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麗,賀美琴
(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云南 蒙自 661100)
進行臨床實習是護理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1]。護生實習的效果關系著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2]。在護生進行臨床實習的過程中,對其實施護理帶教的質量與其實習的效果息息相關。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以2016年在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進行實習的98名護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在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的指導下對護生進行護理帶教的效果。
選取2016年在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進行實習的98名護生為研究對象。將這98名護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49名/組)。觀察組護生中有男2名、女47名;其年齡為18~22歲,平均年齡為(19.24±1.08)歲;其中,有15名中專學歷的護生,有25名大專學歷的護生,有9名本科學歷的護生。對照組護生中有男1名、女48名;其年齡為18~23歲,平均年齡為(19.32±1.13)歲;其中,有16名中專學歷的護生,有23名大專學歷的護生,有10名本科學歷的護生。兩組護生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1 對對照組護生的帶教方法 采用傳統的護理帶教方法對對照組的護生進行護理帶教,即由護理科指派帶教老師,由帶教老師按照教學大綱、帶教計劃及護生所在科室的排班表向護生講授護理理論的基礎知識、護理操作技能,并指導其進行臨床實踐。
1.2.2 對觀察組護生的帶教方法 對觀察組護生在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的指導下進行護理帶教。具體的帶教方法為:1)選拔優秀的帶教老師。選拔臨床經驗豐富、操作技能嫻熟、業務知識精湛、溝通能力強、愛護學生的主管護師擔任帶教老師,由護理部統一對其進行帶教資質考核,在考核成績合格后方可讓其上崗。2)對護生進行入科宣教。在護生入科的第1天,由總帶教老師對其進行入科宣教,向其講解其所在科室的結構、環境、人員配置、常見院內感染的類型、針刺傷的防護方法及工作安排等。由該科室的護士長組織護生進行入科摸底考試,充分了解其對護理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由帶教老師采取“一對一”、“面對面”的方式與護生進行交談,了解其畢業計劃、家庭情況及專業價值觀等信息,根據其具體情況和特點為其制定教學方案。3)指導護生進行臨床護理實踐。從護生入科的第2天起,帶教老師根據該科室患者的病情安排護生分管1~2張床位,然后全程監督和指導護生在具體的臨床護理工作中踐行優質護理服務的理念。在護生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帶教老師應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向護生講解基礎護理的項目、護理的目標、護理服務的規范及分級護理的相關知識等,告知其患者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處理的方法。指導護生獨立完成全套的臨床護理程序,包括接待患者入院、對患者進行院內轉運及交接、規范書寫護理文書、對患者進行病情觀察、心理護理等基礎護理、安排患者出院等,確保護生在對患者進行洗臉梳頭、會陰護理、鼻飼及心電監護等具體的護理操作時,動作規范準確。4)提升護生的業務水平。由總帶教老師每周組織護生進行1次集中授課,通過播放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進行現場演示、情景模擬及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護生的護理操作能力。由帶教老師每2周組織護生進行1次護理教學查房和個案討論會,鼓勵護生提出問題、圍繞問題收集資料,并進行組間討論,然后根據護生的意見和建議提出改進的方案,并在下周的教學活動中進行落實。5)對護生進行出科考核。在護生出科前,由帶教老師對護生進行集中考核,考察其對優質護理服務理念、護理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并調查其對護理帶教效果的滿意情況。
在兩組護生實習結束后,觀察對比其護理理論知識和護理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績,同時比較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帶教老師對護生實習效果的評分。1)在兩組護生出科前,對其進行護理理論知識和護理操作技能的考核。每項的成績均為50分。護生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實習效果越好。2)向兩組護生發放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其對帶教老師的滿意情況。該問卷的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越高。3)由帶教老師根據醫院的護生實習計劃制作護生實習考評表,對兩組護生的實習效果進行評分。具體的項目包括護生對護理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服務意識及態度、團隊合作能力。該考評表的總分為100分。護生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實習效果越好。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護生相比,觀察組護生實習考核成績的得分均較高,其對帶教老師滿意度的評分較高,帶教老師對其實習效果的評分也較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實習考核成績和實習情況評分的對比 ( 分,±s)

表1 兩組護生實習考核成績和實習情況評分的對比 ( 分,±s)
組別(n=49)護生實習考核成績 護生對帶教老師滿意度的評分帶教老師對護生實習效果的評分護理理論知識 護理操作技能觀察組 48.25±0.97 47.32±2.51 96.43±3.05 98.61±0.75對照組 42.53±0.86 41.05±1.16 85.29±4.23 82.73±1.56 t值 30.89 15.87 14.95 23.78 P值 <0.05 <0.05 <0.05 <0.05
進行臨床實習是護生轉變為臨床護理人員的重要階段[3]。護理帶教是指導護生將護理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4]。護理帶教質量的好壞可對護生的臨床護理能力產生直接的影響[5-6]。
通過進行本次研究可知,在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的指導下對護生進行護理帶教不僅可提高護理帶教的效果,提升護生的護理服務水平,還可幫助護生樹立人文關懷的理念,提升其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黃紅英,王艷,陳文娟.優質護理服務模式下的臨床護生帶教的應用[J].甘肅醫藥,2015,34(11):860-863.
[2]石治梅.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護士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0):74.
[3]趙紅萍.優質護理服務理念應用于護生臨床帶教中的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E01):217-218.
[4]龍蘭珍.優質護理服務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6,22(33):106-107.
[5]王利華,劉浩,劉權.應用優質護理理念指導的臨床帶教效果探討[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25):87.
[6]胡燕平.優質護理服務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7):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