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海浪,張永哲,崔艷飛
(北京金有地質勘查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11)
地質測量是地質勘查工作的最基礎、最直接的工作手段,通過系統收集、調查研究,獲得野外第一手地質資料,從而解決礦區基礎地質問題,提高礦區地質研究程度,總結礦區成礦規律,擴大找礦線索。而實測地質剖面是地質測量工作的第一步,是測區地層、構造、巖漿巖、礦體重點問題的研究解剖過程,它是劃分地層層序、建立填圖單元的依據,是填圖質量的關鍵前提。在實測地質剖面工作方法上目前常用的依然是傳統的采用羅盤、測繩的半儀器法。筆者在膠東半島某礦區實測地質剖面工作中嘗試采用RTK全儀器法進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與傳統方法相比較,方法可行,成圖精度準確,工作效率較高,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推行。
(1)地理因素。本次方法應用工作區屬丘陵地區,海拔高度在120m~290m,相對高差170m。整體來看,工作區溝谷縱橫,植被覆蓋較嚴重,對傳統半儀器法的坡度測量以及方位測量影響較大。本次經過多處踏勘調查比較,力求穿過最多的地層、構造及礦體,最終選取了地層出露較全,基巖出露較好的兩條路線為本次I-I′剖面、A-A′剖面的測制位置。
(2)儀器參數因素。本次實測地質剖面采用了傳統的半儀器法和RTK全儀器法兩種方法。其中RTK全儀器法采用了南方測繪公司生產的S86T型全球定位接收機,該設備可全天候作業,一般不受天氣狀況影響,可連續進行觀測,實時提供三維坐標[1]。靜態平面精度:±2.5mm+1ppm;靜態高程精度:±5mm+1ppm;靜態作用距離:優于100公里;RTK平面精度:±1cm+1ppm;RTK高程精度:±2cm+1ppm;RTK作用距離:優于8公里。
①組織與分工。與傳統方法相比,該方法只需一名測手。由測量人員擔任,操作RTK儀器,與地質人員密切配合。②測制地形剖面線。由測量人員操作RTK儀器,沿設計方位在地形變化處連續打點儲存,每點的誤差控制在1cm以內。③導線點的確定。在地形變化處及分層人員確定的地層分界處、取樣處、測量產狀處、重要地質點出均采用連續編號的方式打點確定。④測制地質要素。在詳細觀察的基礎上,確定地層或巖石分界位置、構造線通過的位置和測量各種產狀要素,采集各種標本、樣品的位置。按照RTK連續打點確定的編號,及時記錄在實測地質剖面記錄表中。⑤記錄。由測手、分層人員配合記錄人員認真填寫,統一對口,發現問題立即查找或重測。⑥編繪實測地質剖面圖。RTK全儀器法測出來的剖面嚴格控制在一條方位線上,導線總方位與實測方位一致,因此展開法與投影法效果一致。按照RTK導出的地質點位置,將記錄的地質內容首先繪制在導線平面圖上,然后垂直投影到地形線上,按照視傾角繪制地質界線。
(1)剖面總方位的確定。傳統方法在室內必須進行剖面總方位(投影基準線)的確定工作,一般采用導線首尾點連接法、幾何作圖法、導線加權平均法。但均不能真實的代表測線上實際的地質情況,存在位置誤差。RTK全儀器法精度高,測制的剖面始終在同一方位上,省去了剖面總方位的選擇,真實的反應了實地的地質情況[2]。本次實測地質剖面I-I′設計方位為135°,采用傳統半儀器法測制完成后首尾連接法確定的剖面總方位為137.58°,采用導線加權法確定的剖面總方位為137.57°。
而A-A′剖面設計方位為135.333°,采用RTK全儀器法測制完成后首尾連接法確定的剖面總方位為135.330°,采用導線加權法確定的剖面總方位為135.328°。顯然,全儀器法對剖面方位的控制更為準確,能夠真實反應實地地質情況。

圖1 兩種方法確定投影基準線對比
(2)誤差精度的控制。傳統半儀器法測制剖面除了理論誤差外,偶然誤差難以控制,所帶來的累計誤差更是使長距離剖面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本次為了驗證半儀器法的累計誤差,在I-I′實測地質剖面過程中采取了半儀器法測制導線點打樁標記,后續測量人員采用RTK收測方法驗證,結果如下:①距離誤差。I-I′剖面經半儀器法測制,共計累計平距為2882.74m;全儀器法收測后累計平距為2893.66m;確定傳統半儀器法誤差為-10.92m。②高程誤差。本次I-I′剖面共計測制導線64條,導線點65個,半儀器法首尾導線點相對高差為+43.54m;全儀器法收測后首尾導線點相對高差為+84.25m;確定傳統半儀器法高程誤差為-40.71m。③平面距離誤差。該剖面采用半儀器法測制,因存在傳點累計誤差,剖面終點與RTK收測位置相比較,平面距離誤差為99.55m。
(3)地質界線的定位。RTK全儀器法,當地質界線點于導線存在一定距離時,可直接打點儲存,根據準確坐標在室內以產狀推延到導線剖面上,位置相對較準確。
本次實測地質剖面測量工作在前期I-I′剖面的測制過程中,采用了傳統半儀器法測制,因受地形地貌的影響,工作效率較低;RTK收測對比后發現精度不高,誤差較大。通過嘗試使用RTK全儀器法進行了誤差校正等工作,證實此方法可行,精度較高,可以在實測地質剖面工作中直接應用。
后續在A-A′剖面的測制過程中直接采用了RTK全儀器法,解決了地形地貌的影響,無需測量坡角、方位等,提高了野外工作效率,同時無傳點累計誤差,提高了精度,室內亦能快速準確成圖。此方法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固體礦產勘查工作規范,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固體礦產勘查原始地質編錄規程,地質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