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侃
鄒某頗為滿意地收起了手機,對他來說,一切都在按照原計劃進行,而且進展得十分順利:車上的警服、照片里的警官證、辦案時的小視頻,毫無疑問,在她們的眼里,自己作為人民警察的形象已經完全確立。眼下,鄒某剛給自己的一個“女朋友”小朱發送了之前早就下載好的一段警方在辦案現場的視頻,盡管自己并沒有出現在視頻中,但也足以讓對方相信,這就是他自己所拍。接下來的事情就很好辦了,只要繼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且“充分”地利用好這個角色所帶來的光環就行,到那時候還會有更多的機會,也會有更多的利益空間。
當然還會有更多這樣的“好事”等著自己,關于這一點,鄒某確信無疑。
認識鄒某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于小朱來說,那只不過是一次再普通不過的拼車之旅,然而她卻從來不曾料到會有“意外的收獲”。當然,已經有過一次失敗的感情經歷的小朱在面對這樣的“天賜良緣”之時也顯得十分滿意。盡管一切看起來似乎仍有些草率,是的,甚至可以說是十分草率了:認識才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已經確定了戀愛關系,甚至是同居關系。不過,這些與鄒某對自己許下的那些承諾相比又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他的確是本著以結婚為目的與自己交往的。更重要的是,他還是一名警察,這是多么可靠的職業!盡管第一次在鄒某的車上看到警服的時候還有點將信將疑,但是現在,那些照片、那些視頻,肯定錯不了。
他就是那個合適的結婚對象。
只是有一件事情讓小朱還不太放心。那是他們認識之后不久的一天,鄒某突然發消息告訴她,自己正在裝修房子,目前尚缺一筆4000元的材料費,是否可以先借給他急用,等到晚上回家之后再還給小朱。毫無防備心理的小朱立刻就給鄒某微信轉賬了4000元。盡管嘴上沒說,但是小朱的心里還是十分忐忑不安:萬一他是個騙子怎么辦?然而此時木已成舟,錢已經借出去,也只好等晚上再說了。不過,當鄒某晚上回到家里的時候,小朱懸著的心總算還是放下了。哪怕彼時鄒某借口說銀行卡被鎖了,暫時沒辦法還錢也無妨。只要兩個人在一起,該還的錢總是跑不掉的。然而在這件事情上,小朱錯了,而且錯得很徹底。
胡軍妹是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檢察院的一名檢察官,盡管辦案經驗豐富,但是像鄒某這樣的犯罪嫌疑人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卻仍然非常少見,“在與鄒某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他是一個非常能言善辯、巧言令色的人,也許這就是為什么他能夠屢屢行騙得手的原因之一吧。”
據胡軍妹檢察官介紹,從去年9月底至案發,犯罪嫌疑人鄒某冒用公安警察的身份,通過網絡先后認識了三名被害人,并且利用被害人對他身份的信任建立了戀愛關系。在此期間,鄒某編造各種理由和借口,多次從其中兩名被害人處騙取財物,共計13萬余元。前文所述的小朱就是其中之一,被騙走11萬元的她也是本案中經濟損失最大的被害者。
“去年9月20日的時候,經常兼職做拼車司機的犯罪嫌疑人鄒某在一次拼車途中結識了小朱。之后,兩人還加了微信好友,并且一直保持聯系。”胡軍妹檢察官告訴記者,為了這樣的“結識”,鄒某可謂煞費苦心:不但將事先從網上購買的警察制服放在車內較為顯眼的地方,在引起了被害人的興趣之后,還頗為“大方”地承認了自己就是一名人民警察,“其實本案中,被害人小朱一開始并完全不相信鄒某警察的身份,但是在之后的聊天過程中,卻還是一步步地陷入了鄒某精心設計的套路中。”
據了解,鄒某和小朱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越聊越投機,而他也會刻意的給小朱發一些自己身穿警察制服的照片以及視頻,在確認對方已經對自己身份深信無疑之后,鄒某開始了下一步的行動。“當時犯罪嫌疑人提出要與小朱建立戀愛關系,同時還告訴她自己就是奔著結婚去的。可能是考慮到警察這個職業很可靠,而鄒某也的確表現得像一個合適的結婚對象,于是小朱便答應了。”甚至,在當月月底的時候,兩人就已經成為了同居關系。
