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研
摘 要:隨著我國工業的迅速發展,科技含量水平越來越高,在自動化技術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各類自動化的設備和裝置被大量研發和廣泛應用,更為精密的儀表為了滿足工業快速增長帶來的龐大需求,自動化設備制造產業也獲得長足的進步。但是大量儀表設備雖然帶動了儀表產業的發展,可是從長遠來看,目前的主要問題出在產品數量猛增,但是價值得不到提升,本文將主要從其問題的原因及解決辦法來進行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自動化;儀表;價值;分析
一、引言
儀表是一種非常精密的裝置,對精度及其操作程序方面的要求極為嚴格,自動化設備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儀表設備的進步,使得儀表在操作上更為簡便和快捷,并且獲得了更為精準的測量能力和探測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儀表工業發展出現了增量可難以增值的現象,這類現象已經成為了當前儀表產業發展的瓶頸和困局,影響著該行業的長遠進步和發展,對其原因和有效的處理措施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二、探尋自動化儀表產量增長不增值問題的主要原因
首先,自動化設備的研發與制造需要技術水平更為先進的制造設備的大量投入了,但是目前從事儀表設備制造的大部分企業已經擁有了大量制造設備,這些設備抑制了新型設備的采購和投入使用,使得當前的儀表設備的精密程度和先進水平得不到迅速的提升,產品的競爭力逐漸下降。
其次,從事儀表設備生產制造的企業主要為國有企業,精密的儀表生產制造產業的工人在收入增長方面較為滯后,由于當前經濟體制結構性的改革,對于以往一些管理體系的機制運作以及人事管理都進行較大的改革和創新,精簡人員,并簡化管理程序,企業正承擔很大的改革壓力,也面臨一些阻力,使得目前總體的收入情況并不樂觀,產品的核心技術創新和突破的速度也較為緩慢。
再次,我國的儀表設備生產面臨來自國際的強大制造集團的競爭,市場的競爭已經趨于白熱化,而且我國在儀表設備的生產制造還與一些發達國家在技術上存在一定的差距,精度要求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所以我國的自動化設備,尤其是儀表設備雖然技術水平大幅度提高,發展速度也很快,但是存在的技術差距還是在與國際競爭之中處于不利地位,產品的核心價值和競爭力還需要不斷提高。
最后,高端制造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高精尖人才的加盟和支撐,我國儀表設備制造企業內部從事儀表研發和設計的人員所占有的比重較低,科研能力和攻關能力較為薄弱,并且在薪酬和各種待遇方面也與其他發達國家的自動化設備制造企業存在一定差距。
三、解決問題的幾點建議
為改變自動化儀表工業“增量不增值”的困境,有以下幾點建議:
1、改變勞動密集型生產方式,走技術和資金密集型之路。
工業自動化儀表是為其它產業提供技術手段,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工業。進行自動化儀表自身的設備更新換代,實現大部分產品達到國際標準,增加國際市場的開拓能力。這就需要加大對自動化儀表的資金投入,新增高檔次的智能化、數字化的機器設備。這其中大部分就需要進口國外的,如果國內同類設備能提高技術水平,達到國外標準一樣的性能,也可采購國內的,以降低生產成本。
2、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減輕稅負。
自動化儀表企業產品品種多,門類齊全,但都是小批量、多品種,生產規模不大,因此經濟效益總量不高。但是自動化儀表對國民經濟有巨大的拉動作用,會產生難以估量的“倍增”效益。對國民經濟有特殊貢獻的自動化儀表產業,同其他產業一樣征收17%的增值稅以及相同比例的關稅則顯得稅負過重,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持續發展和經濟效益。因此,積極爭取國家產業政策支持,降低稅負,特別是增值稅,以使企業能積累較多的資金用于投入擴大規模,提高產品附加值。
3、加大研發投入,與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界以及用戶的合作。
國際著名的自動化儀表公司用于科技產品創新一般都超過年銷售額的10%,而我們國內國有自動化儀表企業不僅銷售總量不高,而且用于研究開發投入的資金一般都在年銷售額的3%左右,相比之下只能算是杯水車薪。因此,加大研究開發費用投入,并且和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界及用戶進行戰略合作,增加資本金,使創新成果能產業化、規模化、效益化,擴大附加值高的產品的生產規模。
4、提高職工收入,留住和引進人才。
自動化儀表行業的核心技術以及創新需要一批既有學識又有經驗的邊緣科學和應用技術的人才。因此,要想實現自動化儀表行業科技持續創新及產業化,只有加大工資總額的投入,提高職工收入,特別是研究開發人員的收入,才能使企業“增值”有堅強的后盾。
5、產業布局合理化,結構調整最優化。
目前,由于民營企業日益增加,低水平的重復生產異常突出。本地區幾乎每個主要產品都有幾十家在重復生產。比如當地就有10家企業在生產產品型號規格相同的電動單元組合儀表以及儀表盤等等,出現嚴重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我們要進行合理的產業布局,擺脫這種狀況:首先,國有大型企業要集中優勢,合理布局。淘汰中低檔產品的生產,讓其它民營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去做這塊產品,不至于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與中小企業無序競爭,互相殺價,最后才得點微薄的利潤。第二,調整產品結構,集中精力發展中高檔產品的生產,提高產品質量,甩掉眾多競爭對手,打開市場空間和利潤空間。
6、發展重點市場領域。
國家“十二五”發展建議指出,要通過優化制造業結構、增強產業配套能力、淘汰落后產能來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要通過培育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來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公司地處重慶,是作為西部改革開放高地,正處在多重機遇匯集的黃金發展期,“314”總體部署和國發3號文件政策效應加快釋放,西部大開發深入實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和“兩江新區”開發開放,為當地集聚了超常規發展的政策優勢和環境優勢,因此自動化儀表工業企業要重點拓展十二五規劃中的市場領域。例如該公司的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產業要緊緊抓住軌道交通大發展機遇,在電牽引系統、門控系統、信號系統上取得新的突破,爭取成為國內重要的城市軌道交通站場設備供應商和集成商。
結語
總之,國有自動化儀表企業轉變平面生產方式,走內涵增長之路,密集資金和技術資源,應對國內競爭的同時,掌握國際需求。只有站在高品質、高性能、高技術含量,擁有核心競爭力,才會使模仿者望而止步,才有利潤空間,真正使自動化儀表企業即增量又增值。
參考文獻:
[1]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關于振興我國儀器儀表產業對策與建議,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