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部”刷新事故災害應急管理格局
建應急管理部呼應了現實之需,秉持了“問題導向”,體現了“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的優化、協同、高效原則。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組建應急管理部”引人注目,與之對應的,是國家安監總局將退出歷史舞臺。方案提出,將國家安監總局的職責和國務院辦公廳、公安部、民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中國地震局、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國家減災委員會、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的部分職責進行整合,組建應急管理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之一。
“安而不忘危,未雨需綢繆”,對特重大安全風險的防范化解,關乎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穩定,茲事體大。而應急管理部的職責范疇,顧名思義,就是對特重大事故災害開展包括事前預防、事發應對、事中處置和善后恢復在內的系統性應急管理。應急管理部其實并非憑空而起,而是將多個涉災部門職責整合而來。這輪以“全面”為突出特點的機構改革,將應急管理“板塊”的變革納入改革大盤子中,無疑是有的放矢。
考慮到我國災害多發頻發,很多災害事故又有著復合成因、牽涉多個方面,把生產事故、火災、地震、水旱災害等綜合協調統一管理,從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出發,整合優化應急力量和資源,進而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提升應急管理的靈敏度,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需。建應急管理部,就呼應了現實之需,秉持了“問題導向”,體現了“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的優化、協同、高效原則。
據國務委員、國家減災委主任王勇披露,應急管理部的主要職責是,組織編制國家應急總體預案和規劃,指導各地區各部門應對突發事件工作,推動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和預案演練;建立災情報告系統并統一發布災情,統籌應急力量建設和物資儲備并在救災時統一調度,組織災害救助體系建設,指導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應急救援,承擔國家應對特別重大災害指揮部工作;指導火災、水旱災害、地質災害等防治;負責安
2018.3.14

【輿情回放】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將國家安監總局的職責和國務院辦公廳、公安部等12部門的部分職責進行整合,組建全新的應急管理部,與之對應的,是國家安監總局將退出歷史舞臺。
【決策點睛】 “安而不忘危,未雨需綢繆”,對特重大安全風險的防范化解,關乎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穩定,茲事體大。而應急管理部的職責范疇,顧名思義,就是對特重大事故災害開展包括事前預防、事發應對、事中處置和善后恢復在內的系統性應急管理。這輪以“全面”為突出特點的機構改革,顯然不只是“合并同類項”,更是著眼于引領社會發展的具有科學性、前瞻性的制度設計。組建應急管理部將使我國應急救援體系走向專業化,應急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在應對復雜的緊急情況時也會游刃有余,提高整個國家的應急反應速度。

2018年第8期
零售業戰爭決定實體行業未來
推薦度指數★★★
在線下零售領域,阿里巴巴搶先一步,自2016年10月,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后,阿里就開啟了瘋狂收購模式。截至目前,已在零售領域累計投入800億元巨資。而騰訊奮起直追,近半年投資200億元。或為區隔于阿里的“新零售”,騰訊提出的是“智慧零售”,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全方位的平臺能力,為商家提供更為包容創新和具有可持續性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零售業這場對決,對阿里、騰訊兩大互聯網巨頭來說,不是一場戰斗,而是全面的戰役,爭奪的是在實體行業的未來。
在政策利好和輿論加持的背景下,被譽為“獨角獸”回A股最佳方式的CDR在資本市場“聲望日隆”,帶動“獨角獸”概念指數備受市場追捧。3月12日,“獨角獸”概念指數大漲5.05%,領漲各概念板塊。“獨角獸”概念的火熱,揭開的是相關境外上市企業通過CDR方式回歸A股的產業鏈投資盛宴的序幕。有消息顯示,首批入圍CDR的8家企業已經確定,BATJ之外,還有攜程、微博、網易以及香港上市的舜宇光學。券商人士指出,“獨角獸”熱的背后,是資金圍繞CDR提前布局相關生態鏈企業的縮影。
“獨角獸”為什么這么熱
推薦度指數★★

2018年3月13日

2018年第9期
小城武安的“三到”試驗
推薦度指數★
自2017年11月開始,河北省武安市開展“三到”活動,即全市各級干部“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到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在民生領域方面,為了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通過在村衛生室等基層衛生保健單位設立“健康小屋”,將醫療資源下沉到村民身邊。經過幾個月時間努力,推動解決了大量現實問題,其中包括一些“老大難”問題,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干部作風由此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各級干部接上了地氣,提高了本領,也收獲了群眾的信任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