵以及政策激勵等其他激勵
除以上兩種常用的激勵方法之外根據不同企業的特點和能力,不同的企業還具有許多激勵方式,使得企業既不損失資金又能得到較好的激勵效果。例如,假期激勵,獎勵員工節假日,幫員工解決住房、戶口等問題。人不僅有低級需求還具有高級需求以及特殊需求等,基于人的需求的多樣性,激勵方式還有很多,由于企業能力的不同,所采用的激勵方式也不同,激勵效果也不同。
二、目前企業管理中激勵制度存在哪些問題
(一)缺乏針對性
尤其在大型企業當中,企業組織涉及到許多部門許多員工,每一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企業管理者需要每一個人達到的目標也不盡相同,而且激勵方式多種多樣,激勵制度缺乏針對性的情況在所難免。但是由于激勵制度缺乏針對性會使得激勵效果大打折扣,還會暴露激勵制度的副作用,因此,企業管理者要重視激勵制度的實施以及激勵制度與其他管理制度的配合實施,提高激勵效率。
(二)激勵代價不合理
管理學中關于激勵機制有一個公式,激勵力等于效價乘以期望值。管理者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激勵,如果獎勵成本大于激勵力,對于企業來說有可能是一種損失。因此,企業管理者要合理運用不同的激勵措施,并且針對性運用激勵措施,盡可能利用較小的成本取得較好的效果,提高激勵效率。
(三)激勵制度會產生一些新問題
由于企業管理組織涉及到許多員工,因此,如果激勵措施運用過程中出現問題而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就會打擊部分員工的積極性,有時還會破壞員工之間的團結,激發內部矛盾。因此,激勵制度一定要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讓大家公平競爭。盡可能使得較多員工得到激勵,使得全體員工都有一個好的工作狀態。
三、如何根據現狀如何優化企業管理中的激勵制度
(一)完善激勵機制
激勵制度有利有弊,因此,激勵制度需要有一個完整的機制作為支撐,才能趨利避害,提高管理效率。每一個企業的盈利情況都不同,員工素質也不同,因此,各個企業都要制定適合企業本身的激勵機制。制定出明確的管理條文,條文內容既要保證激勵制度的公平性,又要根據企業能力制定激勵方法以及獎勵額度,防止激勵機制引起企業組織內部矛盾。
(二)激勵機制多元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企業不同部門的員工也具有不同的需求。收入水平較低的員工適于物質激勵,收入水平較高的員工適于假期激勵,一些平時工作較辛苦的也適于假期激勵。尤其在收入水平較高的企業,員工對于物質可能沒有較多需求,就更加要注重激勵機制的多元化,關心員工家庭狀況以及心理需求,關心員工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靈活運用激勵方法。
(三)針對性精確實施激勵政策
因為激勵機制的實施可能會給企業帶來額外的負擔,因此,控制激勵制度的激勵成本是激勵機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始終秉持用較少的投入調動員工較多積極性的原則,講究激勵效率。因此,為避免激勵機制給企業帶來較多經濟負擔,同時使激勵機制發揮更大的作用,就需要進行精準激勵,精確制定每一位員工的激勵成本,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同時也有助于不同激勵方式同步進行,避免給企業造成財務壓力。
(四)激勵機制與其他管理方法相互協調
激勵制度的目的與其他管理手段的目的相同,都是使得企業管理組織達到目標,但是激勵制度取得的是是短暫性的激勵效果,為企業的長期目標以及長期發展需要服務。因此,激勵機制只有與企業其他管理手段相互協調,在需要激勵機制時及時實施激勵措施,促進企業長期目標的順利實現。激勵機制不能單獨看待,要服從于企業的長期發展策略,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激勵機制。
總結:
企業的激勵機制既要講究方法,還要講究效率,同時還要講究趨利避害,是一個動態的管理機制。企業的激勵制度是針對于具體的人的制度,因此,基于人的需求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現有的企業激勵制度還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并且又存在一定缺陷,企業激勵制度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不同崗位的員工有不同的需求,即使相同崗位的人也有不同的需求,新員工與舊員工,男性員工與女性員工也有著不同的需求。因此,企業激勵制度不能一成不變,要隨著時代以及公司形勢的變化而變化,激勵制度的具體實施也要因人而異,只有不斷優化激勵制度才能使得激勵制度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夏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管理模式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2):1.
[2]陳華.試論構建企業管理人員績效評估體系問題[J].中國經貿,2015(12):41-42.
[3]胡艷芳.企業經營管理中員工激勵政策淺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5(15):86.
[4]陸金美.淺談知識型企業經營管理者激勵與約束機制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2(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