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瀟,李秀英,陳林木,劉 燕,鄭寶鈞,陳 超?
(1.重慶市潼南區中醫院,重慶 402660;2.西南醫科大學附一院,四川 瀘州 646000;3.重慶醫科大學,重慶 400046;4.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四川 自貢 643000)
心力衰竭是指患者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發生障礙。該病是心臟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中醫認為,心力衰竭屬于驚悸、怔忡、喘證、水腫、痰飲等范疇。心腎陽虛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證為氣短喘息、肢體浮腫、心悸,次證為乏力、畏寒、肢冷等[1]。目前,臨床上常使用強心、利尿及擴張血管的藥物對心力衰竭的患者進行治療,但效果并不理想[2]。為了探討治療心腎陽虛型心力衰竭更有效的方法,筆者對在重慶市潼南區中醫院接受治療的50例心腎陽虛型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溫陽利水湯聯合常規西醫療法進行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間在重慶市潼南區中醫院接受治療的50例心腎陽虛型心力衰竭患者。將這50例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常規組,每組各有25例患者。在治療組的2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例,有女性患者10例;其年齡為45~65歲,平均年齡為(52.3±5.5)歲。在常規組的2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有女性患者11例;其年齡為46~69歲,平均年齡為(55.7±6.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中醫《慢性心力衰竭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和《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規定的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3-4]。2)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級)為Ⅲ級或Ⅳ級。3)患者的肝、腎功能正常。4)患者沒有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的禁忌證。5)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了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
為兩組患者均使用常規西醫療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低流量吸氧治療,氧氣的流量為0.5~1.5 L/min,1~1.5 h/次,2~4次/天。在吸入的氧氣中宜注入濃度為50%的乙醇或濃度為1%的二甲基硅油氣霧劑,以去除其肺內的泡沫。2)為患者使用酚妥拉明進行治療。酚妥拉明的用法是:口服,25~100 mg/次,4~6次/d。連續治療7天。在此基礎上,為治療組患者使用溫陽利水湯進行治療。所用中藥方劑的藥物組成是:茯苓15 g、豬苓15 g、白術15 g、澤瀉20 g、丹參15 g、地龍15 g、雞血藤15 g、青風藤15 g、干姜10 g、白芍10 g。將上述中藥加入到150 ml的清水中進行煎煮,煎煮后去渣取汁。每天一劑,早中晚各服1次,連續服用七天。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LVEF和BNP的水平。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其療效評定標準參照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來確定[5]。1)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有明顯改善,其證候積分減少>70%。2)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有所好轉,其證候積分減少>30%。3)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其病情在加重,其證候積分減少<30%。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15.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LVEF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LVEF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兩組患者的LVEF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LVEF的比較 (分,)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LVEF的比較 (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 P<O.05;△與常規組比較,P<O.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25 40.7±4.5 58.5±5.0*Δ常規組 25 41.2±4.0 51.4±5.3*
治療前,兩組患者BNP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BNP的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明顯降低,且治療組患者BNP的水平低于常規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BNP水平的比較 (pg/ml,)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BNP水平的比較 (pg/ml,)
注:*與治療前相比,P<O.05;△與常規組相比,P<O.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25 2501.3±24.5 1157.7±15.7*Δ常規組 25 2527.6±19.9 1851.4±21.3*
經過治療,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常規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0%。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n(%)]
心力衰竭多與患者身體虛弱、先天不足、久病勞損等有關。心氣虛是指患者的心氣不足,心臟鼓動無力,不能很好地推動其脈絡中的血運,其主要表現為氣短、脈弱、心悸和精神萎靡。心氣大虛則傷及心陽,心陽虛常由心氣虛進一步發展而來。心力衰竭患者以心悸、胸悶為主要臨床表現。有研究表明,使用溫陽利水湯可有效地治療心腎陽虛型心力衰竭。本次研究所用的中藥湯劑中,茯苓、豬苓具有利水的功效;澤瀉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白術具有健脾燥濕的功效;白芍具有利小便行水氣的功效;丹參、地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雞血藤、青風藤具有通絡利小便的功效。將上述中藥材合用具有益氣溫陽,活血利水的功效。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患者。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的LVEF明顯提高,BNP的水平明顯降低,且治療組患者BNP的水平低于常規組患者。這說明,用溫陽利水湯聯合常規西醫療法治療心腎陽虛型心力衰竭的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周京敏,崔曉通,葛均波.中國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學概況[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5,43(2):1018-1021.
[2]張寧,陳少軍,等.心衰病中醫診療方案臨床療效評估[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5):590-592.
[3]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2):98-122.
[4]陳可冀,吳宗貴,等.慢性心力衰竭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33-141.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中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