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野
我在高三的時候曾無休止地渴望自己能盡快地脫離重壓學習,渴望能像哥哥那樣考取理想大學,渴望有朝一日拉著行李箱拿著南京大學的通知書,驕傲地走進青春的象牙塔……這些渴望像一根根生命力旺盛的藤蔓,纏繞著我的成長,讓我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松懈。直到2015年9月,當我終于可以行走在鐘靈毓秀、虎踞龍盤的古都南京,當我終于可以昂首挺胸地步入南大,當我被學長學姐們親切地喊作“學妹”,當“誠樸雄偉,勵學敦行”的八字校訓出現在我眼前,我的內心有無數個聲音在吶喊:夢想夢想,我終于將你實現!
高三之前的我,一定想象不到,有朝一日我也能頭戴王冠成為一個實現夢想的人。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真正努力的?是哥哥被南大錄取全家人欣喜慶祝時,是高考狀元來我們學校演講時,還是同桌突然之間考入快班后老師拿他當標兵來激勵我們一定要為夢想肝腦涂地時?這些勵志故事輪番在我身邊上演,我看著昔日平凡如我的他們一步一步走入理想之地,一步一步成為別人的榜樣,內心有千萬種念頭在嘶吼,我要考南大,我不能讓高三過得太平淡太空洞,有朝一日我也要榜上有名!
所以升入高三后的第一次班會,老師讓大家宣讀自己的理想大學時,我沒有絲毫膽怯地就喊出了“南京大學”四個字,話音落地,班里就沸騰了,同學們竊竊私語,有人贊我勇氣可嘉,有人說我不切實際,聲音從四面八方涌過來,我低下的頭再也不敢抬起。那一場班會,我記不清老師對我的理想做出了怎樣的評價,我只記得坐在角落里的自己,始終不敢抬起的臉上布滿淚水。委屈、不甘心、沮喪焦慮交替占領我的思維高地,讓我陷入自我懷疑的旋渦里。
高三以這樣的開場給了我沉重一擊,那是我第一次深刻意識到,原來有些夢想,不是人人都有資格去追求。其實按我當時的成績,考取一所不錯的二本院校完全沒問題,就像大家說的那樣,不該好高騖遠,腳踏實地才不至于在某一天跌進谷底。可是從小到大哥哥都是我的榜樣,我太想一路追隨他的腳步考入南大,我不相信高三一年不能創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奇跡。做了太久鼓掌的人,是時候為自己拼來一些掌聲了!

在讀高三之前,我對學習的態度就像老師對我的態度一樣,基本處于放養狀態,好在我本身基礎不差,雖然考試成績不能名列前茅,但也能維持在中等水平不拖累班級的平均分,這種長期以來養成的原地踏步不思進取的狀態,讓我在高三的第一場考試中慘淡收場。
老師說這只是一場小范圍的摸底考試,為的就是讓同學們看清楚自己的實力到底有多少,也好收一收浮躁的心緒,全身心備戰高考。
我看著布滿紅叉號的試卷,反復計算總分,反復看那些錯誤的大題是如何讓我丟分的,越往后看,心里越是冰涼一片。我一直認為會和高一高二時一樣,自己是有基礎的人,成績不會太難看,但我卻忘了,這里是吹著沖鋒號往前的高三,是有學霸有復讀生的高三,不進則退,是不變的規則。
好在這只是一場小測試,讓我及時看清楚了自己的處境。好在這只是高三的伊始,還有機會有時間轉敗為勝。那一天晚自習結束回家的路上,我數著沿街的路燈,在心里自我安慰。深秋的風帶著涼意在身邊呼嘯,宣告著一個季節即將結束,我莫名感到一陣恐慌,想抓住時間讓它放慢腳步,等一等追夢的人。
那種害怕一切都來不及的感覺,貫穿了我整個高三歲月。
從學校到家的路不長,我常常用奔跑來完成,為的就是能縮短在路上的時間。與大多數喜歡白天刷數學題的同學不同,對我來說,晚上刷題腦袋好像更靈光。作為文科生,數學一直是我的弱項,但對文科生而言,數學又是最容易拉分的一科,大家都拼了命地想學好。死記硬背公式例題,總好過高考考場上試卷和大腦一片空白。
哥哥高考時數學考了145分的好成績,他把高三時做的筆記都留給了我,雖然面對大部分題型時仍是一知半解,但有了他整理好的重點,復習時方向也隨之明晰了不少。
冬天飄下第一場雪時,考試已經成了我們的家常便飯,大大小小一場接著一場像雪花一樣絡繹不絕。在55個人的班級里,我的成績始終穩定在30名左右,不進步也不后退,讓人糾結而著急。我一直在想是自己努力得還不夠,還是自己努力的方法有誤,為什么明明很辛苦,卻總也不見收獲。哥哥安慰我不要急于求勝,要沉下心來真正投入復習,而不是把重點始終放在分數上放在名次上。我試著調整心態,不強迫自己熬夜苦戰,回家的路上試著放慢腳步,每走一步拼寫一個單詞。今天回家的路上學了英語,那么明天就試著背古文,看起來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邊角料時間,其實連貫到一起能起大作用。最令我感到興奮的是,有一次前天晚上回家的路上剛背了幾個句型,結果第二天的模擬考全部都考到了,那種拿到試卷一看大題,解題步驟立馬浮現在腦海里的順暢感,真的非常痛快!
