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街是加拿大多倫多最著名的街道。該市一些最繁忙的交叉路口都在這里匯集,每天有數十萬行人和車輛行經此地。像大城市中的大多數主干道一樣,這里并沒有路障區分各條道路。

法國尼斯在2016年經歷了以卡車為殺人工具的恐襲,事件過后當局在海濱區設置了厚實的混凝土樁和鋼纜
4月23日發生在央街兩公里延展路段的車輛襲擊事件造成10人死亡,至少15人受傷,暴露了這些擁擠大道的脆弱性。當一輛面包車開上人行道沖撞行人時,路上沒有任何結實穩固的東西可以阻擋它。大約25分鐘后面包車才停下來;肇事司機很快被捕。25歲的嫌疑人阿列克·米納斯第二天被控告10項一級謀殺罪和13項謀殺未遂罪。
近年來,這種襲擊模式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常見。2014年,加拿大遭遇了一起類似上述襲擊的交通事故,當時一輛汽車在魁北克撞上了兩名加拿大武裝部隊的成員,造成其中一人死亡。包括巴塞羅那、柏林、倫敦、紐約、尼斯和斯德哥爾摩在內的其他城市也發生過車輛襲擊事件。盡管多倫多襲擊事件的動機仍不明朗,但它引發了一個老問題:這種襲擊能否預防?
一些城市已經有所行動。2016年法國尼斯發生了巴士底日襲擊事件,一輛卡車在該市著名的盎格魯街撞死了看煙花的86名觀眾,事故發生后,法國當局用厚實的混凝土樁和鋼纜加固了海濱區。德國當局在圣誕市場周邊安裝了混凝土屏障,并增加了安保人員,以防止類似2016年柏林12人遇害的襲擊事件發生。而在2017年,倫敦大橋車輛襲擊事件導致7人遇難和49人受傷后,英國在倫敦8座橋梁上設置了安全屏障。
這些努力可能會有所幫助,但以防止事件發生的方式來強化城市安全要困難得多。部分原因是由于這類襲擊極易操作,且具有無可否認的破壞性,這些襲擊往往只涉及一輛車和一群人。但也與車輛和行人的距離有關。“城市是億萬人口居住的地方,而幾十萬車輛運行的地方通常就在距離行人幾英寸開外的地方”,恐怖主義專家兼蘭德公司的總裁高級顧問布萊恩·邁克爾·詹金斯告訴筆者,“行人與車輛之間的物理分隔法實現起來是非常困難的。”
一些城市嘗試了創新性的安全措施。在意大利,當局巧妙地放置橡樹和花盆來充當安全屏障。在倫敦,阿森納足球俱樂部的酋長球場設有兩門巨型大炮,它們既代表了俱樂部的徽章,又是任何試圖進入球場的車輛的障礙。墨爾本和悉尼等澳大利亞城市的部分地區出現色彩鮮艷的混凝土砌塊。
但是,加固像多倫多央街這樣長達60多公里的街道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詹金斯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挑戰:“現實一點說,我們不可能在繁忙的城市完全分離行人和車輛——除非徹底重建城市。”