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芳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廣東 廣州 510120)
臨床實習是護生成為護理人員的必經階段。心內科的護理工作具有工作量大、風險高、對專業技術水平的要求高等特點。如何使心內科的護生在短時間內獲得較為規范、系統的臨床實踐經驗是心內科護理管理工作者關注的重點[1]。傳統的護理帶教方法多采用“傳幫帶”的形式向護生講授與護理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已無法滿足護生的需求[2-3]。在本次研究中,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以近年來在該醫院進行實習的80名護生為研究對象,探討用臨床路徑教學法對心內科護生進行護理帶教的效果。
選取2015年5月10日至2017年5月10日期間在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進行實習的80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將這80名護生分為傳統組和路徑組。在傳統組的40名護生中,有2名男護生、38名女護生;其年齡為17~22歲,平均年齡為(19.85±0.73)歲。在路徑組的40名護生中,有1名男護生、39名女護生;其年齡為18~23歲,平均年齡為(19.90±0.69)歲。兩組護生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在兩組護生入科后,用傳統帶教法對傳統組的護生進行護理帶教,即由護理科安排帶教老師,由帶教老師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向護生講授與心內科護理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并在實習結束后對其進行考核。用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對路徑組的護生進行護理帶教。具體的方法為:1)在護生入科的第1周,由帶教老師帶領護生熟悉科室的環境,向其講解心內科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及工作內容,并向其介紹心內科疾病的特點等。向護生示范為患者吸氧及對其進行心電監護等心內科常見的護理操作,并指導其進行臨床實踐。向護生講解如何處理醫囑、如何對患者進行出院及入院護理、飲食護理及分級護理,并對其進行溝通技巧及法律知識的培訓。2)在護生入科的第2周,由帶教老師安排護生對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跟蹤護理,引導其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會其如何與患者進行溝通,如何對處于不同病程的患者進行宣教,然后進行交接班等。向護生講解如何對患者進行病情觀察,告知其利尿劑、洋地黃類藥物及抗凝藥等心內科常用藥的藥理作用、常見的不良反應及使用方法。告知護生預防患者發生跌倒和壓瘡的方法。3)在護生入科的第3周,由帶教老師指導護生獨立進行護理操作,獨立完成入院接待、健康教育及簡單的護理文書書寫,并糾正其存在的問題。向護生講解對心內科的危重癥患者進行病情監護的方法,告知其為接受心臟起搏器置入術的患者進行術前準備和術后護理的方法。告知護生除顫儀等室內搶救儀器的使用方法。檢查護生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全程跟蹤護理的情況,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方法,幫助其完善護理流程,提高其實際的護理能力。帶領護生對前2周學習的內容進行復習和鞏固,并組織其開展專科病例討論會,鼓勵其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對其進行點評。4)在護生入科的第4周,由帶教老師督促護生做好出科考核的準備,評估其對心內科護理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幫助其進行查漏補缺。與護生進行交流,和護生一起總結本次實習的情況,并聽取護生對實習效果的反饋。
實習結束后,觀察對比兩組護生的考核成績和對實習的滿意度。1)考核成績包括理論知識的考核成績和護理技能的考核成績兩部分,每部分的分值均為100分。護生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對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掌握的程度越好。2)采用由該醫院心內科自行設計的滿意度量表評定兩組護生對實習效果的滿意度。該量表的分值為100分。根據評定的結果將護生對實習效果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得分>80分)、較滿意(得分為60~80分)和不滿意(得分<60分)。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傳統組護生相比,路徑組護生對實習效果的滿意度較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對實習效果滿意度的對比
與傳統組護生相比,路徑組護生理論知識的平均考核成績和護理技能的平均考核成績均較高,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護生考核成績的對比 ( 分,±s)

表2 兩組護生考核成績的對比 ( 分,±s)
注:*與傳統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理論知識平均考核成績 護理技能平均考核成績路徑組 40 91.35±5.23* 87.36±4.26*傳統組 40 84.24±4.61 80.24±3.45
接受護理帶教是護生掌握護理理論知識及護理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徑[4]。科學的護理帶教方法不僅能增加護生對學習的熱情、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可促使其盡快融入到臨床護理工作當中。
有研究發現,與傳統的護理帶教法相比,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具有以下的優點:1)可充分調動護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教學過程得以順利開展。2)可使帶教老師更加明確每個帶教階段的教學目標,使教學工作更具有計劃性和目的性。3)可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帶教老師對帶教工作的積極性,避免其盲目進行護理帶教,從而保證帶教的質量[5]。
綜上所述,用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對心內科的護生進行護理帶教可顯著提高其對實習效果的滿意度,提升其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的考核成績。
參考文獻
[1]劉繼紅,白鳳羽.階段式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生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11):1360-1363.
[2]徐紅霞,郭永才,郭炳蔚,等.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基層醫院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1):99-100.
[3]張阿新,單潔,陳冰潔,等.護理路徑式教學法在糖尿病護理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5):3208-3209.
[4]郭忠蓉.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6,9(4):469-470.
[5]張慧.臨床路徑結合PBL教學法在中醫院兒科護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體會[J].天津護理,2016,24(3):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