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亞囡 董力曼
海洋災害和海上跨國犯罪等非傳統海上安全常常威脅海洋安全、由于非傳統海上安全自身的特點和復雜性,必須依靠國家間的合作及國際社會的介入和干預才能有效的遏制和解決。從非傳統海上安全的界定入手,對非傳統海上安全的國際合作模式進行分析,基于中國當前面臨的非傳統海上安全因素,提出中國應對非傳統海上安全問題的建議。
進入21世紀以來,在全球化、信息化、多極化發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愈發緊密,互相之間的依賴性不斷加強。隨之而來的,威脅國家安全的跨國因素也不斷增多。震驚全世界的“9·11”襲擊事件、愈演愈烈的海盜襲擊事件以及各種海洋自然災害的發生,“非傳統安全”問題尤其是“海上非傳統安全”問題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非傳統安全產生的破壞效果以及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遠遠大于傳統安全問題。
非傳統海上安全的界定
傳統海上安全是指國家的海上安全,是國家通過武力或者戰爭等軍事手段來解決國家間的海上的矛盾或者沖突,以維護國家主權和人民的安全。包括海洋環境安全、海上跨國犯罪、能源爭奪、海盜等等,其范圍主要局限于海洋。威脅來源也不再局限于主權國家,還包括海上恐怖主義、海洋自然災害等等。非傳統海上安全是相對于傳統海上安全的概念,是侵害瀕海國家、地區的海上安全以及海洋權赫的行為,它包括海上恐怖活動、海上犯罪、海洋污染與海洋自然災害等范圍是海洋的各項行為。
非傳統海上安全與傳統海上安全的界定是相對的,他們之間不但存在著聯系,而且存在著區別,聯系在于非傳統海上安全與傳統海上安全具有衍生性,非傳統海上安全與傳統海上安全可以相互轉化。區別在于非傳統海上安全的主體多元化、威脅領域多元化,解決手段復雜話,需要各國之間的合作。
非傳統海上安全的國際合作現狀
非傳統海上安全的合作法律框架。針對非傳統海上安全的國際合作的公約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有關海上航行與交通安全的國際公約,另一類是有關海洋環境保護的國際公約。目前,應對非傳統海上安全問題的國際性法律文件主要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公約》?!堵摵蠂Q蠓üs》采取國際合作的方式為打擊海盜和海上武器搶劫活動提供了法律基礎,其中第100條以及第105條明確的指出國家間采取合作的方式打擊海盜的法律依據以及義務。(王鐵崖:《國際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頁。)《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公約》是國際海事組織在1988年通過的,同時通過的還有其議定書,他的宗旨是為了遏制海上恐怖主義,保證航行安全,增強和此相關的國際間的合作。
非傳統海上安全的合作組織框架。國際海事組織(IMO)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各國進行航運技術的合作,保障人命財產安全、保護海洋環境等。對于屢禁不止的海盜襲擊事件,IMO不斷出臺了一系列的海上安保措施;
包含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內的24個國家以及歐盟等四個國際組織,還有聯合國秘書處組成了“打擊索馬里海盜聯絡集團”,設置了外交宣傳等4個工作組,努力改善反海盜行動情報的支持;加強司法框架;增強商業航運的防范能力等等。此外,還有海盜報告中心。東非海員救助組織等,都為打擊非傳統海上安全問題作出了巨大的貢《糖。
加強我國非傳統海上安全國際合作的路徑
中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大西洋西岸,海陸總面積約1260萬平方公里。中國海域的總面積490萬平方公里,由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部分組成,是典型的海洋大國。擁有如此廣袤的海洋領域,中國所面臨的是嚴峻的非傳統海上安全的威脅。中國所面臨的非傳統海上安全問題包括海洋自然災害、海洋人為災害、海上跨國犯罪以及海洋資源安全四個方面。
在立法上增強應對非傳統海上安全問題的能力。為解決非傳統海上安全問題時能夠有更加完善的法律依據,我國應當不斷完善和建設相關法律的制定。在非傳統海上安全方面,我國尚欠缺明確的規定,也沒有系統的反恐怖主義的立法,現行的一些反恐怖主義的法律,散布在各種國際條約和部門法之中。面對非傳統海上安全威脅,中國應當建立一部完善、系統的法律。
加強全球合作。中國一直積極致力于打擊非傳統海上安全問題的國際合作,但是現有的國際條約以及國際法的相關規定并沒有轉化為我國立法。在海盜、海上恐怖主義等非傳統海上安全方面急需參與國際條約來達成共識。
廣泛參與區域合作。目前,在中國的非傳統海上安全是最值得注意的是馬六甲海峽的安全和南海海域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國家應該積極主動,廣泛的參與到區域合作中去。參與區域合作時,中國必須遵守國際法以及聯合國憲章的有關規定,尊重主權國家的權利。此外,中國應當加強與沿岸國家的合作,促成新的有利于我國利益的合作機制,逐漸在海峽安全的問題上取得更多的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