然而,良好的開端并沒有為小朱帶來最終美好的結果,她不會想到,在第一次借錢給鄒某之后,自己會在他編織的謊言中越陷越深。就在小朱將4000元所謂的“材料費”借給鄒某后沒幾天,這個冒牌的人民警察很快又找到了另一個騙財的理由:鄒某告訴小朱,他妹妹的婆婆最近需要做心臟搭橋手術,急需一筆醫藥費用。為了讓小朱能夠相信自己,鄒某甚至還將妹妹與自己的聊天記錄截屏發給她。無奈之下,小朱只好通過支付寶貸款的方式又借了2萬元給他。
此后,變本加厲的鄒某又以各種借口繼續向小朱“借錢”,裝修新房需要買家具、去外地參加培訓需要交培訓費,甚至連婚喪事的紅包錢等等這些理由鄒某幾乎都用了個遍。手頭并不十分富裕的小朱甚至還向自己的母親要了1萬元借給鄒某。“到最后,小朱還通過信用卡套現了9萬元。這9萬元,大多數也用在了鄒某的身上。”
胡軍妹檢察官還告訴記者,經檢察機關認定,小朱通過微信及支付寶轉賬給鄒某的金額大約有11萬。“其實,在這一過程中,小朱也不是沒有向鄒某催討過還錢,畢竟她也是套現了自己的信用卡,但是鄒某就是不給,還說等發了年終獎,這些錢會一起歸還。”
其實,小朱怎么也不會想到,她眼里的那個“合適的結婚對象”根本不是什么單身,早在2013年的時候,鄒某就已經結婚,盡管他本人到案后辯稱與老婆的關系并不好,但這卻不能改變他已婚的事實。諷刺的是,鄒某口口聲聲說要與小朱去領證,可是每次都以各種理由推脫。更具諷刺意味的是,鄒某不但不是警察,還曾經在2005年的時候因犯搶劫罪被閔行法院判處十年六個月的有期徒刑!那些警察制服、警官證等都是通過網絡購買的的,所謂的辦案現場小視頻也都是從網絡上下載的。
最終,走投無路的小朱選擇了向公安機關報案。
然而在本案中,小朱也不是唯一受騙上當的被害人。據介紹,去年10月,鄒某通過某社交軟件搭訕到了小尹。在聊天的過程中,鄒某又使出了“熟悉的套路”,他這次謊稱自己是上海市公安局803刑偵總隊的一名警察,并且也經常會給小尹發一些自己身著警察制服的照片以及一些在公安機關辦公的視頻和照片。同時,為了進一步抬高自己的“身價”,鄒某這次還搬出了自己的父母,“據被害人小尹反映,鄒某告訴她自己以前當過兵,父母也都是軍人。”
也正因如此,小尹對鄒某的信任度和好感度一步步增加,很快就與鄒某約定見面并確立了情侶關系。然而認識小尹后不久,鄒某開始故技重施。
去年11月的一天,鄒某對小尹說自己的微信里沒錢了,是否可以借給他400元,到下次見面的時候再還。當時小尹并沒有太在意,直接通過微信轉了400元給他。到了12月,鄒某又對小尹說,自己的房子正在裝修,需要支付尾款,又讓后者通過支付寶轉賬了1.3萬元。幾天后,鄒某說裝修的尾款還不夠,又讓小尹想辦法再弄7000元。這次小尹還是照辦,轉賬7000元給鄒某。但沒過幾天,鄒某又對尹某說,新房子需要繳納物業費、清潔費等費用共計1萬多元。由于自己身上只有2000元,小尹又通過貸款獲得了4500元,總共借給了鄒某6500元。就這樣,小尹前后共計借給鄒某27400元。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在騙取小朱和小尹兩名被害人的同時,鄒某還在對另外一名被害人開展強烈的“愛情攻勢”。據了解,去年12月中旬,通過朋友介紹,鄒某認識了本案中的第三名被害人小王,如同往常一樣,鄒某仍然謊稱自己是警察,并且與小王加了微信好友。
一開始只是相互間的寒暄而已,直到一周之后,鄒某開始主動提出要接送小王上下班。面對小王一開始的拒絕,鄒某轉而邀請她一起吃飯看電影,小王便同意了。幾番來往之后,鄒某便開始順理成章的接送小王上下班了。“在此過程中,鄒某也會給小王發一些辦案的小視頻,據小王事后回憶,盡管在這些視頻中鄒某本人并沒有出鏡,但卻可以從視頻里聽到他的聲音。同時,小王也在鄒某的手機中看到過他身著制服的照片,因此對他所謂的警察身份也是深信不疑的。”
最終,兩人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正式建立了交往關系。期間,鄒某竟然還向小王提出過要結婚,小王覺得談這些為時尚早,盡管心里對他很滿意,但還是沒有答應他。不過“好景不長”,一個月后,鄒某就被公安機關抓獲。直到那時,在接到派出所民警的電話之后,小王才剛剛意識到,原來自己是被騙了。
值得一提的是,同時與三名女子交往,家中還有一個妻子,鄒某卻能做到“左右逢源”,這其中自然少不了他那些花言巧語的作用。“很多時候,犯罪嫌疑人鄒某都是以出差辦案等為借口告訴被害人今天不回家或是不見面,以此在三名被害人之間‘周旋。”
據悉,檢察機關經審理后認為,鄒某冒用警察身份騙取被害人財物,其行為已經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之規定,涉嫌招搖撞騙罪,已經依法對其批準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