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承凰
摘 要:在對建筑可利用空間進行擴展時,地下室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不僅僅可以節(jié)省建筑整體建筑空間,還可以使建筑具有多的使用功能。但是地下室這一建設對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基于這一空間建設位置,施工人員很難憑借簡單的施工方法就完成各種復雜的地下室施工任務,在地下室外墻建設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無操作空間的不良施工情況,如果想要在規(guī)定的工期之內完成施工任務,施工人員就要把握地下室施工工作的關鍵。
關鍵詞:無操作空間;地下室;外墻施工;關鍵技術;應用
在建筑空間建設過程中,地下室空間建設工作的難度比較高,在建設空間的限定影響之下,施工人員很難直接應用地上空間施工方法來完成建設地下室的任務,尤其是在建設外墻部位時,應用的施工建材以及選用的外墻施工技術均會給外墻的建設質量帶去影響,對常規(guī)施工技術加以特殊處理可以確保外墻施工工作的安全性。面對缺少施工操作空間這種建設情況,可以應用特殊方法來處理防水卷材,本文對關鍵施工技術加以分析。
1 工程基本情況分析
在建筑的地下空間施工環(huán)節(jié)中,一些特殊情況會將原有的施工工作的難度提升,起重無可操作的施工空間是一種既難處理又頻繁出現(xiàn)于地下室工程中的施工狀況,本文選出存在這種情況的施工案例,借此案例來對其外墻修建工作的關鍵要點加以分析。
地上建筑的總體樓層為27層,地下為四層結構,地上建筑的總體面積達到19萬m2,地下結構面積為9萬m2。建筑主要為南北走向,地下一、二層高度為5m,三、四層高度為4m左右。地下室結構的防水性為一級,其底板和測量結構中總共設置了3到防水臺,主要為鋼筋混凝土防水,自黏聚合物卷材防水,地下室底板為4層左右,防滲的級數(shù)為8級。建筑地下室結構為環(huán)形的消防通道,主要采用的是擠塑保溫板。工程的基坑深度為18米,局部建筑結構中可以達到23米,主要是以預應力錨索支護的形式,基坑四周設置了科學的井點。由于受到施工場地的限制,地下室結構的外墻和支護結構之間存在400mm的空隙結構,地下室的外墻施工沒有任何的操作空間。
2 施工關鍵點
根據(jù)已知的施工情況可以了解到,在對地下空間的第四層進行建設的時候,施工人員并沒有充足的操作空間,施工人員需要增設施工程序來確保第四層地下空間的建設工作,在地下室工程量增加的情況下,施工工期并沒有延長,按照原來給定的施工工期,施工人員很難順利完成所有地下室的施工任務,因此對原有地下室施工方案進行了調整,通過改變混凝土胎膜的應用方法可以順利地完成地下室施工工作,將原有的外墻主體改變?yōu)閱蚊嬷5男问剑葘⑻ツそㄔO工作完成,在對外墻進行保溫以及防水處理,加強對外墻管理工作的重視。
3 關鍵施工技術分析
3.1 坑壁施工技術概述
在坑壁施工環(huán)節(jié)中,施工人員需要先對坑壁位置的各種工程數(shù)據(jù)進行測量,根據(jù)具體的工程尺寸來確定基坑圍護樁的安裝位置,對于不平滑的位置要特別處理,在常規(guī)的施工情況下,混凝土材料的胎膜的原有溫度以及厚度均出現(xiàn)了變化,基坑也因受到了影響而出現(xiàn)變動,主要體現(xiàn)在形變量方面。
在處理這一存在于坑壁位置的施工問題時,需要優(yōu)先控制混凝土的變形問題,根據(jù)施工位置的地質情況來完善此處的施工工作,將高強度的鋼筋混凝土添加到外墻的基礎位置,在重力影響下,圍護樁與胎膜之間的連接程度會給圍護樁帶去一些影響。給混凝土胎膜配置鋼筋,使坑壁具有更好的粘附力,對于基坑坑壁施加必要的工程維護,避免支護結構給工程帶去不良影響。因此還需要將植筋結構設置到合適的外置,進一步加固模板,通過網(wǎng)片結構的鋼筋來連接墻體部位的短鋼筋。
