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當下,手機新聞客戶端的使用量不斷增長,各項功能日趨完善。但濱海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新聞客戶端上尚未建立完整體系。針對這一現狀,對濱海新區民眾新聞客戶端的偏好需求進行了調研,通過對調研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出濱海新區民眾對新聞客戶端的使用和需求現狀,并進行了SWOT分析,為濱海新區新聞客戶端的創建提供參考資料與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 新聞客戶端;天津濱海新區;手機App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05-0058-03
手機新聞客戶端,又稱手機新聞App,指為手機用戶提供持續、實時、全方位的新聞資訊,內容涵蓋國內、國際、軍事、社會、財經、體育、娛樂等多方面的新聞類應用軟件。近年來,手機新聞客戶端借助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打破人們獲取資訊的時間、空間限制,成為“帶著體溫的”信息傳播載體。手機新聞客戶端憑借著便攜性與即時性突出了“指尖上的媒體”這一特性,同時運用不斷發展的多媒體技術,小巧卻包羅萬象。
目前,濱海新區新聞客戶端尚未建立,與其關聯最為緊密的可參考對象為問津App與前沿App。由于這兩款App均立足天津本地,有方便天津市民進行及時獲取資訊,把天津發展成果展示好、傳出去等作用,所以在對濱海新區民眾走訪調研的過程中,受調人群多默認這兩款App等同于濱海新區新聞客戶端。由此可見,濱海新區專屬新聞客戶端的創建歷史幾乎空白,創建過程具有挑戰性和空前性。濱海新區新聞客戶端要想成功創建,其架構、功能、內容等多方面不僅應規避現有新聞客戶端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且要予以創新。
1 手機新聞客戶端發展概況
在現有知名手機新聞客戶端中,網易、騰訊、搜狐在該市場搶占了先機,擁有強大的信息采集系統和互聯網技術實力,用戶經常使用的功能多以訂閱、評論、分享、實時新聞推送為主,圖文結合仍是手機新聞客戶端新聞呈現的主流形式。各手機新聞客戶端也不斷創新,發展各自特點,例如2015年1月,騰訊新聞客戶端在新發布的iOS版本中首度引入微信內容;2015年5月,新浪新聞客戶端推出“精讀”產品,讓用戶重回深度閱讀時代成為可能;2015年8月,微軟與網易共同宣布,微軟第三代人工智能機器人小冰和網易新聞客戶端進行合作,共同開發基于大數據、情感計算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新一代新聞產品。但目前手機新聞客戶端也存在一定問題,如:風格設計千篇一律,給用戶的感受刻板、缺乏新意;在內容上大同小異,缺少增加用戶“黏性”的獨家新聞;內容編排缺乏專業性,經常是將發表于網站、報紙上的新聞復制到客戶端上,影響用戶的閱讀體驗等。
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的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下半年,中國手機新聞客戶端用戶規模為5.9億人,增長率為4.4%,整體處于增速持續放緩階段。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新聞客戶端的增長不再以獲取新用戶為主,而是更多地進行精細化運營,提高用戶活躍度和黏性,挖掘存量用戶的
價值。
2 濱海新區民眾手機新聞客戶端使用現狀
2.1 調研過程
為切實了解濱海新區民眾對手機新聞客戶端的偏好需求,文本研究小組在2016年5月至6月在天津市濱海新區第三大街、中新生態城、天津科技大學(泰達校區)采用隨機抽樣法對當地民眾進行了問卷調研。此外,還通過訪談進一步了解濱海新區民眾對手機新聞客戶端的使用習慣和功能期望。
2.2 調研結果
本次調研對象總樣本數為63,有效樣本60。本次調研的問題主要涉及受調人群常用的新聞資訊渠道、新聞客戶端使用情況、新聞客戶端產品選擇要素、對濱海新區新聞客戶端的了解等。所獲數據包括以下方面。
1)人口統計情況(表1)。
2)新聞資訊獲取渠道(表2)。
3)新聞客戶端安裝情況(表3)。
4)新聞客戶端品牌選擇(表4)。
5)新聞客戶端選擇要素(表5)。
6)對本地新聞客戶端的了解(表6)。
不考慮受眾年齡條件情況下,濱海新區受眾對新聞客戶端選擇時考慮的主要影響要素分布,如
圖1。
2.3 小結
通過對調研所獲數據的總結,得出初步結論
如下。
1)25歲及以下人群多選擇使用網頁查閱新聞,25~46歲人群更偏向使用新聞客戶端,46歲及以上人群則在網頁、新聞客戶端、報紙、雜志、電視、媒體微信公號中分布較為均勻。2)任何年齡段的受眾都會在手機、平板上安裝新聞客戶端。3)使用新聞客戶端人群中騰訊新聞、人民日報、今日頭條使用人數居前三位,占總比重大多數,其中騰訊新聞為使用最多的類型。4)在選擇新聞客戶端最看重的因素方面上,各類人群普遍注重新聞可信度高、新聞內容綜合全面,其中18~25歲人群還偏愛界面美觀,互動性強的特點,26~45歲人群則更希望個性化,可訂閱的媒體資源多。至于其他因素,例如品牌影響力、無廣告或廣告體驗好、支持轉載分享等在各類人群中的分布較為均勻。
