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南省耒陽市第一中學 鄭紅華

蘇聯(lián)教育家巴班斯基說過:“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必須堅持時間優(yōu)化意識。”如何優(yōu)化課堂時間?
新課的開頭如何導入,對能否上好整節(jié)課極為重要。短而精的課堂導入能吸引學生,使之產(chǎn)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
課堂導入的方法很多,如舉例導入法,即通過典型事例作形象化的語言描繪導入新課;逆反導入法,即教師故意用錯誤觀點導入新課;問答導入法,即教師根據(jù)教材新、舊內(nèi)容的聯(lián)系,抓住新課的重點提出問題導入新課;故事導入法,即通過講一個故事導入新課。
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教師都要切記不可占用太長時間,避免沖擊正式教學時間或破壞合理的課堂結構。
在教授《寫事要有點波瀾》這節(jié)作文課時,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從前,一位財主為母親慶祝生日,請?zhí)撇⒗L畫題詩,表達祝賀。唐伯虎畫了一幅《蟠桃獻壽》圖,并揮筆寫下四句詩:‘這個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塵,兒孫個個都是賊,盜得蟠桃慶壽辰。’請問這四句詩有什么特點?”
通過這四句跌宕起伏的詩導入新課,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切合這節(jié)課的主題,同時占用的時間也不長,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經(jīng)常給學生以最本質(zhì)的、最主要的東西,才能切切實實地掌握教材,使它不可磨滅地被銘記在學生的意識里。”由此可見,重點學習并掌握“主要的東西”是多么重要。
“主要的東西”就是教學的重點。課堂上,教師怎樣才能讓學生準確理解并牢固掌握教學重點?選擇合適的學習時間至關重要。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節(jié)課中學生思維的最佳時間是上課后的5分鐘至20分鐘,這一時間段是課堂教學的最佳時域。因此應將重點內(nèi)容的學習放在這一時域。
為確保在最佳時域學習重點內(nèi)容,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認真?zhèn)湔n,對每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和次要內(nèi)容了如指掌。第二,了解學生。只有教師很好地了解學生,課堂教學才能有的放矢,師生的配合才會默契,教學進程才能有條不紊地推進。第三,按時上課,同時要求學生在上課鈴響起之前進教室,并準備好上課必需品。第四,不占用課堂教學的時間批評學生或閑談。
通常,結課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兩方面內(nèi)容:一是對學習目標檢測評價以鞏固新授的課程,二是布置適當?shù)淖鳂I(yè)以促進前一個學習目標向下一個學習目標遷移。筆者認為這一環(huán)節(jié)還應增加一個內(nèi)容,即給學生預留一定的時間思考。
大概每位老師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昨天上課時,學生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學的知識,回答問題也很積極,可是今天回顧時,班上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學過的知識感到模糊,個別學生竟然全忘了。這是因為“懂得不等于已知,理解不等于記住”。為獲得牢固的知識,學生還必須進行思考。
思考有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學習新知識。結課時學生應思考什么?想一想是否真正理解了這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特別是重點、難點;想一想知識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想一想怎么把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踐。
在《鴻門宴》結課時,一位女同學問我:“‘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這句中‘之’的用法為‘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對這種用法,我仍是一知半解,為什么說是‘主謂之間’呢?”我將如何理解的方法告訴了她:主謂短語加上標點符號,就能獨立成句,在主謂之間加上一個“之”后,這個短語就做句子的一個成分。“臣之不敢倍德”做“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賓語。聽完后,她完全理解了,此后,這個學生在該知識點上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錯誤。
意大利著名詩人但丁說過:“最聰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費時間的人。”讓我們做一個不浪費學生課堂時間的聰明老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