3.2 防水處理工作
由于地下室空間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滲漏情況,因此可知外墻防水工作的重要性,從本次地下室建設案例的施工需求來看,防水工作也不可被忽視,應用具有防水效果比較好的施工卷材,將內貼與外放兩種施工方法結合應用,完成防水墻體建設之后,還需要保護施工成品,以免后續(xù)的施工行為給已經(jīng)建設完成的外墻造成影響,而使其防水效果被削弱。
施工材料選擇。在實際的施工中,主要采用的是高分子濕鋪防水卷材,主要是利用這種材料的化學和物理協(xié)同作用。將這一技術應用到混凝土基層結構中,提升了防水的高效性。
防水細部節(jié)點處理該施工方法相對于外墻結構來說,保溫板緊貼外墻外立面,防水黏結于素混凝土胎模上,在保溫板外側,在施工過程中雨水和養(yǎng)護用水等可能從保溫板位置下滲至外墻外立面,導致外墻內側表面出現(xiàn)積水或濕氣,采取以下措施:施工時應在外墻根部保溫板位置預埋咖50cm的打眼PVC管作引流排氣管,該管順著墻根部設置出口在后澆帶內,排氣口應做好防護,防止雨水積水倒灌管內。防水卷材在地下室頂板收頭時,先將外墻防水卷材粘貼于護坡樁灌梁頂面,在地下室頂板找坡和外墻保溫板處做混凝土加強處理后,再將地下室外墻防水卷材折向地下室頂板。
3.3 其他關鍵施工概述
因素混凝土胎模和外墻均需單面支模來完成,在施工過程中,作業(yè)面狹小,給施工操作帶來很大困難,如能兩次單面支模共用支撐架體,不僅能加快進度,而且能使復雜的工作井然有序。根據(jù)工程特點和施工技術質量要求,采用散拼模板體系,面板采用18mm厚多層板,豎向背楞采用50mm×70mm方木,水平背楞為鋼管。
下層預埋錨固支座一下層結構混凝土澆筑一搭設滿堂腳手架一(植錨栓)素混凝土胎模加固-防水及防水保護層-留置胎模接茬錨栓,外墻鋼筋綁扎驗收-墻模下口預留對拉螺桿加固,拆改架體墻模重新加固-導墻上預埋對拉螺桿,頂板模板及鋼筋安裝-預埋錨固支座-本層結構混凝土澆筑-轉入上一層結構施工。素混凝土胎模墻拆模時,將斜撐桿件拆除,按外墻斜撐桿位置放置在滿堂架內,拆換高出結構頂板的部分立桿,完成扣件式鋼管地錨腳手架的改造,用于外墻模板及結構樓面模板的加固。
4 結束語
在地下室墻體施工環(huán)節(jié)之中,建設重點在于墻體的防水處理,因此選擇合適的防水建材非常重要,雖然已有的墻體防水材料可以幫助地下室墻體達到相對比較好的防水效果,但是在建設外部墻體時,常常會出沒有施工操作空間的工程問題,本文根據(jù)已有的地下室部位的外墻施工經(jīng)驗,對處理這種墻體施工問題的可靠方法進行詳細闡述,在地下室的坑壁位置附著混凝土胎膜,應用濕鋪施工方法來將防水卷材放置到外墻的合適位置上,對這種極具安全性的施工方法稍加調整就可以增強其適用性,還能使其施工流程更為順暢。
參考文獻:
[1]楊迪. (2017). 無操作空間地下室外墻施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科學與財富(17).
[2]梁永泰. (2015). 無操作空間地下室外墻施工關鍵技術研究. 科學與財富(17), 375-375.
[3]滿寧寧. (2017). 地下連續(xù)墻基坑支護技術在舊改深基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安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