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劍
(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內三科,四川 成都 610000)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變化快等特點。此病患者若未能獲得及時的治療,很容易引發神經功能缺損的癥狀[1],從而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上通常采用藥物療法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相關的研究資料顯示[2],聯用依達拉奉注射液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較好,安全性較高。為了驗證這一治療方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間成都市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86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間成都市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86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在征得這些患者同意后,由臨床醫師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平均分為奧拉西坦組(n=43)和依達拉奉-氯吡格雷組(n=43)。在奧拉西坦組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分別有23例和20例,其中年齡最小的45歲,年齡最大的70歲,平均年齡為(63.65±3.47)歲。在依達拉奉-氯吡格雷組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分別有22例和21例,其中年齡最小的45歲,年齡最大的72歲,平均年齡為(63.29±3.5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納入標準是:1)其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定的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且符合用藥治療的相關指征。2)了解本次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義,并簽署了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3)具備認知能力,能夠配合診療工作。4)未患有嚴重的心、肝、腎等器質性疾病。患者的排除標準是:1)患有嚴重的免疫系統和造血系統疾病。2)存在肝腎和心肺功能損傷。3)存在明顯的診療風險。4)患有其他嚴重的腦部或心血管疾病。5)患有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等精神類疾病。6)進行血常規和(或)尿常規檢查的結果為異常。
在這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對其進行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的糾正治療。在此基礎上,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如下治療:1.3.1 對奧拉西坦組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 為奧拉西坦組患者使用奧拉西坦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0860;生產廠家:廣東世信藥業有限公司)進行治療。奧拉西坦注射液的用法是:取4 g此藥液,將其加入到100~250 ml濃度為5 %的葡萄糖溶液中,用此藥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天靜脈滴注1次,連續治療14 d。
1.3.2 對依達拉奉-氯吡格雷組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 為依達拉奉-氯吡格雷組患者聯用依達拉奉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0353;生產廠家:河北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20035;生產廠家: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治療。依達拉奉注射液的用法是:取30 mg此藥液,將其加入到250 ml濃度為0.9 %的氯化鈉溶液中,用此藥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日靜脈滴注2次,連續治療14 d。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的用法是:每次服50 mg,每天服1次,連續治療14 d。
1)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參照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關于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標準,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定。⑴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若基本消失,其神經功能缺損的評分與其接收治療前相比降低>85 %,則可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基本痊愈。⑵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若基本改善,其神經功能缺損的評分與其接收治療前相比降低>46 %,且≤85 %,則可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顯著進步。⑶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若有所改善,其神經功能缺損的評分與其接收治療前相比降低>18 %,且≤45 %,則可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進步。⑷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若無改善,其神經功能缺損的評分與其接收治療前相比降低≤18 %,則可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無效。總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數+顯著進步例數+進步例數)/總例數×100 %。2)觀察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其NIHSS的評分。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情況進行評定。患者NIHSS的評分越低,表示其神經功能恢復得越好。3)觀察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其TG的水平、HDL的水平和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的評分。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對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定。患者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的評分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強。4)觀察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發生腦損傷、感染、血管閉塞等并發癥的情況。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依達拉奉-氯吡格雷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02%(40/43);奧拉西坦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4.41 %(32/43)。依達拉奉-氯吡格雷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奧拉西坦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接受治療后,依達拉奉-氯吡格雷組患者NIHSS的評分和TG的水平均明顯低于奧拉西坦組患者,其HDL的水平和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奧拉西坦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接受治療后,依達拉奉-氯吡格雷組患者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4.66 %(2/43);奧拉西坦組患者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25.58 %(11/43)。依達拉奉-氯吡格雷組患者并發癥的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奧拉西坦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
表2 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的評分、TG的水平、HDL的水平和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評分的對比 (±s)

表2 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的評分、TG的水平、HDL的水平和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評分的對比 (±s)
組別 NIHSS的平均評分(分) TG(mmol/L) HDL(mmol/L) 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的平均評分(分)依達拉奉-氯吡格雷組(n=43) 13.87±2.56 1.52±0.63 1.34±0.79 68.23±12.56奧拉西坦組(n=43) 23.71±4.52 1.89±0.38 0.92±0.27 45.67±4.52 t值 10.252 5.922 5.637 11.26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對比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危急重癥,具有病情進展迅速、病勢兇猛等特點。此病可導致患者局部腦組織的血液循環發生障礙,使其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性壞死,進而引發神經功能損害,嚴重危及其生命安全[5]。所以,臨床上應及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對癥治療,從而有效地控制其神經功能缺損的癥狀,保護其腦血管的功能。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屬于ADP(二磷酸腺苷)受體阻滯劑。該藥在進入人體后,可阻止纖維蛋白原與血小板膜表面的GPⅡb/Ⅲa受體相結合,進而起到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依達拉奉注射液是一種強效的羥自由基清除劑及抗氧化劑。該藥可透過血腦屏障,清除腦組織中的自由基,進而減輕腦血管及腦神經細胞受損的程度。因此,為急性腦梗死患者聯合使用上述兩種藥物進行治療,可極大地改善其神經功能受損的情況,提高其治療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依達拉奉-氯吡格雷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HDL的水平和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奧拉西坦組患者,其NIHSS的評分、TG的水平和并發癥的總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奧拉西坦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的結論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聯用依達拉奉注射液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確切、安全性高,可有效地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因此,該用藥方案可作為臨床上治療急性腦梗死的優選用藥方案。
參考文獻
[1]張磊.探討依達拉奉聯合注射用丹參治療急性腦梗塞效果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6,8(5):89-90.
[2]許漫麗,張陽.急性腦梗塞依達拉奉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的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10):40-41.
[3]馬清杰.依達拉奉聯合注射用丹參治療急性腦梗塞臨床觀察[J].河北醫學.2014(11):1905-1907.
[4]何興建.腦心通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塞效果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31):6100.
[5]郭子明.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短期聯合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