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要]游泳項目不同于一般的體育項目,是一種需要在特殊場合擁有特殊技能訓練才能夠加以運作的體育活動項目。在國內高校開展的游泳課程中,固定時間階段內能夠開展的游泳教育課時十分有限,而學習游泳技術又可不局限在實際演練的層面上,因此多數高校便都會選擇利用學生的碎片時間加以微課教育的輔助。下文就將以高校運用微課教育模式為分析重點,以碎片化學習為背景,對其游泳微課教育結構和創設要點展開分析,建立一個屬于高校游泳的微課教育模式。
[關鍵詞]碎片化學習;游泳教育;微課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 2018) 06 - 0130- 02
引 言
目前,智能化設備和互聯網技術正在朝著不斷精化和優化的方向發展,這對于教育行業來說就意味著在未來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教育種類加入到互聯網結構中。而就在當前已經成型的互聯網教育模式中,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其具有時長小、觀看自由度高等多個教育優勢,十分匹配當前“碎片化”教育的基本模式。因此本著提升游泳教育個性化屬性的根本目標,文章以碎片化學習為背景,對高校游泳課程微課教育化的結構模式進行了簡單的研究探討。
一、非微課游泳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不適應狀況
(一)教學方式已經落后
在傳統的游泳課程中,一般都是教師在固定地點內統一為所有學生進行基本規范和動作規程的講述,而高校內開展的游泳課程一般多為選修課種類,而選修課具有人多、專業程度繁雜的基本特征,因此多數學生在參與教師講解活動的過程中,都無法保證全程專注的學習效果。故在一個階段的基礎創設教程中,多數的學生實際上都并未掌握和熟記游泳的規范內容。而這種建立在教學環境和條件基礎上的弱項因素,恰恰又是游泳教師自身無法調整的內容,因此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就必然會影響高校學生參與游泳課程的習得效果。
(二)游泳課程的實體資料較少
高校內的體育教學項目一般都不具有實質性的教材,即使有,其內容也大多都是一些泛泛的、簡單的理論科普內容,完全沒能對游泳基礎動作和技能進行細致化的分析和解讀。因此現有的游泳教材實際上并不會對學生精化自身游泳技能產生實質性的幫助。故多數學生就只能夠在課堂聽不全、課后找不到的情境中,不斷荒廢掉現學的游泳技能,無法真正積攢全面和有效的游泳經驗。
(三)游泳技術的難度過大
游泳運動不像是籃球和足球運動,幾乎沒有人在初學階段就能夠完成實際性的游泳行為。同時游泳技能的掌握也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天賦性”特征,在實體教學的過程中,即使體育教師能夠十分細致的對動作進行分解,學生因為水面反光、觀看角度等多個條件問題也都會出現無法真正掌握動作要點的現象。因此從上述的游泳教學矛盾內容我們即可看出,在目前高校無法對游泳實體教學環境進行優化的前提下,采用微課教學擴充學生的受教可選途徑,委實具有價值性意義。
二、以碎片化學習為背景,分析高校游泳微課教育的應用特征
首先,微課具有一定的簡短性和自由性特征,其視頻內容因“微”的特征束縛,使其只有短短的5-8分鐘內容。而這種時間的控制又剛好可以符合高校學生對簡短教學的需求特征。高校內部的專業課課程時間設定本就具有一定的自由特征,即多數學生在每一天的課程安排中,都不會是全天特征,因此學生在空閑休息的狀態中,就會呈現出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態。而微課的出現就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在空閑時間的學習情緒,利用游泳微課的趣味性特征,高效利用學生的空閑時間,做到不間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其次,微課的時間限定不僅能夠占據高校學生大量的課后時間,其所具有的移動化和網絡化的特征,也能夠支持學生在不同環境下的學習需求。例如當學生在公交車或地鐵上產生學習欲望時,就可以直接拿出手機連接移動網絡進行視頻的查看。微課視頻點播應需的流量基本都是在15兆以內,完全符合當前時代學生的月別網絡流量用量額度。
最后,高校游泳微課的內容基本都為教師自主錄制,因此教師完全可以按照自主的教學計劃對內容進行調整。就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蛙泳時,著重對腿部動作的特征和規范動作進行拍攝。同時微課也可以設置成音頻和視頻分離的狀態,當教師錄制好簡單的課時內容后,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明確每個肌肉群在運動中的牽動作用,以達到分解動作的優化教學效果,教師就可以特別錄制對應音頻,用清晰的語言再次對動作分解內容進行活動性的講解。
三、高校游泳微課教育模式的構建
(一)課前準備階段
在課前教育模式的構建中,高校游泳教學人員可以使用微課+翻轉課堂的綜合教學模式,直接將技術課程的“掃盲”期交與網絡微課,減少學生在參與實際游泳課程中無法看到、無法聽全教師講解的現象發生概率。而確認了基本教學模式后,高校游泳教師就需要自主或以體育教師團隊的形式,統一進行微課教學視頻的錄制。在錄制視頻之前,教師本人要確認以該學年教學計劃為主的教學大綱,而后要將大綱中所陳設的內容充分分解,確認好每節微課的名稱和主講技術內容。微課內容不但要與大綱相呼應,也要與實體課程中的重點活動內容相匹配。
