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京偉
與《博覽群書》雜志結緣,是1986年的9 月份。那時,我在中央警衛團服役,在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胡喬木首長處負責住地警衛工作,任警衛分隊的分隊長(正排級干部隊員)職務。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為解決干部戰士的后顧之憂,當時,部隊上下興起了培養“軍地兩用人才”的熱潮。我們知道喬木同志曾經擔負毛主席秘書的工作。不知是傳承了毛澤東主席對警衛戰士學習的關心,還是注意到部隊開展培養“兩地人才”的需要,喬木同志也非常重視警衛戰士的學習。
記得9 月中旬的一個下午,我正在值班室值班,首長專門委派楊秘書送來了《博覽群書》《自修大學》雜志(各五冊)和小說及筆、書本等。楊秘書對我說:“首長不僅自己知識淵博,愛學習的他對大家的學習也很關心并有所期望,希望你組織并帶領大家好好學習。”
此時此刻,我想起了不久前一個上午的10 點左右,首長突然一個人走到值班室門口,我立即出門迎上去一個敬禮后問到,首長有事嗎?他直接說,小蘇我正好找你,小王(首長貼身警衛員)有事,你陪我打會兒球去。我隨即回答,好的。這是我第三次陪首長打乒乓球。快速安排副班值班后,我就陪同首長來到位于地下室的乒乓球案子前,做好相關準備后就開打了。已經70 多歲的首長時常思考著黨和國家的大事,不但走路慢,發球、打球也都慢并且精力集中不說話。有前兩次的經驗,我已經很適應了,主要是讓首長在鍛煉中松弛愉悅。大約過了20 分鐘,首長說休息一會兒。但我發現他并不想馬上回辦公室,就趕快通知值班的同志讓公務員送水來。這時首長招呼我在邊上的凳子上坐了下來,聊了一些當時分隊的情況后,指出應該在執勤和訓練的同時,多組織大家學習文化。出于對首長關心的感恩和對學習的渴望,又出于對首長這位文化大家的尊敬,當時,我感到十分幸福和激動。
接到首長委托楊秘書送來的學習資料,我及時召集分隊同志開會,向大家傳達了首長的關心和期望,并在介紹書籍的同時發放了筆和本。發放中,我告知大家,雜志和小說根據自己的愛好各取一冊(看完后可交換),筆和本各取一套。可大家取走后,留給我的是《自修大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及筆和本。《博覽群書》被拿光了。過了兩天,才有一位同志用他的一冊《博覽群書》與我交換。我只閱讀《博覽群書》兩篇文章后就對它喜歡上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本雜志。由于它的思想性和趣味性,我對原來經常看的《中國青年》和《山西青年》雜志花的時間就少了。接下來,在閱讀《博覽群書》的過程中也對《光明日報》有了一些了解。
轉眼到了1998 年,我決定轉業,單位領導給我推薦了公安部下屬一家單位和北京市公安系統一個單位,還有朋友推薦了一家國企。在我面臨多個選擇機會時,又參加了軍轉干部招聘會。招聘會后,收到了光明日報社和一家國企人事部門的考試通知,我在綜合比較后,毅然選擇了光明日報社,這有其他單位離我住處較遠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博覽群書》雜志讓我對其主辦機構光明日報社有了先入為主的好印象。
后來,轉業多年在山東德州公安系統工作的戰友高萬軍與我聊天。得知我在光明日報社工作時,他問,《博覽群書》雜志是不是你們光明日報辦的呀?可見,當年胡喬木同志送我們的《博覽群書》雜志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為光明日報社離退休干部工作辦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