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林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當前我國高度重視“工匠精神”的大背景下,職業院校如何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已經上升到戰略層面,至關重要的就是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積極推動教學模式創新。文章從“就業導向”的視域出發,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分析了當前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就如何突出“就業導向”、推動教學模式創新提出了一些教學思路。
職業院校是培養專業化、職業化人才的陣地,堅持“就業導向”是職業院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目標,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特別是在黨的十九大提出“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大背景下,對于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來說,在堅持“就業導向”方面應當更加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努力使學生能夠更加適應社會、適應企業、適應發展,推動學生就業、創業、創新能力的提升,進而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道路上科學和健康發展。這就需要在開展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一定積極探索更加科學、更加高效、更加務實的教學模式,著眼于促進學生就業和創業、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努力使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步入科學化軌道。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
就業是民生之本。作為職業教育,至關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和就業能力。盡管從總體上來看,當前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基本上都能夠按照教學目標進行,而且與過去相比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但按照“就業導向”的要求和目標來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突出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存在教學理念不適應“就業導向”的問題,比較突出的就是一些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還沒有將“以人為本”作為教學的重要理念,教學工作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特別是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開展教學活動,而且也沒有從市場需求、就業趨勢等諸多方面開展調查和分析,導致教學工作不能與學生就業緊密結合起來,必然會制約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更無法體現“就業導向”,這一點需要引起職業院校以及廣大計算機專業教師的重視。另一方面,存在教學體系不夠完善的問題,特別是一些職業院校在開展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沒有體現“就業導向,比如個別教師在開展計算機專業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缺乏科學性;再比如還有一些計算機專業教師的教學方法不適應發展需要,缺乏對學生專業素質、職業精神的滲透等等,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進而不利于未來學生就業。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
堅持就業導向是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的重要基礎和目標,對于廣大教師一說,一定要積極探索有利于學生就業與發展的教學模式,重點要在三個方面進行創新,努力形成更具有科學性的教學模式。
一是創新計算機教學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堅持“就業導向”,要求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理念要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特別是對于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師來說,更要在教學理念創新方面實現新突破。比如在開展計算機專業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優勢以及未來的就業方向,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并且使學生更加適應未來就業與發展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就業與創業緊密結合起來,對于那些有強烈創業欲望的學生,應當更加重視對他們進行創業教育,將計算機教學與創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明確就業目標和就業方向。創新計算機教學理念,還要求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作為重中之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精益求精”的意識和能力,對于學生未來就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性。
二是創新計算機教學內容。堅持“就業導向”,至關重要的就是要對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合和拓展,使教學內容能夠更加有利于學生就業與發展,而更為重要的則是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素質。職業院校在開展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合理安排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無論是要教學時間還是在教學體系建設方面,都應當以有利于促進學生就業為原則,比如可以積極引導職業院校學生到廣泛的市場和社會進行學習和鍛煉,找出自身的薄弱環節,挖掘自身的優勢所在,使學生更加適應社會。再比如還應當更加高度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養,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創新,特別是要引導學生對當前比較前沿的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進行深入的研究,努力使學生更加適應新技術和新潮流,使學生畢業之后能夠快速融入社會、快速適應企業、快速成長進步。
三是創新計算機教學方法。對于計算機教學來說,科學的教學方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開展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更加重視實踐教學的開展,除了要進行必要的校內實踐教學之外,還要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在計算機方面的興趣和愛好,并且要做好拓展教學,比如可以加強與IT企業的戰略合作,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到IT企業進行實踐和鍛煉。再比如還可以利用IT企業的技術優勢和實踐平臺,建立“職業導師”制度,由IT企業的技術人員與學生建立“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職業導師”制度,使學生在實踐方面能夠更具有持續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要將計算機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就業教育、職業精神教育等緊密結合起來,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開展諸多方面的滲透教育,進而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還要高度重視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讓學生針對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和思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堅持“就業導向”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目標和方向,特別是在我國更加重視職業教育的新形勢下,應當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就業與發展能力,積極探索更具有科學性、戰略性、務實性的教學模式,針對解決當前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教學創新,重點要在創新計算機教學理念、創新計算機教學內容、創新計算機教學方法“三個創新”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的就業意識和就業能力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