寒假的時間短暫到幾乎一閃而過,從大學歸來的哥哥還沒幫我輔導幾次,真題模擬卷也沒做幾張,“五三”都沒來得及翻開就進入了高三下半學期。如果說高三上半學期還有時間去心情好心情壞,那么下半學期可以說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
寒假里的復習雖然短暫但到底是起了作用,開學第一場考試,我發揮得不錯,進步到了班級前20名。老師說我在學習上是屬于厚積薄發那種類型的,成績平時看起來不溫不火,但在考場上若能好好發揮,往往能一鳴驚人逆襲高考。
老師的話聽得我熱血沸騰,好似全身都攢足了力氣要與高考決一死戰。學習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一旦你體驗到了它為你帶來的榮譽帶來的勝利,就會更加努力,且往往能收獲頗豐。接下來的考試,每一場我都完成得非常順利,成績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往前躥。
春天花團錦簇的時候,高考開始進入倒計時,老師在講臺上放了一本特大號的日歷,每撕去一頁,我們的心就跟著緊張一次。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一邊期待著6月號角吹響,一邊恐慌自己的實力還不夠強大。但無論怎樣,時間的流逝不止,復習的進度不停。二輪復習比一輪困難很多,我開始做哥哥買給我的強訓題,加上老師發的模擬試卷,每一天的任務量都是超負荷。盡管疲憊不堪,每晚仍要把當天定下的任務量完成,不然總也睡不踏實。如果別人都在挑燈夜戰拼命努力的時候,我不做些什么,就會覺得心慌,覺得要被那些快速向前奔跑的人甩在身后,那種無時無刻不在的恐慌感是我高三永不磨滅的記憶,也正是這種感覺,鞭策著我朝著理想一路奮進,不曾停歇。
二模是在5月中旬,校園里的紫藤花開成了海,風一過滿園香。考場上我的座位靠窗,等待發試卷的間隙,抬眼望向窗外,滿眼都是熱烈盛放的紫藤花。那種不顧一切盛開到燦爛的力量讓我感動,讓我想到了裹在校服里灰頭土臉的青春,不也是一種為理想不顧一切的姿態嗎?時間正快速地前進,屬于我們的盛放在6月,在此之前的一切都是力量的沉淀。
到三模的時候,我的成績基本穩定在了前15名左右,已經沒有太大的進步,老師說比起忽高忽低,這種穩定的成績更讓人放心。高考前一周,老師為了鼓勵我們放松心態,已經不要求必須在學校復習,但同學們依舊按時出現在班里,我們已經習慣了每天的緊迫感,那根緊繃的神經不到高考落幕,是不會放松的。

考試前一天哥哥從南京跑回來陪我。一起去看考場的時候,他問我如果考不上理想大學會怎么選擇,我抬頭看看6月清澈明亮的天空,倔強地告訴他我不作任何打算,我相信我高三一年的付出,我要給高中三年起早貪黑的付出一個交代!堅持理想不放棄的人,撞了南墻不回頭的人,總能如愿以償吧,在通往南京大學的路上,我要做這樣的人。
7號8號兩天風和日麗,我與傳說中的高考終于面對面,我們勢均力敵,在安靜的考場里進行一場無聲的廝殺。答題還算得心應手,時間把握得剛剛好,沒有來不及做某道題,也沒有手忙腳亂,一切都從容不迫。
考試結束后我沒有與同學們一起對答案,回家倒床上睡了一個漫長的覺,夢里不知身在何處,所有人都手捧通知書笑得燦爛,只有我兩手空空,絕望而悲傷。從夢中驚醒,突然很想哭一場,害怕來不及,害怕被夢想遺棄。
所幸,這糟糕的一切都是夢境。
7月中旬,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如約而至,我知道,屬于高三不分晝夜地拼搏、刷不完的練習冊忍著眼淚的堅持、眼睛近視度數的增加、對待夢想撞了南墻也不愿回頭的孤勇,到此為止,終于完美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