而后教學人員可以向校方借用微課專用的拍攝設備,選擇專業體征和技能水平皆比較靠前的教學人員作為視頻主體,按照預定的課時內容進行遠景動作觀覽、中等動作結構觀察和細微動作分解等不同角度的拍攝。在遠景拍攝過程中,教師需要以清晰的角度拍攝好整體的動作流暢性,必要情況下可以使用三腳架和拍攝軌道作為穩定機器的輔助設備,以減少錄制內容中的鏡頭抖動現象。在中等角度的拍攝中,教師需要重點突出視頻內動作的技術性和肢體活動特征,該環節內教師可匹配加入講解的音頻,在強調動作規范和動作屬性的過程中,在視頻界面中加入一些文字大綱作為加深學生記憶印象所用。在近景細微動作的分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視頻設置為緩慢播放的形態,并加以舒緩的語言分解作為講鋸的重點,旨在讓學生能夠以不同的角度對整體動作的流程規范和注意點進行通徹的理解。在音頻錄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全程使用標準的普通話,語言需簡練精準,避免將微課也設置成“講授法”的形式。
(二)實體游泳課程教學階段
教師需要在課前要求學生對定向微課進行反復的查看,同時要告知學生實體課程即為訓練課程,不再涉及到細致的動作講解。而后當實體課堂開課時,學生團體的技能要點掌握就已經處在了一個比較熟練的階段中。一般這時,教師可以直接要求學生按照學號編排兩兩下水進行單一階段初步的自我練習,練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全程保護學生的安全。在教師觀察學生游泳動作掌握標準性和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記住學生在動作上的不規范點,及時對學生進行技能發揮層面上的引導和講解,而后再次要求學生參與實際練習,直至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微課內容中的全部技能點。當部分學生因為身體素質等原因無法參與當節課堂的實際練習時,教師可以與其進行協商,要求這類學生在身體狀況恢復后,查找一個固定的空閑時間進行技能的練習。
在實體游泳課程教學階段中游泳教師需要明確,微課教育模式雖然能夠直接免除教師在實體課程中的理論教授,但教師不能夠完全將課程重點放置在實訓上,在對學生動作規范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時刻提出一些微課課程內的要點話語,讓學生能夠在聽到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將肢體上的活動內容充分聯系到微課的視頻中,真正產生一種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導的實際作用。而通過微課教育模式的應用所大大增加的實訓時間,就完全能夠精化非專業學生在游泳方面的技能掌握程度。
(三)課后復習階段
雖然高校內的游泳課程屬于完全性的實踐課程內容,但在短短的幾小時內要讓學生形成長效的肌肉記憶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高校游泳教學人員就也應充分利用微課教育的形式,再次利用學生的碎片化時間,要求學生對實體課堂中所學的內容不斷進行經驗累積形態的復習。為了達到督促學生的目標,教學人員可以在課堂結尾階段為學生創設下堂課的教學任務,同時對學生表明課堂學成結果檢驗的內容,需要被核算成簡單考核的分數加入到期末考核的范圍中。如此便能夠利用學分制度的有效內容,提升高校學生在碎片化時間段內對游泳微課的觀看頻率。同時為了提升學生在游泳微課觀看上的主動性特征,教學人員也可以對一些非必要教學內容采取動畫化的制作方式,通過簡單的動畫再次提升學生對游泳微課的興趣度,從而擴充高校微課教學在學生碎片時間內的占有比重,真正完成對高校學生自主學習、反復學習的微課教育根本目標。
結語
綜上所述,本著高效利用學生碎片化時間的根本原則,高校游泳教育相關人員需要從多個角度精化對微課視頻的實際質量,同時要利用翻轉課堂的形式有效提升學生參與游泳實踐的時間范圍.從而真正在精學精煉的綜合條件下,完成對高校游泳教育的優化改良,建立一個屬于高校游泳的微課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蔡昌文,林羽姍.碎片化學習下高校體育微課教學內容設計策略[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5(8):63 - 64.
[2]王艷清.基于微課資源的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科學與財富,2015(5):261 - 262.
[3]董園飛.基于智能終端的微課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時代教育,2017( 15):51 -52.
[4]曾宇,謝海濱,曾馳.新媒體技術下運動訓練游泳專業微課教學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7(10):39 -42.
[5]楊小燕,蔣蘇,朱永振,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可行性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107 -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