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亮
摘 要:2017年5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17年工作要點中提到:深入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進一步提高審查智能化水平。隨著2016年10月22日,中國專利受理及初步審查系統的上線,新增了一種新的專利申請業務辦理模式,簡稱交互式平臺,該平臺實現了在線提交申請和手續辦理,通過信息推送和聯機校驗檢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質量及專利審批的智能化程度。如何從審批業務入手,實現外觀專利審批的自動化及智能化,成為擺在專利局面前的一個課題。本文從我國現有外觀專利審查制度入手,分析當前審查制度下出現的服務問題,闡述采用智能審查手段提升專利審批服務質量的可行性。
關鍵詞:交互式平臺;CPC專利電子申請客戶端; 審查流程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的不斷提高,包括外觀設計申請在內的我國專利申請量保持著快速增長態勢。
對于申請端,當前外觀專利申請主要通過CPC專利電子申請客戶端、EAC專利電子申請管理系統以電子形式提交,或通過面交、郵寄等方式以紙件形式提交,2016年10月22日,中國專利受理及初步審查系統的上線,采用新的專利申請業務辦理模式,簡稱交互式平臺,該平臺實現了在線提交申請和手續辦理,通過信息推送和聯機校驗檢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質量。然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案件一直存在著簡要說明,開放式填寫方式不規范,審查對數據的利用識別率低,影響分類識別率以及支撐后端智能審查結構化數據不足等問題。
對于審查端,現有的外觀設計專利審查業務由電子審批系統外觀初審子系統以及外觀設計智能審查系統共同支撐實現。2013年外觀智能化審查業務做到了自動分類和部分案件的自動機器審查,緩解了局內審查壓力,但隨著審查智能化理念的深入,當前外觀審查業務智能化應用暴露出一定局限性,如:分類給出率難以繼續提升;外觀智能審查引擎的利用不夠充分;對于人工審查,智能審查提供的輔助力度不夠,審查方式不夠靈活,單件審查操作不夠便捷。此外,隨著越來越多的快速維權中心的設立,社會公眾對外觀審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效率的提高難免對質量造成沖擊,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保證審查質量,成為審查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
1 我國外觀專利審批現狀
1.1 外觀設計專利業務現狀
專利審查指南中明確規定:專利申請手續應當以書面形式(紙件形式) 或者電子文件形式辦理。目前,除少量的紙件申請外,大多數申請人或代理機構通過CPC專利電子申請客戶端(以下簡稱“CPC”)、EAC專利電子申請管理系統(以下簡稱“EAC”)向專利局提交電子形式的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文件。
現有的外觀設計專利審查業務由電子審批系統外觀初審子系統以及外觀設計智能審查系統共同支撐實現。外觀專利申請進入初審環節后,首先發送到智能審查系統進行自動分類和機器審查,審查員在電子審批系統中復核智能審查結論為授權的案件,確認沒有缺陷的發授權決定;紙件申請、智能審查發現缺陷,或因機器審查能力限制不能給出審查結論的,由審查員在電子審批系統中進行人工審查。
1.2 外觀設計專利審批系統現狀
2010年2月電子審批系統的上線,專利局實現了全流程、無紙化審查,提升了工作效率,規范了信息流程。電子審批系統覆蓋了外觀的申請、審查、授權及維持等各個階段直至案件失效,滿足了對外觀專利審查的信息化需要。
2013年5月外觀智能審查系統正式上線運行,系統采用文本、圖像分析技術,實現機器自動給出分類號、文字以及圖片或照片的自動審查、自動出具機檢報告等功能,為外觀設計審查提供智能化支持。
