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榕 鄭昭

“山記得你,水記得你。我們不忘你,我們記得你。”
當這首歌曲響起時,話劇《縣委書記廖俊波》在北京的三場演出總會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在這掌聲中,廖俊波的音容笑貌以及該劇承載的“俊波精神”更讓人動容。“山記得你,水記得你,現在我也記得你了!”65歲的觀眾王女士噙著熱淚說。
連日來,話劇《縣委書記廖俊波》先后在國家大劇院、中央黨校禮堂演出三場,在首都各界引起強烈反響,讓觀眾經歷了一次精神與心靈上的洗禮,也鑄就了一堂震撼人心的黨課。
位于福建省閩北的政和縣,是當年福建省有名的貧困落后縣,人們以“當官當到政和,洗澡洗到黃河”來調侃在當地任職的不易。而在2011年6月走馬上任的縣委書記廖俊波,以“為了政和的光榮與夢想”作為信條,決心要帶領政和成為福建省的“十強”縣。
話劇就圍繞著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展開。
“政和向東是寧德,是大海,是港口;向北是浙江,是長三角。當年,宋徽宗因為喝了我們政和的白茶,把‘政和’的年號賜給了我們做縣名,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實現政和人的光榮與夢想……”由陸開文飾演的廖俊波在舞臺上激情澎湃的演講,帶動了現場所有觀眾,漸漸地將演出推向高潮。
在陸開文看來,廖俊波甘做“樵夫”,用智慧在速度與效率間平衡,用信念在困境與質疑中堅持,把干部和百姓擰成一股繩。陸開文說:“我們都是以這種工作態度、工作熱情來投入到排練當中的,所以展現出來的東西,我相信觀眾朋友會滿意的。”正是把“廖俊波精神”帶入了話劇創作中,整場演出里的劇情人物、歌詞音樂和舞臺效果才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劇中的廖俊波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阻力,這些阻力構成了極大的戲劇沖突,層層深入,引人入勝。話劇攫取了廖俊波生平的幾個事跡片段,以章回體的形式講述了征地遷墳、招商引資建設工業區、抗擊臺風、助學救困等幾個故事,進行真實而飽滿的演繹,將一個有血有肉的縣委書記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4月17日晚,在中央黨校的演出結束后,《縣委書記廖俊波》圓滿完成了在京三場展演的任務。中央黨校文史部副主任、教授梅敬忠說:“通過舞臺藝術來宣傳和體現廖俊波的先進事跡,起到一個在課堂上起不到的作用,我覺得這是一堂很好的黨性教育課。我們經常說要堅定文化自信,要講解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際上,這三種文化是熔鑄于廖俊波同志一身的。”
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湖北省恩施州宣恩縣委書記劉智勇表示:“廖俊波是優秀縣委書記的代表,他身先士卒、扎實工作的工作作風,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道德操守,以及百折不撓、孜孜不倦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他在人民群眾、黨員干部心中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總有一種力量,震撼著我們的心靈;總有一種精神,指引著前進的方向。在觀看《縣委書記廖俊波》演出后,觀眾們紛紛表示,這部話劇生動展現了廖俊波同志對黨忠誠、心系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和擔當精神,將一位“把責任扛在肩上,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的縣委書記刻畫得入木三分。
自2017年11月4日首演以來,話劇《縣委書記廖俊波》在福建省內已演出27場,在黨員干部、高校師生和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此番晉京演出同樣引起了共鳴,尤其是廖俊波的“樵夫精神”更是口口相傳。劇中常念及“樵夫盼望春雷響,窮人生活要變樣,死了埋進翻身壟,活著跟定共產黨”,這首詩深深地打動了現場觀眾。廖俊波的微信名叫“樵夫”,他一生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做人民的好“樵夫”,不為名與利,只為百姓的安居樂業而辛苦勞作。
中央黨校新疆地廳班學員、新疆師范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李魁銘認為,在工作當中就要像廖俊波所說的那樣,腳踏實地,心系人民,把每一件平凡的事都做好了,就是一個不平凡的人,“我們共產黨人一路走來,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腳踏實地、心系人民,才會有我們今天的新時代”。
該話劇導演傅磊說:“我們在舞臺上樹立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建立起信任感,深入人心,這是最重要的。我想無論是什么樣的題材,無論是什么樣的人物,從人性、從人物、從性格、從內心深處出發,應該是對的。”
在京演出間隙,話劇《縣委書記廖俊波》還舉行了專家研討會,與會專家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的評價頗具代表性。他說:“這個戲整體上很有氣勢,有一股撞擊觀眾心靈的當代精神。黨的好干部應該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廖俊波就是這樣的人。”仲呈祥認為,時代造就了廖俊波,廖俊波的藝術形象又將反過來推動歷史的前進,所以這部優秀的話劇走進人民、走進群眾,也走進黨校,這是值得歡呼的大好事。
瑞士著名學者榮格說:“一切文化最終都將沉淀為人格。”在近兩個小時的舞臺表演中,廖俊波的人格通過一個個平凡故事感人肺腑,一幕幕仿真場景讓人落淚,一句句獨白對話催人奮進,“樵夫”精神在觀眾心里扎根。
在話劇的尾聲,福建省人藝退休演員章蘇國扮演的謝常委發自內心地說:“廖書記,你把我的心焐熱了。”毫無疑問,話劇《縣委書記廖俊波》在北京的三場演出也焐熱了所有觀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