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菲
(新津縣人民醫院超聲科,四川 成都 611430)
甲狀腺癌(thyroid carcino)是頭頸部常見的惡性腫瘤。此病患者約占所有惡性腫瘤患者的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呈逐漸增高的趨勢,且發病人群的年齡趨于年輕化[1]。此病可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對甲狀腺癌患者的病情進行早期診斷,進而對其進行積極的治療是改善其預后的重要措施。在臨床上,進行超聲檢查是診斷甲狀腺癌等甲狀腺疾病的有效方法。研究發現,與進行CT檢查、MRI檢查相比,對甲狀腺癌患者進行超聲檢查在診斷其病情方面的準確率較高[2]。本次研究進一步探討超聲檢查在診斷甲狀腺癌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本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新津縣人民醫院收治的76例甲狀腺癌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經病理檢查得到確診,其中有女性患者51例,男性患者25例;其年齡為41~75歲,平均年齡為(48.9±6.3)歲。這些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了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
對本研究中的患者使用飛利浦IU22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5~12 MHz)進行超聲檢查,檢查方法是:使患者取平臥位,將其肩頸部略抬高,充分暴露其頸前區,將探頭置于其甲狀腺區皮膚的表面進行橫切、縱切及斜切掃查,并重點檢測其甲狀腺結節的數量、大小、形態、回聲、有無鈣化灶等情況。
采用SPPS 11.5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本組患者進行超聲檢查時其病情診斷的準確率為90.79%。本組患者中有55例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9例甲狀腺濾泡狀癌患者、7例甲狀腺髓樣癌患者及5例甲狀腺未分化癌患者。在對其進行超聲檢查時其病情診斷的準確率分別為94.55%、88.89%、57.14%及100.00%。詳見表1。

表1 本研究中各病理類型的甲狀腺癌患者進行超聲檢查的結果比較
本研究中的甲狀腺癌患者大多均存在病灶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晰、呈低回聲、存在細小的鈣化點或無鈣化點、無聲暈等惡性腫瘤的典型影像學特征。其中,有55例患者被確診患有甲狀腺乳頭狀癌,占72.37%(55/76例)。在對這55例患者進行超聲檢查時,其病灶的影像學特征為結節的形態不規則、周邊無聲暈或聲暈不完整、內部呈低回聲且有砂粒樣鈣化灶等。本研究中的部分甲狀腺濾泡狀癌、甲狀腺髓樣癌及甲狀腺未分化癌患者不具有惡性腫瘤的典型影像學特征。詳見表2。

表2 本研究中不同病理類型的甲狀腺癌患者在進行超聲檢查時其影像學特征的比較
甲狀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頸部惡性腫瘤之一[3]。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甲狀腺癌是近年來發病率增長速度最快的惡性腫瘤。甲狀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在60%~90%之間,不同病理類型的此病患者其10年生存率有所不同。盡早對甲狀腺癌患者的病情進行明確的診斷,進而對其進行積極的治療是控制其病情的進展,改善其預后的重要措施[4]。
在臨床上,進行超聲檢查是診斷甲狀腺癌的重要方法,具有操作簡單、無創、影像學圖像的分辨率高、檢查費用低、易被患者接受等優點。在對此病患者進行超聲檢查時可采用血流成像技術顯示其病變部位血流充盈、缺損的情況,準確判斷其甲狀腺腫瘤的位置、數量、形態、邊緣特性及內部回聲等情況[5-6]。根據病理類型的不同,甲狀腺癌可分為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yroid gland)、甲狀腺濾泡狀癌(follicular carcinoma of thyroid)、甲狀腺髓樣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及甲狀腺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等,其中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發病率最高。在甲狀腺癌患者中,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約占60%。此類甲狀腺癌屬于低度惡性腫瘤,具有生長緩慢、轉移至局部淋巴結的時間較晚、預后較好等特征。本次研究納入的76例甲狀腺癌患者在進行病理檢查后,有55例患者被確診患有甲狀腺乳頭狀癌,占72.37%(55/76例)。在對這55例患者進行超聲檢查時,其病灶的影像學特征為結節的形態不規則、周邊無聲暈或聲暈不完整、內部呈低回聲且有砂粒樣鈣化灶等。這55例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在進行超聲檢查后,有52例患者的病情被檢出,有3例患者的病情被誤診為甲狀腺良性結節。在這3例病情被誤診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的甲狀腺結節具有邊界清晰、內部呈高回聲及形態規則等影像學特征,其病情被誤診為結節性甲狀腺腫;有1例患者甲狀腺結節的內部回聲為<1 cm的低回聲,其病灶的體積較大,病灶周圍的腺體內有多發結節,其病情被誤診為結節性甲狀腺腫;另1例患者的甲狀腺結節為混合性結節,其邊界清晰,內部回聲不均勻。
在進行超聲檢查時,甲狀腺濾泡狀癌和甲狀腺腺瘤的二維圖像具有較高的相似度,進行鑒別診斷的難度較高。與甲狀腺腺癌不同的是,甲狀腺濾泡狀癌病灶的邊緣較不規則,其內部回聲多為高回聲或等回聲,無聲暈或聲暈薄厚不均。甲狀腺髓樣癌來源于甲狀腺濾泡旁細胞,能分泌降鈣素,無乳頭狀或濾泡狀的結構。甲狀腺未分化癌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其病情的進展速度較快。在甲狀腺癌中,甲狀腺未分化癌的惡化程度最高。此病患者在發病早期發生淋巴結轉移的幾率約為50%,其預后較差。在本次研究中,5例甲狀腺未分化癌患者的年齡均超過55歲。經超聲檢查發現,這些患者病灶的形態不規則且體積較大,有不規則鈣化的現象,其內部呈低回聲,其壞死區呈混合性回聲。在這些甲狀腺未分化癌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病灶呈低回聲,有3例患者的病灶呈混合性回聲。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進行超聲檢查時,對本組76例甲狀腺癌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為90.79%。在本組76例甲狀腺癌患者中有55例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9例甲狀腺濾泡狀癌患者、7例甲狀腺髓樣癌患者及5例甲狀腺未分化癌患者,在進行超聲檢查時其病情診斷的準確率分別為94.55%、88.89%、57.14%及100.00%。可見,超聲檢查在診斷甲狀腺癌方面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艷,羅渝昆,唐杰,等.甲狀腺彌漫性病變合并甲狀腺癌的超聲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5,37(3):290-293.
[2]余蘇姣, 盛莉, 李海平,等. 高頻超聲檢查對甲狀腺病變的診斷價值[J]. 浙江臨床醫學, 2016, 18(9):1718-1719.
[3]鄭蓉,張丹,李燕東,等.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良惡性腫瘤的超聲與病理分析[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4,11(8):46-51.
[4]江瓊.甲狀腺彌散性病變合并甲狀腺癌應用超聲診斷的價值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 2017, 21(10):1255-1256.
[5]楊金燕,王玲,鄭慧,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甲狀腺癌的診斷價值分析[J].安徽醫學,2014,35(11):1480-1482.
[6]畢騰云,白文坤,胡兵.甲狀腺超聲鈣化形態與甲狀腺癌的關系[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6,32(6):48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