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電視新聞的收看時間明顯減少,且觀眾群體不斷減少和老齡化,與此同時市場資源也向新媒體傾斜,這都加劇了電視新聞的困境。所以電視新聞應充分借新聞媒體之力,強化自身優勢,挖掘自身潛力,同時結合時代特點調整和優化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方案,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電視新聞;媒介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05-0080-02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高速變革,數字化的傳播技術逐步成熟,以互聯網和移動媒體為傳播媒介的新媒體時代已經開始。相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新媒體可以借助便捷的互聯網傳播平臺,為受眾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收發和閱讀體驗,同時其獨有的及時性、交互性、針對性、共享性等特點,也在影響和改變著人們接收和發送新聞信息的行為和方式。看看我們所處的信息環境,網絡化、多樣化、移動便捷化已然成為了新聞傳播的常態。
1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面臨的困境
1)電視新聞觀眾群體不斷減少和老齡化。就電視媒體而言,電視開機率逐年下降,特別是電視新聞的收看時間更是呈現出顯著的減少趨勢。再加上社會壓力的催化,相對于枯燥的電視新聞節目,觀眾更傾向于收看可以放松身心的娛樂節目,電視新聞的觀眾群體由此不斷縮小。而且即使受眾有新聞信息的需求,青年觀眾也會更傾向于選擇網絡的方式來獲取,這就使得電視新聞觀眾隊伍縮小的同時,還在向老齡化的趨勢發展,45歲以下觀眾群體的逐漸丟失,對于電視新聞的發展顯然是極為不利的。那么在這樣的趨勢下,電視新聞應如何順應新時代要求,贏取更多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關注,就成為電視新聞發展中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2)市場資源偏向新媒體,使得電視新聞困境加劇。由于新媒體的受眾數量基數龐大且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商家已經將新媒體平臺視為投放宣傳資金的首選,那么相對而言電視新聞節目的廣告資源就必然減少,連帶盈利縮減,必然影響節目的穩定運營。所以面對新媒體的強力競爭,和傳統電視新聞的明顯衰退,電視新聞從業者需要正視新媒體時代帶給電視新聞傳播的挑戰,密切關注市場環境的變化,創新發揮電視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優勢和特色,形成應對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創新思路。
2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應該如何發展
1)形式上借新媒體之力,促進媒介融合。新媒體與電視媒體相比,最明顯的優勢就是能夠實現及時性和交互性,試想,任何一個受眾都能通過移動網絡隨時發布和獲取信息,那么在制作上有延時的電視新聞就必然很難成為新聞的第一落腳點。所以電視新聞想要謀發展,就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學習和借助新媒體的優勢,轉變自身傳播方式,與新媒體實現技術、管理以及服務等不同領域一定程度的融合,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除此之外,對比新媒體,大多電視新聞節目還只能以傳統的線性模式來傳播,無法滿足受眾隨時重復觀看的需求,但通過媒介融合的方式,電視新聞可以讓自己的節目視頻在任意時間內被下載和分享,以此提高自身的關注量。同時,傳統電視新聞素材的來源渠道也會增加,通過從海量的網絡媒體資訊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分享給電視觀眾,既可以滿足一部分習慣于被動接受的觀眾,也能貼近受眾,獲得受眾認可。
跨媒體融合是時代的要求,只有把自身打造成一個跨平臺多媒體新聞信息的提供商,電視新聞才能不斷拓寬并穩定自己的受眾市場,同時在綜合協同效應下,又能實現共同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形象上維護好自身公信力和權威性,做好意見領袖。互動性、極端開放性、草根特色等既是獨屬于新媒體的優勢,也是其弊端的來源。相對寬松的“把關人”制度,致使部分新媒體新聞的真實性無法得到保證,甚至出現侵犯個人隱私、損害集體利益的現象。此外,新媒體無序化、碎片化、淺薄化的信息傳播缺陷,也不能夠滿足受眾的需求。相反,傳統電視新聞的制作具有很強的職業性和系統性,長久以來在公眾心目中積累了很高的公信力,這就形成了電視新聞的核心競爭力,也是與新媒體新聞相抗衡的重要砝碼。尤其是在主流新聞的傳播中,電視新聞一直占據著絕對權威的地位,特別是對重大時政新聞、國際新聞等的報道,電視媒體能夠采訪到權威部門,發出權威的聲音,從而維持其內容的強勢。