2016年10月22日,中國專利受理及初步審查系統上線,新增了一種新的專利申請業務辦理模式,簡稱交互式平臺。該平臺實現了在線提交申請和辦理手續,通過信息推送和聯機校驗檢查,提高了申請質量,使用戶業務辦理更準確、手續辦理更快捷、文件提交更輕松。
目前,申請人可以通過CPC、EAC以及交互式平臺提交專利電子申請,系統對申請文件的內容只有簡單提示和最基本的合法性校驗,且無法為后續的智能審查提供足夠的數據支撐。在外觀設計專利案件的審查過程中,外觀智能審查引擎的利用不夠充分;對于人工審查,智能審查提供的輔助力度不夠,審查方式不夠靈活,單件審查操作不夠便捷。
2 外觀專利審查流程存在的問題
2.1 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環節復雜
外觀設計專利進行完整的審批流程,申請人需要提交多種資料,這類資料還要符合很多細節上的形式要求,如果存在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就需要等待審查員的意見才能進行修改答復。
目前,申請人可以通過CPC、EAC以及交互式平臺提交專利電子申請,其中外觀設計專利申請以結構化方式組織請求書,簡要說明、圖片或照片兩份文件都是非結構化的、開放自由撰寫。系統對需要填寫的內容只有簡單提示和最基本的合法性校驗,文件內容不規范,用戶操作體驗差,且無法為后續的智能審查提供足夠的數據支撐。
在外觀設計專利案件的審查過程中,只有智能審查給出授權結論的案件可以進行批量復核,外觀智能審查引擎的利用不夠充分;對于人工審查,智能審查提供的輔助力度不夠,審查方式不夠靈活,單件審查操作不夠便捷。
2.2 外觀設計專利審查缺乏輔助
外觀設計專利的審查由外觀初審子系統和外觀設計智能審查系統協同完成,在外觀設計專利案件的審查過程中,只有智能審查給出授權結論的案件可以進行批量復核,外觀智能審查引擎的利用不夠充分;對于人工審查,智能審查提供的輔助力度不夠,審查方式不夠靈活,單件審查操作不夠便捷,隨著逐年外觀專利申請量的不斷遞增,審查員的審查壓力變得越來越大,為了有效提升審查效率,保證審查質量,外觀專利審查對現有審查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采用智能審查手段提升外觀專利審批服務質量的可行性
采用智能審查的手段,從外觀專利申請流程和審查端審查方式入手,按照現有專利法規、業務規程、工作流程,對申請人和審查員的操作內容進行量化分解,提取智能化審查項目及計算機可識別的規則,實現系統輔助申請人撰寫文件、自動完成部分審查以及輔助審查員完成必需的人工審查,最終實現審查高效、標準統一、數據結構化的外觀設計專利智能輔助審查方式。
3.1 優化申請業務流程,保證審查標準一致性
構建外觀智能審查交互式平臺,在申請端將申請人提交的表格分解為信息審查項,依據專利法規,對外觀設計專利審查業務進行智能化理解,由機器給出更加準確的分類號,自動完成規則檢查,部分業務實現智能推送人工確認,從而大大提升系統自動分類、自動審查的比例,縮短審查周期、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審查效率、保證執行一致的審查標準。
3.2 變革審查方式,提升審查效率和質量
變革審查方式是審查員對案件的人工審查模式增加批量審查并自動生成通知書的方式;為審查員提供特定類型單件審查方式,推送審查建議;提供智能輔助人工審查的操作模式。
設計專門針對申請質量預警案件的機器篩查和人工排查環節,由專人對預警案件進行集中批量處理。由此充分發掘審查員的智慧,提升審查效率和質量。
3.3 優化審查撰寫方式,提升用戶體驗
優化現有將以代碼化編輯和通知書撰寫的現有模式,改為基于外觀智能審查引擎推送案件缺陷,審查員進行決策判定的方式,實現自動填充語段并生成通知書。由此提高審查系統的智能化應用水平,減輕人工壓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年修訂版)[Z].
[2]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2010年修訂版)[Z].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指南(2010)[Z].
[4]國務院關于規范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行為改進行政審批有關工作的通知 (國發〔2015〕6號)[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