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
在日趨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建筑企業需要謀求生存和發展,勢必開源節流,而項目成本管理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過對現階段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BIM技術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以及BIM技術在項目成本管理中所體現出的優勢進行分析。
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迅猛,一直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建筑行業產值大,而盈利能力較弱,解決建筑業效率低、成本管理粗獷的問題是建筑企業當下的重要任務,施工階段是建設項目資源消耗和成本形成的主要階段,該階段支出的成本占用了項目成本的絕大部分,因此必須特別重視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
目前我國建設項目施工成本的管理存在效率低下,只重視事后控制,不重視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中分析調整等問題。而BIM作為信息時代的新興產物,其核心是可基于BIM創建強大的數據平臺,囊括項目全部建筑信息,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這些信息進行動態調整。BIM模型和項目管理軟件、財務軟件等進行結合,共享數據資源,進而使施工企業找出成本控制點、增強企業盈利水平。
BIM概念及特征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起源于美國查克·伊斯曼博士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建筑計算機模擬系統,BIM是一種新型的工作模式,是將數據轉化為信息,并將信息共享給所有的項目參與方,從而進行建設活動的過程。BIM利用3D或4D技術,開展工程量的計算、系統設計、造價管理、協同施工以及虛擬建造、設施運行的一種技術以及管理手段。它具有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造價可控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等特點,通過信息管理平臺,接合BIM本身的特點,將其與成本管理相結合,對工程項目周期各階段的成本以及各成本要素的關系進行分析,生成與成本相關的信息,進而采取針對性措施不斷優化項目管理,這一作用也使其成為建筑企業對項目實行精細化管理與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及數據支撐,更是建筑企業得以長遠、穩定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項目成本管理現狀分析
近幾年,項目成本管理一直在從“粗放式”至“精細化”管理的道路上前行,取得了一些成效,出臺了一些行業規范,建筑企業建立了一系列項目成本管理制度、流程、考核辦法,但存在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成本數據滯后性。建筑企業多數采取的項目承包制模式,項目部依據總部下達的目標責任書進行施工,以完成目標為終旨,總部在項目部施工過程中無法做到動態監管,由于行業特點,日常數據統計的工作量大,項目部只能在月末向總部報送成本月報,得到的是事后數據,對項目的真實運作進展、動態成本信息和數據無法及時掌握,不能對過程中的環節進行分析研究,對項目的成本風險不能提前預警,更不能有效地指導項目優化施工。
業財融合度不足,成本控制意識欠缺。施工在前,成本管理在后,重施工進度,輕成本管理,依舊是現階段普遍存在的現象。施工階段涉及大量的材料、勞務、分包、機械和各種間接費用,成本數據量大,需要多部門、多崗位協同分析提供數據到財務部門,由于目前還停留在EXCEL表格來統計成本數據,且不說分項表格多,統計量大,耗費時間,有時往往由于某個部門統計的時間推遲、漏項、計量有誤,財務部門也無從核實,則使得財務部門最終報送給總部的數據缺乏真實性。
成本管理技術落后。多數建筑企業沒有建立項目成本管理系統,公司制度、標準制定的多,但高效的過程管理方法欠缺,績效管理沒有細化到最小單元。
其實項目管理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絕大部分原因是信息溝通不暢所造成,BIM技術做為建筑信息化領域的革命性技術,給傳統的工程項目管理帶來了創新和變革,它將帶動建筑企業進入“大數據”時代。
BIM技術在項目成本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成本計劃。施工成本計劃是以貨幣形式編制施工項目計劃期內的生產費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規劃的書面方案,是建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責任制,開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礎,它是該項目降低成本的指導性文件,是設立目標成本的依據。傳統方法計算工程量時,需要找到二維圖紙中每個線條所對應的工程屬性,這個匹配的過程占用了整個計算過程的大部分時間,而現在用BIM平臺來取代二維圖紙,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在BIM建立的多維模型中,來自項目所有參與方,如建設方、施工方、材料供應商等其他參與方不同類型信息涵蓋其中,結合BIM的自動化算量功能以及BIM數據庫中的人工、材料、機械等相關費率,根據實際立體模型進行算量,得出來的工程量數據更加客觀、準確。并可拆分任意時間段、任意工序所需要的消耗量。各構件都被賦予了時間、質量、費用等信息,制定出精確、細分的成本計劃,為快速制定合理的項目目標責任提供有力支持。
成本控制。施工成本控制是在項目成本的形成過程中,對生產經營所消耗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費用開支進行指導、監督、調節和限制,及時糾正將要發生和已經發生的偏差.把各項生產費用控制在計劃成本的范圍之內,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BIM在施工過程中所體現出的最大亮點是為施工成本動態監控提供有力支撐,基于信息管理平臺,將實際成本消耗量及時錄入,可計算任意時間點、任意工序的工程量及成本數據,通過成本計劃與成本實際消耗對比,及時發現偏差,發出預警并進行改進,項目管理者可通過BIM信息平臺時時掌握工程整體完成情況,對更好開展后期施工提供有力支持。總部可通過信息平臺,掌握所有項目進展情況,更好指導項目管理者優化施工。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及時準確的成本核算不僅能如實反映施工過程中的各項耗費,也是對計劃實施和控制起到檢查和監督的作用,使企業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數。通過BIM信息管理平臺交互對接財務管理軟件,實現業財一體化協同效應,將成本動態數據經過數據整合引入財務軟件,通過財務軟件錄入的期間費用交互至BIM信息平臺,真正做到數據互融互通,以前財務人員需要花費很多精力進行大量的成本數據核算、統計工作,且與項目實際發生成本常常不能達成一致。由BIM管理平臺引入成本數據,確保了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數據一致性、同步性。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關資料,分析成本水平與構成的變動情況,研究影響成本升降的各種因素及其變動原因,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的分析方法。因財務管理軟件的局限性,傳統的項目成本分析不能完全依靠財務軟件數據,無法對單個項目或項目組合多維度展開分析。而基于BIM的信息管理平臺與財務管理軟件的數據對接,可建立多個成本分析指標庫,以前只能由EXCEL、WORD、PDF等形式表現出的靜態分析結果,現通過多系統數據整合的動態數據反映出來,形成多角度、多種類的成本報告,數據更具實效性,也更加接近施工實質。為項目管理者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為總部決策層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決策支持。
在建筑行業中,基于BIM的綜合管理平臺的搭建,正在引領建筑業的變革,以軟件和信息為載體,形成完整的數據庫,改變項目參與各方的協作方式。成本管理與控制,貫穿于工程項目管理的全周期,BIM平臺具有及時性、準確性、分析能力強、提升企業成本控制能力等諸多優勢,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管理低效,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增強全員參與項目成本管理的意識,進而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隨著BIM的推廣,國內大型建筑企業正逐步建立適合行業特性的BIM綜合管理平臺,成本管理的也將在BIM的帶動下體現出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