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引紅
(山西省運城同德醫院,山西 運城 04400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糖尿病的主要發病人群為中年人。糖尿病是一種終生性疾病。該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1]。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臨床上常見的糖尿病為2型糖尿病。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腹型肥胖的情況。使用傳統的降糖藥物對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不佳,還容易使其體重增加。利拉魯肽是一種新型的降糖藥物,可有效地減輕患者的體重,降低其血壓和血糖的水平。為探討使用利拉魯肽對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山西省運城同德醫院對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收治的部分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魯肽進行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山西省運城同德醫院收治的70例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35例)和觀察組(35例)。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其年齡為35~63歲,平均年齡為(47.2±8.8)歲。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0例;其年齡為33~65歲,平均年齡為(46.2±6.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兩組患者均注射胰島素控制其血糖的水平。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判定胰島素的用量。在此基礎上,每天為觀察組患者皮下注射1次利拉魯肽。治療的第一周,每次注射的劑量為0.6 mg。治療的第二周,每次注射的劑量為1.2 mg。治療的第三周至治療結束,每次注射的劑量為1.8 mg。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6個月。
觀察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體重指數、腰圍、血壓、血糖(FBG)的水平及糖化血紅蛋白(HbAlc)的水平。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FBG及HbAlc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BG及HbAlc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FBG及HbAlc的水平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體重指數、腰圍、收縮壓及舒張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體重指數、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其腰圍小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體重指數、腰圍及血壓
肥胖是引發或加重胰島素抵抗、代謝綜合征、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腹型肥胖者內臟堆積的脂肪較多,更容易發生多種疾病。與歐美國家居民相比,我國居民的肥胖程度較輕,但更容易發生腹型肥胖。糖尿病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代謝性疾病。該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疲乏無力、多尿、多飲等。該病患者很容易發生微血管及大血管并發癥。該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臨床上將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腹型肥胖的情況。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的癥狀,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較低。此類患者的內臟脂肪會釋放出大量的游離脂肪酸,增加其胰島素抵抗的情況,并損害其胰島細胞的分泌功能。使用傳統的降糖藥物對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效果不佳,還容易使其體重增加。利拉魯肽是一種新型的人工合成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類似物[3]。該藥可有效地抑制患者的食欲,降低其體重,縮小其腰圍,減少其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4]。利拉魯肽還能促進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抑制胰島細胞凋亡。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使用利拉魯肽對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可改善其血壓和血糖的水平,降低其體重。
參考文獻
[1]朱紅霞,鄧曉龍,王敏哲,等.利拉魯肽對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體重控制的療效分析[J].新疆醫學,2014,44(1):10-12.
[2]李鑫.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分析[J].醫藥與保健,2015(7):92-93.
[3]梁怡,重遠.利拉魯肽對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療效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13(2):75-77,78.
[4]王春紅.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療效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8):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