在與受調對象交流訪談和查閱網上相關資料的過程中,也有如下發現:
1)手機新聞客戶端的用戶數量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仍會增長。2)客戶端所占內存、流量等外因也會極大影響用戶體驗。3)用戶使用新聞客戶端的功能不僅局限于新聞本身的分享、評論、訂閱等,同時也在使用其他附加服務,如購物、生活周邊服務等。
3 濱海新區新聞客戶端創建的SWOT分析
3.1 優勢
迄今為止,濱海新區新聞傳媒業發展中報紙類有《濱海時報》,網站類有《濱海視窗》,但尚無專屬新聞客戶端出現,這使新聞客戶端的創建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此外,近年來,天津濱海新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壯大各類支柱產業,精心培育高新技術引航的產業群,全力抓好現代服務業,提升了整體經濟質量,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這些都可以成為吸引用戶瀏覽資訊的各個亮點,為新聞客戶端創建后的內容更新提供持久的原動力。新聞客戶端的線上模式,也可大大降低運營成本,有效減少該客戶端今后發展的資金壓力。
3.2 劣勢
濱海新區新聞媒體發展時間短、類型少,可參考資料有限,經驗不足,難以為客戶端的創建和創建后的維護提升提供經驗支持。還有客戶端的知名度問題。現今大眾已經對新聞客戶端有了一定的固化思維模式,自主自發地傾向知名品牌,濱海新區新聞客戶端會面臨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
3.3 機遇
現存的知名新聞客戶端品牌都采取提供綜合新聞的策略,力爭新聞覆蓋面廣、新聞內容奇特有趣,但這也容易造成新聞冗雜、難辨重點的弊端。專題類新聞客戶端可以有效避免此類問題,但數量少之又少,呈現出市場空白。濱海新區新聞客戶端正是抓住這一機遇,打破常規,立足濱海新區的產業發展和社會生活,實時追蹤濱海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建設,為人們提供一個全面關注并了解濱海新區的新平臺。地域上的限制使新聞數量不至過多,且重點明確,能大大節省人們查閱新聞的時間和精力,給用戶帶來不一樣的效果體驗。此外,客戶端還可以提供一些天氣情況、路況、甚至可以嘗試加入查詢公交到達時間、順風車、市民經濟文化生活信息等功能,以增加其實用性。另外,互聯網技術的提高、社會大眾對新媒體的日漸依賴、手機用戶的不斷增加都在宏觀上為濱海新區新聞客戶端的創建提供了客觀條件及潛在市場。
3.4 威脅
作為新聞資訊類應用軟件,濱海新區新聞客戶端在市場上有著大量的替代品,這些替代品中不乏各大知名品牌,會對該客戶端造成巨大威脅。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等頭部新聞客戶端的優勢逐漸擴大,使濱海新區新聞客戶端創建后要面臨的市場壓力倍增。如果該客戶端的推出不能讓用戶滿意,無法在較短時間內固定擁有一定數量的用戶,它很快就會被淘汰,最終退出市場。
4 濱海新區新聞客戶端創建的可行性建議
1)保證新聞內容具有針對性,突出重點。新聞內容立足天津濱海新區,服務新區民眾并重點關注該區域的經濟、文化生活,同時輔加國際和國內要聞,既保證用戶在整體上與時代接軌又方便用戶專門查閱濱海新區資訊。
2)客戶端的界面可以采用濱海新區新開發地段項目規劃圖或濱海新區特色建筑圖片,在廣告插入上要慎重設計,廣告內容側重濱海新區。
3)為客戶端增加建議功能,讓用戶在瀏覽新聞的同時提出自己對濱海新區發展的建議,既能集思廣益促進新區發展,也能帶給用戶參與國家大事的新鮮體驗。
4)加入貼近生活的智能服務,如:購物、地圖查詢、濱海地區文化活動等,使客戶端服務大眾,更親民,更接地氣。
5)在客戶端創建并推出后,要加大宣傳力度,宣傳重點放在其立足濱海的同時接軌國際的特點上,體現其成為長期關注了解濱海新區發展建設平臺的獨特性,增加新聞客戶端用戶對該客戶端的了解,提高安裝率。
5 結束語
濱海新區新聞客戶端的創建有優勢,有劣勢,有機遇,有威脅,但總的來說具備其可行性。客觀上,它可以依托互聯網技術,手機用戶的增加等先決條件,提高其品質并具備廣泛的目標市場;主觀上,可以通過前期調研搜集到的用戶偏好及對現存新聞客戶端反映的問題,在設計上多加注意,進一步契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和期望,給用戶帶來不一樣的新聞體驗。濱海新區新聞客戶端創建將提高社會大眾對濱海新區建設的關注度,起到促進濱海新區發展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趙昕.手機新聞客戶端的傳播模式與發展空間[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14.
[2]韓亞聰,盧艷平.門戶網站手機新聞客戶端何以“征服”受眾——以網易手機新聞客戶端為例[J].新聞世界,2013(7):188-190.
[3]周海英,論新媒體的產生及發展趨勢[J].東南傳播,2009(5):58-60.
作者簡介:王宣鷗,天津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