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 要: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和根本。教師及其教學能力的結構能否適應教育供給側改革的需求,能否支撐教育發展速度和力度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最需關注和最需解決的問題。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面臨的首要挑戰與變革就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重新定位與重構。筆者認為,地方高校轉型發展中教師要有效實現教學能力的重構其關鍵一是要及時引導、幫助教師對學校轉型后自身應具備的教學能力進行重新定位;二是要搭建有利于教師教學能力有效重構的平臺;三是構建有利于教師教學能力有效重構的教學管理文件與制度;四是建立促進地方高校轉型發展中教師教學能力重構的有效保障機制,等等。
關鍵詞: 地方高校轉型;教師;教學能力
為解決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質化傾向嚴重,畢業生就業難和就業質量低的問題仍未有效緩解,生產服務一線緊缺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養結構和質量尚不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要求等問題,2015年10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2016年3月,教育部原部長袁貴仁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國高校轉型發展的實質是結構性供給側改革。截至目前各省共約有200所高校已立項為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這些高校在面對此次重大改革時明白為什么要進行轉型,但在怎么轉、如何評等一系列問題上存在困惑,這直接影響著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的速度和效果。課題組認為,教師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和根本。教師及其教學能力的結構能否適應教育供給側改革的需求,能否支撐教育發展速度和力度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最需關注和最需解決的問題。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面臨的首要挑戰與變革就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重新定位與重構。
一、開展地方高校轉型發展中教師教學能力有效重構研究的意義
1.學術價值:開展地方高校轉型發展中教師教學能力有效重構研究能為我國地方本科院校成功向應用型大學轉型提供理論支持;可以推進教師教學能力的研究;豐富和完善高校教師專業成長和能力評價理論體系;促進我國高校教師成長理論的本土化發展。
2.應用價值:開展地方高校轉型發展中教師教學能力有效重構研究能為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教師確立應遵循和追求的目標,制訂科學合理的專業成長計劃和職業生涯規劃,有效增強自主發展意識和動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提供導向;能為我國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更新教師發展理念,確立教師培養目標,完善教師培養政策與制度,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評鑒、教師資格的認定、優秀教師的遴選等的針對性和適切性,從而成功向應用型大學轉型,實現教師教學能力結構的全面優化、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提供切實可行的對策和建議。
二、地方高校轉型發展中教師教學能力有效重構的策略
(一)引導、幫助教師對學校轉型后自身應具備的教學能力進行重新定位
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要進一步明晰自身的辦學定位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時引導和幫助教師對學校轉型后自身應具備的教學能力進行重新定位,進而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努力提升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重構的效果,最終實現地方本科向應用型大學的順利轉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搭建有利于教師教學能力有效重構的平臺
地方轉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重構要有效實現,學校要結合自身的辦學定位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研究教師能力與素質現狀的基礎上,為教師積極搭建有利于教師教學能力有效重構的平臺。比如,地方轉型高校可成立教師教學能力重構與發展中心,以此為平臺,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需要,大力加強教學資源體系建設,搭建優質資源共享平臺,有針對性的加強對教師進行教學能力與素質的培訓。又如,地方轉型高校的高教研究所要努力為教師提供更多的項目平臺,組織教師開展校本教學改革研究,包括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地方高校教師能力素質現狀調查研究、地方轉型高校本科生學情研究,等等。又如,地方轉型高校可采取組織各種教育論壇、教育沙龍、教育講座等活動,營造多種交流氛圍等方式積極為教師搭建交流平臺,等等。
(三)健全有利于教師教學能力有效重構的教學管理制度機制
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師教學能力重構的相關規章制度,做好教師教學能力重構的頂層設計。這種規章制度在教師績效分配、履職考核、評獎評優、職稱晉升和干部選拔與任用等方面更加注重應用型大學教師應具備教學能力和素質。只有健全了相關管理制度,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教師有效重構自身教學能力的自覺性才能真正實現。一是要健全相關的文件制度。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要制定完善的文件制度主要包括:《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管理辦法》、《教師教學質量考核評價辦法》、《教師績效考核辦法》、《教師聽課評課制度》、《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制度》、《教學工作檢查督導制度》,等等。二是要完善激勵與約束機制。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要進一步完善教學獎勵制度;要組織廣大教師深入開展教學改革研究;要將教師立項的國家級、省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與同級科研項目同等對待,要將教師獲得的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勵與同級科技獎勵同等對待。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教學差錯和教學事故等制度。三是要完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機制。要建立校 、院 、教研室、教學督導、學生等多個層面的、立體、動態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努力實現對教學的全程監控并做到及時、動態反饋,切實形成完善的、多元和、立體和、全方位的教學質量閉環監控和保障體系。
(四)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有針對地加強教師教學診斷、交流與培訓
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要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大力加強教師教學診斷、交流與培訓的力度,創新教師交流與培訓的模式,擴展教師交流與培訓的領域,從而將教師教學發展交流與培訓工作常態化與制度化。學校一是要定期開展教學診斷活動。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要設置視頻錄播室與教學診斷室,安排新進教師或教學評價較差的教師進錄播室上課,并定期安排與其具有相似學科背景的教學名師在教學診斷室對這類教師授課的視頻進行診斷,并提出改進的意見與建議。二是要有針對地開展校本培訓。學校要成立教師成長沙龍,并根據教師成長的需要來確定沙龍的主題,有針對地助推教師的成長。三是要特別重視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要把對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與培訓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根據學生成長的需要,結合教師的專業,選派一些專業骨干教師到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
(五)完善促進地方高校轉型發展中教師教學能力重構的保障機制
地方本科轉型應用型高校作為責任主體要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特點制定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規劃,加大對教師專業教學能力提高的引導力度,并完善與之相適應的規章制度,加強教師培訓,創新教師培訓模式,擴展教師培訓領域的同時,要在學校資源分配中為教師的專業成長設立專項經費、改善相應條件,以為教師教學能力的重構提供經費和條件保障。
參考文獻
[1]孫佐,陳建兵.轉型背景下應用型高校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途徑及機制研究[J].大學教育,2016,8.
[2]吳紅燕,程益群等.“三位一體”的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體系構建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1.
[3]段利華,褚遠輝.當前影響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的因素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