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佳寶,蔣衛民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此病患者的病情可持續進展,并可出現高血壓心臟病、高血壓腎病等較多的并發癥[1]。臨床實踐證實,使用西藥治療高血壓僅能暫時控制患者的病情,遠期效果較差。采用中醫藥療法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而且可顯著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本次研究主要探討采用中醫益氣活血法治療高血壓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某醫院收治的375例高血壓患者。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是:1)其病情符合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2]。2)在近4周內未服用過可影響心血管系統功能的藥物。3)未發生心、肝、腎等器官的功能障礙。4)對本研究中的藥物不過敏。5)未患糖尿病。6)簽署了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7)未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是:1)精神狀態異常者。2)臨床資料不完整或失訪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A組與對照B組。在對照A組152例患者中,有男性90例,女性62例;其年齡為41~91歲,平均年齡為(72.54±4.89)歲。在對照B組223例患者中,有男性125例,女性98例;其年齡為40~90歲,平均年齡為(72.52±4.8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經通過某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
對對照B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西醫治療,治療方案主要為:1)指導其保持低鹽、低脂的飲食。2)指導其進行適度的運動,同時注意休息,不可熬夜或過度勞累。3)根據其血壓的水平及波動情況為其選用卡托普利等降壓藥進行治療,平穩地控制其血壓的水平。卡托普利的用法是:口服,25 mg/次,3次/日。為對照A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益氣活血湯進行治療,其處方為:黃芪30 g、當歸20 g、川芎10 g、地龍10 g、葛根20 g、牛膝20 g、天麻10 g、甘草 6 g,水煎服,每日服1劑,分早晚兩次服下。為兩組患者治療4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治療4周后、治療8周后分別記錄其血壓的變化情況,在對其進行治療8周后對比評估其臨床療效。
1)控制:經治療,患者眩暈、頭痛、嘔吐等癥狀及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其舒張壓降低20 mmHg以上,其收縮壓降低40 mmHg以上,或其血壓降至正常的范圍內。2)有效:經治療,患者眩暈、頭痛、嘔吐等癥狀及體征得到明顯的改善,其舒張壓降低10~20 mmHg,其收縮壓降低30~40 mmHg,但其血壓未恢復正常。3)無效:經治療,患者眩暈、頭痛、嘔吐等癥狀及體征無明顯的改善或在加重,其舒張壓、收縮壓未明顯降低,或在升高。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進行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4周后、8周后其收縮壓、舒張壓均較低(P<0.05)。與對照B組患者相比,對照A組患者在進行治療4周后、8周后其收縮壓、舒張壓均較低(P<0.05)。詳情見表1。
表1 進行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壓的變化情況(mmHg,±s)

表1 進行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壓的變化情況(mmHg,±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同期對照B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收縮壓舒張壓治療前 治療4周后 治療8周后 治療前 治療4周后 治療8周后對照 A 組 152 151.4±8.2 132.5±7.1*# 128.7±6.3*# 103.6±6.4 93.7±5.4*# 89.2±4.4*#對照 B 組 223 150.9±8.3 138.3±7.7 133.6±6.1 102.8±6.5 98.5±5.6 94.4±6.0 t值 0.58 7.39 7.54 1.18 8.27 9.1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對照A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0.8%,對照B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8.5%,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高血壓是威脅老年人群健康最主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發病與飲食因素、環境因素、生活習慣等密切相關。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高血壓的發病率呈逐漸升高的趨勢。在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時,應高度重視為其長期用藥的安全性。為此病患者使用西藥進行常規治療雖能有效控制其血壓的水平,但可導致較多的并發癥,而且患者對長期用藥的耐受性較差。中醫藥療法在治療高血壓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中醫認為,高血壓屬于“眩暈”的范疇,應采用平肝潛陽、滋陰降火、活血化瘀等方案進行治療。在高血壓的中醫證型中,氣虛血瘀型高血壓在臨床上最為常見。老年人的臟腑功能衰弱,其體內的氣血津液較少。因此,老年人所患高血壓的中醫證型以氣虛血瘀型居多。臨床實踐證實,采用益氣活血法治療氣虛血瘀型高血壓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舒張壓及收縮壓,改善其臨床癥狀,而且較少引起不良反應。以前,很多研究人員認為應采用平肝潛陽法治療高血壓,而采用補氣藥治療此病可使患者的血壓進一步升高。筆者認為,只要辨證準確,補氣藥在治療高血壓方面可發揮理想的效果。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照B組患者相比,對照A組患者在進行治療4周后、8周后其收縮壓、舒張壓均較低,其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P<0.05)。這一結果與國內相關的研究結果相一致[4]。
綜上所述,采用益氣活血法治療高血壓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壓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陸新,張瑤光.益氣活血化痰通絡法治療老年高血壓病(痰瘀阻滯型)臨床研究[J].新中醫,2012,44(7):87-89.
[2]江偉,文輝,唐靜,等.益氣活血平肝湯治療高血壓腎病患者臨床療效及血同型半胱胺酸影響[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4):5-7.
[3]楊書山,郭洋,李彤.益氣活血降壓湯治療氣虛血瘀型高血壓51例[J].河南中醫,2016,36(7):1191-1193.
[4]朱夢書.中藥益氣活血方治療老年高血壓病的療效分析[J].北方藥學,2017,14(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