維系電視新聞的公信力,對于電視新聞的發展至關重要。新聞說到底是一種信任度要求很高的大眾產品,所以公信力最根本的要求就在于新聞信息的真實性。電視新聞的真實性不僅體現在新聞事實上還體現在表現手法上,不能在聲畫的重構中歪曲事實,或為追求吸引力而放大不良信息,要保證新聞本應具有的嚴肅性和嚴謹性,切忌娛樂化傾向,如此,電視新聞才能利用自身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
除以之外,電視新聞還可以以權威身份參與到新媒體平臺的信息交流中,在獲取大眾關注風向標的同時,樹立好自己意見領袖的形象。例如,2016年網絡上進行了一場關于“明星天價片酬”的全民熱議,針對這一話題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適時推出專題新聞,以客觀態度發聲,隨后網絡平臺上立即出現“央視再次批評高片酬”“央視點名批天價片酬”等話題。通過對網絡熱議話題進行評議,電視新聞不僅可以增加自身的關注度,還可以加強對網絡輿論的引導,以全面客觀的態度做好意見領袖,同時鞏固自身在大眾心中的公信力
形象。
3)內容上豐富報道方式,挖掘新聞深度。無論何時,無論是出于適應社會的需求還是滿足個人娛樂,大眾接觸媒體都是為了獲取信息。所以,“內容”始終是新聞傳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傳媒業之所以存在的基礎。無論未來媒介手段如何更新換代,其所承載的內容永遠是受眾關注的主要目的。那么如何在內容上下功夫,也是電視新聞的一個發展方向。
對于新聞而言,內容的“時效”即“生命”,是讓其贏得受眾關注,提高收視率和話語權的重要保障。新聞報道離事件發生的時間越接近,新聞的價值就越高,因此,在一些重大新聞報道中,電視直播就成為相對于新媒體而言吸引觀眾的法寶。觀眾會因為這種特殊的報道方式,選擇在第一時間通過電視新聞來關注事件進度。雖然網絡媒體也能夠進行現場直播,但因其內容和資源遠不及電視新聞豐富,在直播方面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劣勢。因此,如果電視新聞媒體能夠實現直播的常態化,對自身收視率的提高將會有極大的幫助。
除報道方式外,電視新聞也應創新題材主題、報道角度等。既然新媒體更注重信息的廣度,那電視新聞就可以充分挖掘新聞的深度。還是“明星天價片酬”的例子,央視新聞頻道在參考了大眾對這一話題的反饋的同時,尋找準確的新聞角度,通過采訪中韓美三國電影電視業權威從業者,深刻剖析了“明星天價片酬”背后的原因和利弊,既豐富了報道層次,又加強了與觀眾的互動,解決了觀眾的疑點。“深度報道拓寬新聞維度,鮮活觀點打造媒體思想”。借鑒央視新聞頻道的發展之路,筆者發現他的一個核心特點就是新聞有深度、觀點有思想。如《焦點訪談》《新聞調查》《新聞1+1》等品牌欄目,都是在對第一手信息的深度分析中,展現新聞全貌,還原事件真相,力求給受眾呈現一個更“酣暢淋漓”的新聞解讀。同時,央視新聞頻道還十分注重新聞報道的切入點和觀點,力求能為觀眾提供一個不一樣的報道角度,呈現一個不一樣的多元化解讀,在活躍觀眾思維的同時,強化新聞節目本身的吸引力。
綜上所述,全方位延伸的新媒體已經對傳統媒體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并且未來這種沖擊和競爭還將更加激烈,那么作為傳統媒體代表之一的電視新聞想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提高競爭力,就必須揚長避短,在各領域中加速媒介融合,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傳播優勢,創新自身的傳播形式。同時密切結合時代特點調整和優化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方案,深入挖掘自身潛力,豐富報道方式,深化新聞內容,樹立現代化的新聞傳播理念,使新聞節目更加多元化,并注重強化公信力和意見領袖形象,充分發揮電視新聞的輿論引導功能。
電視新聞不能繼續沉浸在以往的榮譽之中了,要有危機感,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應該在轉型中謀求屬于自己的道路,以便滿足新媒體時代所提出的要求,擴大影響力,增加觀眾數量,吸引更多的市場資源,從而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在媒介新紀元中再次取得輝煌的成就。
參考文獻
[1]王靜丹.淺論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轉型之路[J].西部廣播電視,2014(19):38-39.
[2]吳麗斌.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轉型之路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5(1):77-78.
[3]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提升影響力的策略——解讀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節目思路[J].聲屏世界,2014(7):23-24.
作者簡介:劉慶堂,研究方向為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